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原版《三国演义》,电影《赤壁下》在多处弥补了原著“漏洞”

吴宇森的《赤壁下》一如所料,电影情节虽然大事糊涂,人物性格刻画也比不上《见龙卸甲》。但还在有些小情节不但不糊涂,甚至可说是别具匠心地弥补了一些《三国演义》原著的“漏洞”。

《赤壁下》电影安排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杀掉降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后,迁怒于派往招降周瑜不遂、反被算计的“名士”蒋干,把他毒死,这就比原著合情理。

在《三国演义》小说里,那位“名士”中计后,居然还被曹操继续委以重任,再到东吴去了一遭,又引来庞统向曹操诈降,一错再错,这本来就十分牵强。因为无论是曹操、还是他的部将,都很快知道是中了计,理应怀疑身为周瑜故交的蒋干是东吴内应还来不及,怎么还会让这样能力低下、动作可疑的人,再当影响全局的密使?

密使是专业性很高的工种,在现代世界里,需要被有关部门训练经年,再通过品格评估,才有资格担当。既然曹操可以轻易对蔡瑁生疑,他的一生也因为多疑而错杀不少部下,甚至还包括首席谋士荀彧,要是在这情况下不把形迹可疑的蒋干除掉,反而不合常理了。

需要一提的是史上的蒋干真有其人,而且倒是一位真名士。虽然曾出发招降周瑜,但渡江后就判断不可能成功,游山玩水一番敷行了事,回来后从容向曹操回报复命,与小说情节相差甚远。

同样家喻户晓的“借东风”情节,在原著又是过分玄妙,几乎所有三国军师都知道天文地理,曹操旗下的著名谋士程昱就深通此道,为什么只有诸葛亮一人可以推算作战当晚会刮东北风,令他可从容装神弄鬼算尽天机?

难怪国学大师章太炎说,《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充满“妖气”。《赤壁下》则对借东风的情节尽量予以科学解释,详细讲述为什么曹操阵营也有知道天文的人,却依然中计。

这样一来,诸葛亮的知识、曹营的失误,都得到人性化解释,而且也能和理被杀前后呼应一一诸亮害怕他,不但是因为他统率水军的能力,也因为他知道本土其他秘密,足以识破诸葛亮的一切的伪装。

根据《三国演义》皮开肉绽的黄盖确实还在指挥战斗,虽说名将也许与别人不同,可以痊愈得很快,但毕竟是戏剧化了。没有了苦肉计,电影让孙权水军正面攻击曹操水寨,依靠的是利用风势的地利,攻其不备,也可能较接近历史现实。

不过,让小乔取代黄盖的角色,深入曹营,说服力更打折扣,我则认为有些过于牵强。

《赤壁下》特别提及曹操曾问左右,锁在一起的连横船能否分开,答案是“当然能”。

因为连横船是由机关连接,而不是《三国演义》说的那样被铁链锁在一起,笨重无比,而且《赤壁》电影的连横船分船后,还能立刻排出新阵势,属于当时的“高科技产品”。这为原著解释了一向多疑的曹操何以轻信这个高风险策略。

原来他并非盲目采纳建议,而是经过自家的科学验证,不但有先见之明防范火攻,还有意识地通过连横船制造新阵法,还原了科学、工程应有的尊严。

根据原著,连横计由庞统所献,电影则改为由降将蔡瑁主动提出,这也比曹操贸然相信一个新归降的文人合情理。最后,连横船还是被全部烧掉,因为分船后的距离不足以阻隔火势,这一点的解释略有自相矛盾,但并非不能接受,依然比原著具说服力。

《三国演义》小说里的刘备军队在赤壁之战中,纯粹只担任趁火打劫的角色,任务相当“艰巨”,也就是在曹军败后包抄其退路,让赵云、张飞、关羽先后伏击。那时候大局已定,刘备以此自居“大功”,乘虚而入,夺取了一半荆州。虽说他兵微将寡,但爱护他的读者,也难免代其问心有愧。

不少影评人说《赤壁下》的刘备缺乏王者之风,但他在电影中对赤壁之战的贡献,却比小说要大得多了,不但有部署地以假撤兵迷惑对手、有意识地以此激励下属的求战欲望,还有胆量派军直捣曹操的陆军大本营,甚至让这变成了真正的致胜关键。

刘备以此为出发点谋求三分天下,就算厚着脸皮强借荆州,也算是出师有名,不再是浑水摸鱼的小混混,更符合小说希望赋予他的仁者形象。

假如我们把电影剧本和原著小说并列,逐一品味上述修改的用心,可证明吴宇森不同于近年的张艺谋,不是大而无当的。只是《赤壁》主剧本毕竟太“动”了,致令上述颇有心思的小修改得不到观众重视,实属可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