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怎么理解 给岁月以文明三体原文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怎么理解 给岁月以文明三体原文,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这句话我读了好久才理解。给岁月以文明,是文明的尊严和骄傲,虽然文明必将在岁月中消逝。给文明以岁月,则是岁月对文明的施舍

  刘慈欣在荣获雨果奖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中,曾提出过这样一句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怎么理解  给岁月以文明三体原文

  小说里的人类,在经历了一次次反抗外来入侵所造成的人间惨象后,开始反思是否有必要为了延续三百年后的文明与后代人的生存,牺牲眼前的安逸生活?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之下,人性的解放与自由意志的实现被无限放大。“给岁月以文明”,在有限的时间里让生命更有厚度,而不去考虑自己无法见证的未来,似乎成为了回避现实最好的座右铭,也为当时伤痛中的人类带来了一抹温情。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怎么理解  给岁月以文明三体原文

  可是,我们真的不需要“给文明以岁月”吗?

  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

  事实上,从古至今,对于文明延续的渴望是扎根在人类基因里的。从人类的祖先为制造工具在石头上砸出的刻痕,到欧洲原始洞穴中的壁画、史前古老陶器上刻画的图案;从上古时期人们通过结绳记事、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历史,到春秋时期简牍与缣帛上书写的甲骨文,到如今无时无刻记载与更新着信息的大数据——不同时代的人们,都用着所处历史节点能够找寻到的最好方式记录着自己的文明。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皇皇巨著,意义与价值正在于此。“为往圣继绝学”,是中国自宋已降历代知识分子的终极志向之一。3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怎么理解  给岁月以文明三体原文

  然而,时光的筛子滤掉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量信息。即便到了科技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无法解释历史中存在着的大量空白与断裂。小说《三体》中,生存环境恶劣的三体世界一次次遭受毁灭,三体人不惜将身体“脱水”化作一张张人形的软皮,将生命与记忆存贮起来,以这样的方式传承着自己的文明。

  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代人的责任,而是一代代人的使命和连结。那些探讨与展望未来的科幻小说与电影中,情节似乎总离不开人类文明的记录——它像一场数千年的的狂奔,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无数的契机催生出更大的奇迹,人类似乎拥有了掌握一切的力量。然而到了最后,人类会发现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科技再发达的世界也需要有人不断地推动着往前走,而让后人知晓世界发展的历史脉络则成为迈向未来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当文明留下了记忆,它才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历史的轨迹绵延至今,让现代人得以拥有灿烂的文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以史鉴今,抛开历史去谈未来终究只是空中楼阁。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怎么理解  给岁月以文明三体原文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未能留存的记忆成为了人类文明的断裂与空白,也对人类抛出了层不出穷的谜题:玛雅文明为何突然消失?中国古老的三星堆文化究竟起源何方?秘鲁南部规模令人震惊的纳斯卡线条画又到底由何人所作?......

  现代文明并不是某个时间段骤然形成的。

  创造了先进文明的古巴比伦在公元前538年为波斯所灭,两河流域的文明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宣告结束;古埃及在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如今的埃及基本已被阿拉伯文明所取代;古印度也在延续了1300年后,出现了七、八百年的断层,雅利安人入侵,与北印度土著不断融合,逐步形成了后来的恒河文明——这些已然消逝的伟大的文明都曾拥有无比璀璨的高光时刻。最终却在人类的遗忘中消散。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怎么理解  给岁月以文明三体原文

  世界四大古国里,只有中国文明延续至今,不曾中断。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再发展到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脉络一直清晰而确切。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根源。难以想象,如果论语、道德经这样的经典著作没有留存下来,儒道二教如何存在?更妄谈滋养中华民族数千年了!

  其实,“给文明以岁月”,与“给岁月以文明”并不矛盾。

  人类的奋斗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岁月。世间再渺小的个体,都拥有自己闪烁一瞬的光芒,而正是无数个这些被我们称作“文明高光”的时刻,最终汇聚成了人类文明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人们需要延续的,是自己创造的辉煌岁月。只有当岁月里的信息、数据、知识、智慧长期留存下来,文明才能够长期留存,继而发挥价值乃至影响整个历史进程。

  数据永存,文明永续

  如今的人类文明由信息时代向大数据科技时代飞速变革,世界已从IT时代进入DT时代。大数据席卷全球的环境下,数据成为了刻录现代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各个行业产生的图片、档案及音视频信息,潜在的价值都不容小觑。正如执法视音频数据场景可以帮助公安司法快速侦破案例、锁定关键信息;基因数据、影响数据、患者病历数据的收集可以推动医疗领域的研究。如今,岁月留给城市的痕迹也随着一代代人越来越模糊的记忆,逐渐被遗忘。一个失忆的人,能够拥有智慧吗?一座失忆的城市呢?如果将城市乃至于人类世界认定为有机体,将逆行性遗忘症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这个有机体,那么或许:当前的城市或轻或重都患有逆行性健忘症。而一个失忆的文明,是不可能拥有智慧的。因此,留下记忆,对数据进行长期存储,成为了文明延续的必要条件。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怎么理解  给岁月以文明三体原文

  据IDC预测,全球数据总量将从2018年的33ZB增至2025年的175ZB,数据正在以指数级增长。 但受制于当前主流存储介质空间的局限、长期存储的成本高企,随之而来的是数据指数级流失。2018年的33ZB数据到2021年能留存一半已是不易。大力在长期存储的维度上发展大容量、低成本的存储介质,对于数据留存、文明延续的意义重大。在未来,随着光存储、玻璃存储、量子存储等存储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存储时间更长、成本更低的存储介质,文明延续与永存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变大。对此,我们还能够做出怎样的努力呢?

  引用:

  1.引自[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2.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海南省电子音像出版社,2018年版.

  3.语出[宋]张载,横渠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数据来自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希捷科技发布的《IDC:2025年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数据圈》白皮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