- 原名:La Guerre des boutons
- 地区:法国
- 语 言:法语
- 首播:2011-12-01 周四
- 制作公司:
- 类型:剧情/冒险
- 翻译:暂无
- IMDB:6.5分/1950人评 tt1861375
- 导演:杨·塞谬尔
- 編劇:杨·塞谬尔
- 主演:玛蒂尔德·瑟妮 / 埃里克·埃尔莫斯尼诺 / 阿兰·夏巴 / 提奥·费尔南德斯
纽扣战争,La Guerre des boutons,海报
1960年,法国南部的一个村庄。一群7到14岁的顽童,在勇敢的勒布拉克带领下,向邻村的另一伙小孩子宣战了。两个村子的敌对由来已久,战斗的双方誓不两立,一场残酷的战斗打响了。每一方都为了忠诚和荣誉而战。当然,为了胜利,任何手段都是允许的。如果需要,可以赤条条地扭打搏斗;甚至更糟糕的,可以接受一个名叫“灯笼”的小姑娘的帮助,这名新战士打扮得花枝招展,却身手矫健。不过,没有爸爸妈妈在旁边劝架,战斗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战斗结束以后,当大家衣衫褴褛地各回各家,可得小心着点……
剧情描述在爱尔兰乡下地区,两个邻近小镇的男孩子互相敌对,将他们的争吵白热化成为一场钮扣战争。作战的方式是互相偷取对方衣服上的钮扣,用绳子穿上,一个一个的悬挂起来,直到对方全身赤裸为止。
一句话评论
这是一部纯粹的儿童片,有些缺乏个性。如果银幕上那一系列故事并不是虚构的,可能更容易让观众记住。
——《世界报》
观看这部影片就像重读一遍路易斯·裴高德的小说原著,清爽有趣,令人遗憾的是在这1小时45分中的全片中,居然没有一个真正的阴谋来调动一下观众的胃口。
——《地铁报》
这部家庭喜剧值得通知所有的亲朋好友来看,即使是家里年纪最小的那个
——《巴黎竞赛》
一部喜剧。没有大的惊喜,但对小观众群体而言足够原创;对于孩子的家长来说,它是一块可口的玛德莱娜蛋糕。
——《电影时讯》
杨·塞缪尔试图做出两三处改动(进步主义的神甫,女性主义的小姑娘),然而,较之这些世代为农的村民,这些新加的角色未免显得做作。
——《电视戏剧》
幕后制作
经四度改编的小说
《纽扣战争》改编自法国作家Louis Pergaud的小说,这本书自1961年经伊夫·罗贝尔改编为同名电影之后声名鹊起。1994年,名为《纽扣战争,卷土重来》的翻拍片在爱尔兰拍摄,但后者在票房和口碑上都一败涂地。值得一提的是,伊夫·罗贝尔的电影并非改编的第一次尝试。事实上,早在25年前,1936年,《纽扣战争》就已经被搬上银幕。在这部最早的改编片中,有一位日后红透法国歌坛、影坛的演员夏尔·阿兹纳夫,当时年仅12岁。
本片不是对1961年伊夫·罗贝尔导演的同名影片的翻拍。在1961年的影片中,导演伊夫·罗贝尔自创了很多对白。例如,小吉布斯的台词:“如果我早知道就不来了!”并非出自Louis Pergaud之笔,而属Robert的自创。这些对白将不会出现在本片中。
对过往一个时代的缅怀
当制片人马克·杜·庞塔维斯发现Louis Pergaud的小说已被列入法国初中教材时,改编的愿望冒了出来。通过电影,马克·杜·庞塔维斯希望呈现过去那个时代少年拥有的自由。制片人这样解释他的视点:“那时候的父母,尤其是乡下的父母,放他们的孩子出门玩几个小时也不会担心。这些拥有自由的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性。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创造一个微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有他们自己的规则、法律和仪式。”
在电影剧本的改编过程中,导演杨·塞缪尔也发现,片中的小男孩表现得比成年人更有责任感,有些方面表现得比成年人更成年人。因此,他也倾向于把这些孩子看作富有自主力和个体意识的人物。
孩子的主题占据了杨·塞缪尔执导的大部分影片。《不惑之年》处理儿童和成人的分野,而《两小无猜》则讲述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对于这个法国影人而言,《纽扣战争》通过片中的“儿童共和国”,提供了一个总结这类题材电影的机会,“为儿童重建对于真正的快乐的鉴赏力,儿童的世界中应该只有他们的愿望和天真无邪。”
