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公里送菜外卖员:不想顾客被网暴
4月3日,住在上海虹口区的群众想给住在青浦区的听力障碍爸爸送食材。在新冠疫情封锁期内,她们沒有直到有些人接纳订单信息。她尝试联络前一天给她送食品的小哥余忠,另一方允许了。在封锁期内,有很多阻碍。7小时后,余忠的订单信息总算完成了。
以下是他的讲述。
讲述人:余中 31岁 叮咚买菜配送员
我这两天压力很大,说实话都没怎么睡。因为那位顾客一直在网络上被骂。我一般早上6点多就出门了,晚上基本上七八点回来。但这两天不行,我这两天看到那些舆论,晚上睡不着觉。现在十点半了,今天我还没去上班。心里难受啊,我又担心她给她老爸送了很多菜自己没菜吃,我准备等会买点菜给她送去。
其实这事我根本不是为了钱才接单的。她联系我是因为前一天我给她家送过菜。4月3日晚上,她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帮个忙给她送点饭菜给她爸爸。
这个顾客住在虹口,她爸爸住青浦,老人没有菜,又是听障人士。顾客之前每周都会给她爸爸送菜,现在一时没法送。
我看她很孝顺,现在这个时候,大家非常不容易。她打电话给我的时候声音带着哭腔,非常着急,我立马就心软了,答应帮她送。
我在叮咚干的是兼职配送员,相对时间自由一点。她下午五六点打给我,我说给你跑一趟没事,你不要太着急,然后就立马关闭了平台的接单系统。我开着电瓶车去她的小区拿了包裹,里面有速冻水饺,这东西不能离开冰箱太久,我就想着赶紧送。
从她家拿到东西出发的时候,差不多七点了。我看了地图,从虹口到青浦,27公里跨了好几个区,这趟肯定不轻松,但我最开始估计也就一两个小时吧。
没想到路上遇到的情况太多了。我们之前一般就在一个站点周边两三公里配送,很少跨区。现在特殊时期,每次跨区都有交警拦下,做例行检查,包括看核酸报告和通行证这些。
从4月1日浦西封控开始,公司就安排我们住到酒店了,并且办理了通行证,每天做核酸,这样可以保证我们还能在岗配送。
出发骑了有四五十分钟之后,我的电瓶车没电了,到处找电柜换电瓶。因为疫情,电柜也关了不少。耽误好一会,终于找到,换上之后我再次出发。
到最后距离终点还有2公里的时候,我发现前面的路被封了。那时候我看了一下时间,大概晚上10点37分。那附近刚好是一条河,如果走高架是可以过去的,但是我电瓶车没法上高架。电瓶车肯定是过不去了,但是已经送到这了,肯定要送到目的地为止的。我就直接步行走了最后这2公里。
在路上又碰到交警查问,我给顾客打了视频,说明了情况,交警也通融了让我继续走。到了小区门口的时候,已经过了晚上11点,小区的保安联系不上她爸爸,我又给顾客打电话,说明情况之后,小区安排志愿者来接收。
我在小区门口等了差不多半小时,终于成功把这一单送到了。我还给小区保安留了电话,让他最终送到老人手上之后,给我打个电话,确保一定送到嘛。
回去的路上,这个顾客一直联系我,等我到家报平安,但我手机后来没电了。我原路返回,拿到电瓶车骑回酒店,已经将近凌晨两点了,折腾到四五点才睡觉。但这一单总算送到,也算圆满。
我之前也是没想到一路这么坎坷。中间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怎么赶紧解决。人心都是肉长的,我觉得她这么善良,还是这么孝顺的女儿,再难我也给她送过去。
第二天,她有联系我,也非常感谢我。但其实昨天一整天我都睡不着,网上舆论给她的压力太大了。就是为了那200元钱的事情,我本来就没有要她的钱,根本不是钱的事,而且她后来还给我充了话费。网上居然有人指责这个顾客,说给少了。
我不怎么会玩微博,也不知道怎么去解释,又怕一解释给她带来更多麻烦。我就安慰了几句这个顾客。我初衷就不是为了钱,现在这个时候,老人家能有口吃的太不容易了,她其实就是私下找我帮个忙,我怎么会收钱呢。
我来自安徽安庆,三年前来的上海,一直从事外卖这一行,第一年主要是送桶装水,第二年在盒马,其实到叮咚刚刚工作一个月左右。在上海,只要人勤快点,都能挣点钱,就是房租有点贵。
