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星汉灿烂第一集,老戏骨许娣扮演的阿母满心欢喜去迎接胜仗而归的大儿子,却看到儿子儿媳恩恩爱爱的一幕,于是便一脸失望和嫉妒:“进城了也不知道回家,去什么点心铺子,给你新妇买点心!”等等,郭涛、曾黎扮演的程父程母也是老夫老妻了,为什么程母还被称为“新妇”呢?
要了解什么是“新妇”,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是“妇”!
古代女子未嫁称“女”或称“子”,婚嫁至夫家后则通称为“妇”。这样,一个家庭就有几辈不同身份的“妇”,如父之妇、儿之妇、孙之妇等,此时如何区分谁是谁的“妇”?于是,“新妇”就应运而生了。
最初在先秦时期,新妇仅指新娘,这与“新”的含义有关。《尔雅》中“新,初也”。“新妇”在先秦传世典籍里就出现6次。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卫策》:卫人迎新妇,指的便是刚刚成婚、成为妇人的女子。
到了东汉末年,“新妇”在保留“新娘”义项的同时,开始用来指称儿子的妻子,如洪迈《夷坚甲志·张屠父》:新妇来,我乃阿翁也。
为什么要把儿子的妻子即儿媳妇唤做“新妇”?这与“新”也脱不开关系。黄生《义府》:盖必当时谓初来者为新妇,习之既久,此称遂不复改耳。在父母眼中,儿媳妇娶进家门即便日久仍属初来者,所以才有了“新妇”这一称呼。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时的“新”字已失去原来的意义,“新的妇”也变成了“老妇”,但称谓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因此,在东汉末,“新妇”亦开始用来泛指已婚妇女。如《风俗通义·怪神》中:楼上新妇,岂虚也哉!
到了东晋,新妇既可表示妻子,也可表示“弟弟的妻子”,如《尔雅·释亲》: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
到了唐宋,由于“新妇”意义过泛,且唐代及以前用“息”指儿子较为普遍,加之“新”“息”音近,因此,新妇在口语中转音变体为“息妇”,并保留了除“新娘”外的其他义项。
晚唐五代时期,“息妇”通过偏旁类化写成“媳妇”,至宋代开始得到广泛使用。此时,新妇便开始逐渐式微,义项收窄,受“新”的语素义影响,更多表示“新娘”。
到明清两代,“媳妇”开始在口语和北方官话中盛行,如《旧五代史·晋书》:晋室皇太后媳妇李氏妾言。而新妇在《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中踪迹全无,作为“语言化石”,目前仅保留在南方吴语,以及客家话、福州话、潮州话、萍乡话、广丰话等方言中。
综述,结合星汉灿烂背景为汉代,剧中所说的新妇,其实就是儿媳妇的意思。因此,程老夫人称呼萧元漪、葛氏、桑舜华三个儿媳均为新妇,也就不足为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