杨·塞缪尔对《纽扣战争》这个故事颇感亲切,那正是因为他本人的童年就在勃艮第的村庄里度过。同他的伙伴们一道,他也曾向敌村的孩子们发起过战斗。因此,这部影片带有杨·塞缪尔自传的成分。
半个世纪后的纽扣战争
如果说Louis Pergaud的小说发生在19世纪末,那么,杨·塞缪尔版本的电影则把故事搬到半个世纪以后,充满生机的60年代。在这部电影的背景中,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正在上演。
一开始,有人设想让故事发生在1940年初德国占领法国时期。后来这个设想被放弃了,杨·塞缪尔估计这个背景可信度不高。德国占领时期的孩子首先希望的是生存,而不是在他们之间筹划什么无谓的战斗。马克·杜·庞塔维斯则排除了将电影置身于当代的想法,这在他看来没有任何相关性。
为了这个新的电影版本,杨·塞缪尔对原始文本进行了几处改编。书中辞藻绚丽的拉伯雷式的语言,在今天已经流失了原有的意义,对于当今的观众可能已经难以理解了。
影片中的小女孩角色灯笼,在Louis Pergaud的书中并未有原型,是电影改编过程中特别创造的。灯笼拼命想要加入战斗队伍一显身手。通过这个角色,杨·塞缪尔想要展现那个时代性别歧视的社会心理,但同时也为之后的妇女解放埋下伏笔。
此外,导演试图创造片中人物所在的微型社会与60年代突如其来的技术进步之间的反差。阿兰·夏巴说,这在历史上是最后的阶段,在这之后,理想的童年和天真就不复存在了。
选角
较之戏剧学校的学生,导演和制片更希望招募从乡下来的孩子。为了寻找片中角色的代言人,杨·塞缪尔踏遍法国的乡村。2500多个孩子参加了选角,确定出演的所有小演员都从未有过拍电影的经历。事实上,导演需要小演员能够在镜头前很自然地演戏,能够毫无困难的爬上一棵树,能在田地里驱牛,能模仿小鸟的鸣叫,且能保证打斗场景中的特技动作。除了习惯乡村生活的孩子,还有谁能胜任这些要求呢?
除了这些乡下孩子,一连串重量级的名字将出现在电影的片头字幕中。玛蒂尔德·塞尼耶将自己借给勒布拉克的母亲;弗莱德·特斯托将钻进一件长袍饰演一名神甫。至于埃里克·埃尔莫斯尼诺和阿兰·夏巴,他们则分别饰演两个敌村的村长。
其中,弗莱德·特斯托已经同阿兰·夏巴搭档过,在2001年夏巴亲自导演的《埃及艳后的任务》一片中两人就携手合作过。继《纽扣战争》之后,此二人还将重逢在仍是夏巴做导演的影片《La piste du Marsupilami》。
直接竞争与失败的谈判
杨·塞缪尔的《纽扣战争》上映一周后,该书的另一部改编电影紧跟着面世,这就是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执导的《新纽扣战争》。这两部电影分别由不同的制片人马克·杜·庞塔维斯和 Thomas Langmann同时发起,也就是说本周Pergaud的这部作品将一直陪伴观众。
在与由Thomas Langmann制片的《新纽扣战争》的竞争中,制片人马克·杜·庞塔维斯曾接收到这样一个提议:他将获得一笔可观的投资,只要他将这部改编片的放映时间推后一年。这一年的避让可以让这两部改编片免于撞车。马克·杜·庞塔维斯拒绝了这个提议,因此,本片只得到了相当有限的资金支持。
花絮
·《纽扣战争》的主摄影师是Julien Hirsch,他于2007年凭借《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曾获得凯撒最佳摄影奖。
·影片是在Limousin 与Poitou-Charentes交界处的的深处村庄里拍摄的。
·这部《纽扣战争》再现了那些罗马风格的搏斗场面,在其中,孩子们赤裸裸地奋战。杨·塞缪尔决定比惯常更鲜明地呈现这些场面。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所做的就是要培养小演员们之间的亲密无间。拍摄团队为此特别种植了一片麦地,待这些麦秆及腰的时候,拍摄就开始了。这些场景的拍摄用了三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