如果是全职配送,平时一般是12个小时在外面跑,我现在是兼职,相对自由一点,所以我能接手她这个事情,因为我可以自己决定不接单了。
以前大家都是接一单送一单,现在基本上10单一起送,最忙的时候一天接了200多单。东西也都是比较重的米、面、油、菜这些,反正电瓶车上能挂的地方都挂上,尽量一次多送一点。我每天想的就是,让人家手里能有口吃的,毕竟我们还能出来送。
疫情开始后,我们每天下班后都要做核酸。一开始,公司安排在车站附近进行检测。后来,医疗资源紧张,医院去做。我昨天去医院做核酸。然后是自我保护。我也很注意。我基本上戴两三层口罩。
浦西关闭控制后,我们公司安排大家住在酒店。公司每天提供快餐、面包等,酒店不能做饭,能吃饭很好。我妻子也在丁东,她是一名分拣员,因为我们不在同一个网站,也不住在同一家酒店。我们已经快一个月没见面了。
我们的女儿9岁了。在我的家乡,我每天都和她一起拍视频。女孩很懂事,有时候会像大人一样叫我注意保护。我很高兴看到孩子很懂事。我好久没见到她了。我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
沪牌照不给进 货车司机车上住27天
睡了27天的“解放宾馆”
4月6日,是小尹住在“解放宾馆”的第27天。
来源于山东泰安的小尹,2022年迈入超级跑车的第6个年分。他从年之后就一直忙碌于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解放宾馆”实际上是他的解放牌货车,车箱长6.8米,驾驶员们习惯性喊它“六米八”,全国各地疫情监管日趋严格后,常常睡在车上的小尹,给它起了个“解放宾馆”的新名称。
货运司机最怕行程安排卡挂星号,平常都小心绕开中高危区。即使如此,小尹或是没能躲过。大半个多月前,他在连云港沙河服务区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就发觉挂星了。”这让本便是上海牌照的小尹烦闷万分,“挂上星号之后,接单子就很受影响了,之前打个电话通过率在80%,如今也就40-50%,只有胆战心惊的超级跑车了。”
“之前沒有疫情时,我较多在车上睡一两天,”小尹向证券日报·e公司新闻记者表明,他平常要不在上海租住所歇息,要不就回泰安和家人团聚。4月2日下午,小尹驾车到济南提前准备下高速,結果吃完“闭门羹”,“快速都下不来,我出具了行程安排卡、身心健康码、Dna呈阴性汇报、疫苗接种纪录,另一方也不看,他说道如果是上海牌照,一律不给进。”
折腾到晚上9点左右,小尹终于如愿下了高速。济南与老家相距并不远,清明小长假,小尹没敢回家。他把车停在济南市长清区的一个停车场,“现在离家20多公里,但回去自费隔离大概要5000多块钱,我只能继续在车上住‘解放宾馆’了。”
到4月6日,小尹已经在车上睡了27天,吃饭主要靠点外卖。“睡到哪天?有活儿就走,只要人家敢用我的车。”小尹说,自己的行程卡上已经没有星号了,但上海牌照让不少货主望而却步。小尹也在积极联系业务,他通过物流平台找到一个从泰安市肥城县到苏州吴江的订单,单程800公里左右,对方出价4500元,不过需要小尹回老家办通行证。在物流紧张的情况下,这样的价格并不算高。
小尹最终没有接单。在疫情发生之前,他下午从山东泰安装上货,次日早上8点就能到达苏州或上海卸货,单程大约13小时。“现在因为疫情管控,苏锡常一带经常堵车,今天上午装好货,明天下午能到就不错了,基本上要多花一倍时间。”
在小尹的印象中,最近高速上私家车很少,大概85%都是货车,“大部分时候服务区里进不去,堵上8-10公里很正常。”
如今,不少司机面临这样的尴尬,“今天做了核酸,如果在高速上堵车一两天,高速就下不去了,因为核酸过期了。”小戴在“卡友群”的一个群友,从无锡上车准备前往苏州,结果因为堵在路上核酸报告过期,滞留在半路上半个月左右,“苏州不让他进,无锡也不让他进。”
江苏往上海运费暴涨
能跑的货车越来越少,运费也随之水涨船高。
