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写在前面的话
如果你愚弄了人们,他们会记得你。
HBO频道2022年新剧《楼梯悬案》有它的现实生活原型。而NETFLIX更是在2018年就推出了相关纪录片,由一群法国人拍摄并剪辑,记录了辩护律师寻找证据和法庭庭审的过程。其中还有著名华裔侦探李昌钰的出镜。
事件起因
现场查验,这位女士头部有多处伤痕。所以从一开始,警探就不愿意相信这位死亡的女士死因仅仅是从楼梯上摔下来。由于现场没有外来入侵痕迹,检方(地方检察官的简称)开始怀疑她的丈夫--小说家迈克彼得森。
主要人员介绍
一家人关系非常好,虽然重组,但并没有什么隔阂。无论是检察官还是辩护律师,但凡询问夫妇俩的朋友,都对他们合拍的婚姻感到了美满和幸福。
这一场疑似凶案打破了这个家庭的详和气氛。
人品疑云
彼得森在回答检察官提问时,说当晚他和凯瑟琳为了庆祝他的剧本得到好莱坞青睐,在游泳池边喝了很多酒庆祝,凯瑟琳先回房间睡觉了,他随后回到房间时发现她躺在那里。很可能是酒精的影响导致她意外摔倒。现场勘查也以为是意外,但实验室检查改变了原本的认定。凯瑟琳头部的伤痕经法医鉴定,多处撕裂绝非自然造成,更可能系人为造成。且血迹有部分已干涸,无法是一次性造成的。
检方没收了彼得森的电脑,在里面发现了2000多张男人清晰的各种照片。还有和一名男性“同伴”计划出行的邮件。
分裂的家庭
起先,家庭成员一致都站在彼得森一边,认为这只是个意外。但随着检方搜索出更多证据,凯瑟琳的亲生女儿坚定地脱离了家庭和检方站在了一起。而凯瑟琳的两个姐姐更加因妹妹的死对彼得森出离地愤怒。
原本和睦的关系骤然分成了两派,一派坚定地认定彼得森是凶手,不仅人品差,还残忍地杀死了妻子;另一派则坚定地认为彼得森是无辜的,他已经失去了生命所爱,还有蒙冤入狱太不幸了。
2002年,凯瑟琳的亲生女儿起诉彼得森造成母亲非正常死亡。
另一起楼梯案件
检方正在努力搜索证据证明彼得森谋杀时,另一起多年前的案件引起了他们的重视。就是彼得森的朋友乔治之妻伊丽莎白,也是两个养女的亲生母亲在17年前也是死于楼梯的最低层。
这件事情也迅速引起了其他媒体的重视,他们坚定地认为这两起案件必有关联。坊间纷纷谣言四起,各种论证导出不迭,认为那起案件也是出自彼得森之手。
纪录片也采访了彼得森的前妻,她也认为彼得森没有杀那个女人的动机。
著名律师鲁道夫与普通律师的区别
我们在纪录片中看到了一个著名的专业律师到底与普通律师是不同的。他在上场前,培训被告怎么样自然地应对法庭,安静、耐心和镇静,达到一种不喧哗自有声的态度。
彼得森支付了高额的律师费和85万美元的保释金回到家中,静静等待正式审理的日子,他读书,有子女们陪伴在家里时还算温馨。只是会忧愁这场审判,以及怀念从前。
而辩方律师需要回答最大的一个疑点是:为什么普通的楼梯跌落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交战缠斗
不得不说,这场审判持续时间相当长,花了大概三个多月的时间。审理的每天都会展示证据,并解释说明。
此时检方显示出了强大的火力,但是证据的提供上显然差强人意。当提出凶手的作案工具是一根吹火棍时,却无法拿出实际的证物,只是拿了一个替代品代替了一下。
至于血液喷溅证明,则是一个警探迪福以“相当专业”的科学模拟来论证的。
关于德国另一起楼梯案件的涉及情况,辩方拿到了强有力的不在场证据。
关于双性恋问题,检方找到了那个未能成行的男性同伴,竭力证明彼得森的人品并不恶劣,还挺和善。而彼得森则坚持称,他的妻子凯瑟琳早就知道他是双性恋,而且接受他的婚外情。
检方提出对证人李昌钰不利的证据是他给检方某位成员的题字,上面称赞对方是个厉害的警探。美国人认为这是承认对方更高明,更正确的意思。李昌钰笑称这不过是中国人的礼仪习惯,不管对方是否在行,都可以当面夸奖对方。
陪审团为表郑重,甚至亲临原案现场观看血迹。并做了笔记。
审判结束
2003年10月,经过数个月的马拉松似的审理,陪审团给出了有罪—一级谋杀罪的审判。两个女儿抱头痛哭。
律师打算上诉,而彼得森放弃了,一来没钱了,二来这种审理实在是太折磨人了,他希望家人不要再被打扰,好好地过生活,他们已经受了太多的罪,决定放弃继续上诉。
重现生机
8年服刑过后(即2011年),身陷囹圄的彼得森再次出现在镜头前时,非常苍老,步履蹒跚,眼睛也混浊了。
初次审判中一个关键证人,坚定不移地用模型指出彼得森肯定杀妻的警探迪福因,在另一“杀妻”案中作伪证被发现。
这使得辩护律师可以在听证会上以强有力的证据质疑该警探。因为这个血液喷溅模型曾经成功地误导了证人。
而凯瑟琳的亲生女儿仍选择坚信自己的继父是凶手。她认定他有多重人格,常常表演给大家看。而凯瑟琳的姐姐们对案件可能重审更是愤愤不平。
他造成了至少一人因此被冤入狱,被判一级谋杀罪--谋杀他的妻子。17年服役后,发现是冤狱,当年的年轻人已变得老态龙钟。
另一方面,凯瑟琳的姐姐不断提醒法庭,彼得森是多么危险的一个人,怎么能重返社会?
