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无声》失独与失亲相遇 平凡英雄的救赎之旅

武汉是一个有着英雄传统的城市,不仅在抗疫期间成功守住了第一线,而且在漫漫的普通岁月里,也经常会涌现感天动地的平民英雄。将于12月26日全国上映的电影《江水无声》,便源于十年前长江大学学生救人牺牲的真实事迹。不过导演姚军的镜头并未停止在该事件上,而是延伸到一个家庭,延续到事件发生后的日日夜夜。

电影中,袁小凡在勇救落水女孩时英勇牺牲,他的离去让袁志刚夫妇成了“失独”夫妻。为了让身患绝症的爱妻能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治病,袁志刚始终不敢把儿子牺牲的事情告诉她。就在袁志刚担忧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的时候,街头混混“泥鳅”闯入他的视野,带来了转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袁志刚夫妇与小泥鳅是同病相怜的。“泥鳅”从小就患有先天性疾患。其父经不住高额治疗费用带来的压力,离家出走;其母辛苦打工为儿治病的钱被偷,双重打击下投江自尽。失去双亲的“泥鳅”成了一名孤儿。导演姚军用了一个精巧的戏剧手法,借助一场意外,让“失独”的袁志刚与“失亲”的泥鳅“不打不相识”。

素不相识的两人因为各自所需产生了联系。袁志刚聘用声音与自己儿子极似的“泥鳅”,假冒儿子通过电话安抚患病的爱妻;“泥鳅”也因为有了新的“父母”,使自己的人生旅途不再颓靡和黯淡。在成为“一家人”后,二人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完成了相互救赎。随着相处越来越亲密,袁志刚夫妇好像真的再次拥有了儿子,小泥鳅也好像真的找回了自己的父母。最后,假扮的亲人甚至产生了真实的亲情,演绎出一段温情、暖心又催泪的“同饮一江水,共筑一家亲”。

《江水无声》是纪录片名导姚军的剧情长片处女作。他沿用了自己所擅长的平实素朴的视角来记录发生在武汉普通人身上的真实故事,以真情与大爱为主线,以互助和救赎为脉络,以守望亲情、勇担责任、生死呵护、传递真爱为主题,挖掘真实故事背后的人文内核,彰显出以武汉人为代表的中华儿女骨子里的气质与精神。

(导演姚军在跟演员说戏)

影片对袁志刚、小泥鳅两个主要人物的塑造,也是尽可能地还原他们作为一名普通武汉人的真实言行,进而让观众觉得他们就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甲乙丙丁。这种代入感、存在感,因为有着浓烈的生活味儿、绵密的烟火气儿,而让共情力满格,共鸣度满分。江水无声、人间有爱。英雄往往都生活在平凡之中,他们默默地守护爱人、守护家庭,进而守护城市、守护国家。

小人物输出大能量,小细节带来大感动,小成本蕴含大情怀。《江水无声》是“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创作理念的一个优秀范本,届时希望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感受来自英雄之城的温暖与感动。

(《江水无声》出品人王贤政、导演姚军、制片人向晶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