“因为疫情管控只能全程走高速,再算上油价上涨,现在收入跟以前相比没高多少。”小尹向记者表示,最近前往上海的订单运费很高,自己却不敢去,“你现在给我2万块钱我也不去,影响太大了。只要去了上海,行程卡上有了上海的星号,99%的订单都不会找你了。”
“江浙沪一带物流影响都比较大,”来自河北廊坊的货车司机小吕举例,从盐城到上海约300公里-400公里,以前单程运费只有三四千元,“现在六米八货车运费涨到1万元,九米六货车运费涨到2万元,13米货车运费涨到2.5万,就这样基本上还找不到车。”
“现在高运价都是要求本地车,而且要随时可以装货,这些货是发到上海或者其他带星号的地方。”一位盐城货车司机表示,从盐城东台到上海的“六米八”货车,运费有出到2万多元的,也有出到3万元甚至5万元的,“不过高价订单一出来就没了,都是留给本地车跑的,外地车根本进不去。”
看似“天上掉馅饼”的生意,绝大多数货车司机只能“望钱兴叹”。
对于前往上海或者江苏的订单,小吕目前不太敢接,“防疫管控导致物流不畅通,我们都怕进得去出不来,即便出得来也配不到货,现在都是企业派人护送到高速口,只能放空(注:即空车状态)离开。如果行程码上有上海的星号,到哪都是麻烦事儿。”
不只是前往上海,目前江苏境内物流都难言畅通。
“现在江苏货车基本都动不了,大部分司机都在居家隔离了。”小吕表示,外地货车进入江苏境内就会被封门,发个尿桶或者坐便器,“一路上都是查验核酸的,基本上只要跨市,都会被重新贴封条、安装车门磁条报警器,管理得非常严格。”
家住苏州的货车司机小戴,最近正在居家隔离。小戴是苏州相城区一家光伏电缆厂的货车司机,平时主要往南通、泰州、常州、宁波等地送货,“基本上都是当天来回,忙的时候一天要跑两三趟。”3月31日,他早起准备到厂里装货时,发现健康码变黄了。
小戴还收到相城防疫的短信通知:由于存在“跨市活动轨迹”,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苏康码被赋黄码。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发来的短信则显示: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居史的落实“7+7”健康管理,其他市外来(返)苏州人员实行“3+11”健康管理。
“最近我就跑了南通和宁波慈溪,都是没有星号的地方,有星号的地方我们根本不去,”小戴表示,自己的健康码变成黄码后,只能按照当地规定开始居家隔离,“我们厂里有10来辆车,一半司机都是黄码,没办法跑了。”
就在小戴健康码被赋黄码的这一天,苏州市各区发通知,要求所有在辖区内注册的货车必须安装GPS定位设备。“以前我们车上安装过北斗定位系统,现在苏州又要求安装货车防疫GPS定位设备。不安装的话苏州都进不来,进得来也跑不了。”小戴表示。
“吴中发布”发布的通知显示,“自4月8日起,对于未能按要求及时安装GPS定位设备的货车,将不予申领‘苏货码’及吴中区疫情防控货物运输通行证并暂扣车辆行驶证;对于货车所属企业,将采取限制或暂停营业等惩戒措施。”
苏锡常企业受困“物流关”
由于疫情管控措施趋严,苏州某大型企业生产经营正承受压力。
“外地送货过来的司机,上高速前要注册‘苏货通’,填写内容包括到达时间、到达人数,还有核酸报告、行程卡、健康码、公司营业执照都要上传。”公司人士吴刚(化名)表示,由于很多货车司机不会操作,现在都是公司人员帮忙上传。
如果司机来自低风险区,审批通过后在卡口就能下高速;如果司机行程卡上带星号,登记后就会被赋予橙码,“需要公司派人到高速口去接,并盖章确认是给我们送货的,还要把司机的行驶证、驾驶证押在高速口。”吴刚同时称,目前从上海、昆山、太仓等中高风险地区来的车辆,“码是红色的,登记基本上不能通过。”