最后,当年审理的法官不得不根据最新的证据,同意安排一次重审。
当听到这一宣判时,除了凯瑟琳的姐姐们、女儿,其他所有人都再次哭泣了。这种感动溢于言表。甚至有些路人也支持彼得森。
重审前的宁静
因为获得重审的机会,彼得森获得了重新回家等待审判的生活。以30万美元的保释金获释,并被软禁在家,并配有脚踝监视器。
从监狱中出来2年半很快过去了,时钟已指向2014年,但法庭重审方面没有任何进展。
原辩护律师鲁道夫认为是时候大家都应该后退一步,回顾一下并短暂地评估一下目前的处境,再决定如何前进。
每个人面对这场马拉松的审判都精疲力竭了。
鲁道夫决定把之前刚刚成功为服狱17年的无辜受害者脱罪的律师介绍给彼得森。这位律师同意为鲁道夫接力,继续为彼得森辩护。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表面看来简单,实际却暗流汹涌。
2年之后(即2016年)新指派的律师,即接手律师有了重大突破,他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根据新证据显示,检方从来都没有对死者凯瑟琳的衣物进行DNA测试。换句话说,尽管检方在庭上言之凿凿,声称死者衣物上有疑犯的DNA,可他们并没有认真做过测试。
正在高兴之时,却传来了令彼得森十分沮丧的消息,律师因中风住院了。助理,第二律师被迫临时接任。她们重新雇佣了侦探对案件相关证据进行了调查,发现所有之前主要物证都已被污染了,也就意味着重审的依据不齐全。
原本坚定地想要洗脱罪名的彼得森开始犹豫了,到底自己需要的是否是一场公正的审判,重返清白之身,还是想安静地过完后面的岁月?
律师的建议是,在这个固有的体系下,只能选择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让彼得森选择Alford认罪。
选择Alford 认罪
Alford认罪有时用于认罪求情交易,因为它允许被告提出认罪,承认检方的证据可能会导致定罪,即使他坚称他没有犯罪。这使被告能够接受认罪求情交易,以获得比他在审判中被定罪时所得到的更少的刑罚。
这种认罪方式,可以相对快捷地结束审理。检方可以用于和被告方协商刑期。从被告方角度,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赢得审判,获取无罪释放,一般都会选择这种方式向检方屈从。即使被告真的是无辜的。
说穿了,这是一种检方和被告的博弈。
彼得森因之前已服刑8年多的状况折抵了刑期,最终获得了彻底的自由。
最后原审哈德森法官接受了采访,认为彼得森最终的自由证明了刑事制度确实有效。但他对初审的两个方面感到遗憾。第一是,引入德国楼梯死亡案件的旁证,对被告非常不利。第二,引入被告彼得森双性恋的同性恋证据。这两点都会对辩护产生不适当的偏见,不应该成为证据。
看完整个纪录片之后,在作出最终结论之前,作为观众,还需要了解一点额外的信息。
纪录片之外的关键信息
1、本纪录片的编导之一苏菲和迈克彼得森在拍摄期间保持了数年的恋爱关系(不愧是法国人)。而导演则欣赏这种一边工作一边生活的状态,坚持说这段恋爱并没有影响她的剪辑工作。(你信吗?)
2、凯瑟琳在去世前正面临被裁员的威胁,且夫妇二人有14万多美元的债务。凯瑟琳是豪宅的唯一主人。而凯瑟琳生前购买的人寿保险价值140万美元,被检方作为丈夫谋杀的动机之一。
3、彼得森的邻居托马斯是杜克大学的法学教授,他认为纪录片专业地表现了刑事辩护案件的发展过程。导演也表示,拍摄纪录片的主要目的在于让观众了解刑事案件的审理经过,而不在于寻找事件的真相。这个案件花费了司法系统长达17年的时间。(这种方式正常吗?)
4、导演原来打算拍摄的内容更全面些,包括检方如何搜集证据,用两队不同人马来跟踪拍摄这个案件。但随着案件深入,检方拒绝了这种拍摄。(可能是担心泄露案件秘密吧)
而且到后来,检方要求导演交出他们拍摄的彼得森及其法律团队的镜头。导演偷偷把胶片运回了法国,不让检方知道。
5、案件审理中,彼得森的法律团队还提出了“猫头鹰理论”。验尸检查显示,她的头发中含有微小的猫头鹰羽毛残留物,撕裂伤似乎类似于猫头鹰爪子产生的痕迹。猫头鹰理论提出,凯瑟琳·彼得森死于被猫头鹰袭击,随后在楼梯的一个台阶上撞到她的头。
因太过离奇,最后法律团队没有选择这个方向辩护。
观众的意见
在纪录片的平台上有一个瑞典的观众的留言令人无法不赞同。
美国的司法体系是有瑕疵的。陪审团的判断不见得理性,获取证据的过程充满着荒诞,甚至在外人看来简直像儿戏一样(不是专家的人却臆造出一个喷溅模型,结果发现连DNA测试都没做,作为杀人凶器的吹火棍拍了照也不作为关键证物呈堂,上庭却拿了个替代品等等)。最后他十分庆幸生在瑞典而不是美国。
而综合整个事件来看,最无辜的就是死者凯瑟琳,因为证据的污染和检方的无能不专业,使她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她在事件中死了一次,在调查中死了第二次。而且人们因为证据的缺失,永远无法再知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