“目前公司采购相对平稳,但是耗费的人力和精力比较大。”吴刚介绍,根据当地规定,货车司机进入苏州后8小时内必须离开,“这给卸货造成很大压力,原来跟车人员就可以卸车,现在他们不能下车,都是公司安排更多人接车、卸货。”吴刚同时直言,作为大规模进出口型企业,公司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以3月28日为例,公司当天准备安排62个出口集装箱,但因为货车原因被政府劝退了46个。“最近平均每天只有12个左右集装箱,日均出货量少了四分之三,我们的出口量、出口效率大受影响。”
物流“梗阻”还给公司带来诸多经营风险。“DHL、FEDEX在苏州暂时无法开展国际快递揽收或派件业务,就会造成我们国际单据交付延时。”吴刚表示,可能有些货已经到港,但是单据到不了,客户没法及时收货、清关,“我们面临的收款压力和逾期风险也增大了。”
据吴刚介绍,目前公司业务所涉及的宁波、太仓、上海几个大港口,目前因为疫情都不能正常运转。公司生产设备的进口备件收货受阻,这给生产经营留下很大隐患。“有些供应商的备件突然没法运出来,只能我们自己想办法去拉货,公司的备件用完之后,只能再找备选的供应商,这不是长久之计,后续供应链稳定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吴刚同时透露,公司除了要管控自己的工作人员,还要管控所有进入公司的外来人员。“现在给企业的担子很重,要随时协调、担保、监督进入公司人员的轨迹,“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就面临停产。政府部门让企业签了好多份承诺书,责任基本都规避到企业。而且每个镇政策都不一样,每天可能都不一样,企业要花很多时间在了解政策上面,真的是心力交瘁。”
原本就像一座城市的“苏锡常”,由于疫情导致物流“梗阻”。
江苏是电动自行车生产大省,一大批知名企业坐落在无锡与常州,形成明显的产业聚集区。不过最近两市电动自行车产业链,遭遇了物流难题。“现在物流时断时续,原材料进不来,成品也出不去,”常州一家电动自行车配件生产企业负责人李武(化名)表示,从常州到无锡,地图上只有几十公里,“现在我们的产品就是过不去。”找不到货车司机,李武只好联系快递公司,快递人员这样回复:“可以收件,但没法保证送达时间。”
张山(化名)的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设备生产,原本4月份订单饱满,清明小长假前却遭遇原料荒。“公司原料主要来自无锡和上海嘉定区,现在钱已经付过了,但货就卡在无锡运过不来。”
直到4月1日,张山终于能喘口气了。“增加了4倍运费,明天自提完成。又是核酸报告,又是驾驶员报备审核等一系列操作才搞定,无力吐槽。”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好歹不用停工了。
各方心声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梳理了部分企业人士及货运司机的心声,其中大部分是对疫情防控的建议。
声音1:“外地尤其是上海过来的货车,下高速流程手续非常复杂。拍照、换证实际上都需要司机下车,存在比较大的接触风险,登记完又封门不让下车,实际上有些形式化。”声音2:“沈海高速江苏段高速服务区都封了,逼得驾驶员没法只有停紧急停车带,好几公里,太危险了,高速服务区可以暂停营业,但为什么要封闭式呢?”
声音3:“浙江台州、温州那里,只需并不是高危区来的,无论需不需要带星,有48小时内核酸报告就要下高速,沒有核酸报告当场完全免费做一个就可以走,那样多么好。值得学习,高速口也不堵车,各领域都能配合好。”
声音4:“高速口的完全免费核酸出結果很慢,核酸报告有的要48小时,有的要24小时,也有的务必要本地医疗机构的核酸报告。”
声音5:“提议高速服务区多设核酸监测点,那样就行操纵了。”
声音6:“等着我下了快速,一定要买两只羊,一个红烧,一个烤串。如今每天啃泡面,啃得双眼冒火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