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德
他们是穿梭于疫区的忙碌的“大白”,但既不是医疗人员,也不是社会工作者; 因为他们离疫情的医疗垃圾最近,所以能亲手妥善包装、安全运输,最大的乐趣就是他们是后卫“医废战士”,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他们注定要有名字。
环卫“大白”进驻小区
昌平区天通苑北二区/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摄
范吉庆,38岁,北京环卫集团昌平有限公司环卫工人,参加工作19年。 超大型社区就像天通苑,有多少居民,有多少桶位,他早就烂在心里了。
范吉庆:“小区里有熟人。 我们目前服务的天通苑北2区,共有41栋楼6257户,243单元,人口约16000人。 前期进驻小区的时候,小区的垃圾桶点都是我出的。 当时只要走一点就一小时二十分。 ”
昌平区天通苑北二区/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摄
11月1日,昌平环卫接到紧急任务,迅速成立“应急环卫保障突击队”。 第二天,范吉庆和17名队员正式进驻疫困区天通苑北二区。
范吉庆:“因为是紧急保障,所以进去之后一定要先工作! 小区有四扇门,当时南门内有更换防护服的点,小区内有几个帐篷也是保障人的集中点。 进驻后,我作为领队,安排人员,巡逻,整理医疗垃圾,装箱。 应急条件不太好,进驻之初,我们的帐篷里甚至还漏水,但还是克服了。 ”
范吉庆与队友合作收集园区内疫情相关医废/北京环卫集团供应图
“10号楼的黄色垃圾袋是10个吧? 收到了! 安排好送给你……”月18日清晨,进驻天通苑北二区16天的范吉庆又开始了一天的战斗。
疫情医废专用收集物资/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摄
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11点半,他们每天工作15~17个小时。 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约2000名保障人员发生的疫情相关医疗垃圾,与他们所有的一起,最多的一天收集了700公斤的疫情相关医疗垃圾。
范吉庆:“早上起来6:30左右,我们开始准备工作,准备防护物资。 早上从7:30到8:40,白天从12:00到12:30,晚上从5:40到6336000,7:40到8:00,10:00到10:30,各种保障人员
因为居民核酸检测是在机组门口进行的,所以我们的队员在小区里巡视机组门口进行扑杀。 有的负责人用专门的捡拾夹,将废弃的防护服等放入医疗垃圾黄色塑料袋,封口处死,装箱处死,最后装车后全面处死工作地面。 请不要喝水。 如果真的渴了,含口水,润润嗓子就行了。 这件防护服不能一直脱下去,减少浪费。 ”
疫情医废收集柜/北京环卫集团供图
与瘟疫相关的医疗垃圾比普通垃圾多一分风险。 过了半个多月,范吉庆和他的同事们已经练就了“火眼金睛”,一根棉签和一只废手套都不放过。
范吉庆:“医疗垃圾还包括工作人员吃饭时产生的一套餐具,包括我戴的防护手套、防护服、脚套、面罩、口罩、医疗护目镜等,都是与疫情相关的垃圾。 另外,核酸检测的时候,留下个别的棉签撒是危险的。 我们在巡视机组入口时,看到这些遗弃的小点马上捡起来杀,确保没有二次污染。 ”
今冬初雪环卫“大白”在关控区召集疫情相关医废/北京环卫集团供图
11月初的大雪,范吉庆和队友们连夜除雪清雪,为第二天天通苑北二区全员释放核酸。
范吉庆:“那天一进小区,这条路就结冰了,所以我们连夜在小区的道路上做融雪工作。 踩着雪往前推,大家防护服里的鞋湿了。 我记得那天一直做到凌晨3点多。 第二天小区要举行核酸检测,居民下楼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滑倒。 ”
清运涉疫生活垃圾/北京环卫集团供图
有责任保护土地,不懈怠
19年前,“SARS”肆虐。 当时,范吉庆19岁,刚参加工作的他主动报名清理疫情相关垃圾,但遗憾的是没能参战。
范吉庆:“我是2002年加入的环卫集团,当时‘非典’参与疫情清退报名,但觉得太年轻不熟悉业务,经验不足,还不够火,所以不让我去单位。 一眨眼,又到了19年”
19年后,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现年38岁的范吉庆终于成为了“抗疫战士”。 11月17日,天通苑北二区下降到低风险地区,范吉庆和队友们也松了一口气。 但是,他们并不打算懈怠,必须继续为依然保留在管理区的11栋大楼保驾护航。
范吉庆:只要在这里一天,我们就要踏踏实实地把今天的工作先做好。 ”
环卫“大白”车迷、“沧桑”多了几分/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摄
下巴上的胡子露出了口罩,神采奕奕的范吉庆多了几分沧桑。 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洗个热水澡。
武装清运涉及疫医废/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摄
疫情发生时,从今年10月22日起,昌平区北七家镇宏福苑小区、沙河镇白各庄新村、东小口镇森林大第一区、天通苑北二区等9个封控区出现环卫“大白”身影。 一线兄弟奋力感染疫情,北京环卫集团昌平有限公司经手市场部副部长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宋来:“统制,统制期间,第一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天、第十四天有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数万户核酸检测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 昌平环卫动员30多人组成只为封控地区服务的保障队伍。 确实,大家都很辛苦。 睡眠以外的时间,除了吃饭和工作之外,从早到晚都穿着防护服。 我们都戴着‘白色覆盖物’,手很粗糙。 他们每天脱下防护服后,里面的衣服从上到下都湿透了。”
“医废战士”逆行邀请战
北京环卫集团清运涉疫医废工作车/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摄
应当有收集疫情相关医疗垃圾和清运人员。 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医废中心,诞生于“非典”时期,至今承担着专业化的医疗垃圾清运。
去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暴发,医废中心承担了全市8家疫情定点医院、41家发热门诊、69个集中隔离点等疫情相关垃圾清运工作,确保北京近半数疫情相关垃圾得到及时安全有效回收处理。
王广和押运员互相整理防护装备/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摄
王广、医废中心清运班班长,于早上9点准时出发,驾驶工作车到达疫情定点医院后,与押运员开始武装、扑杀,将医院干预疫情医废装车。
王广:“我们每个新的医疗机构,都要戴上防护服、防护鞋套、一次性乳胶手套、半皮手套、N95口罩、医疗护目镜等全新的防护装备。 武装大约需要三分钟。 个人防护后,用1:200过氧乙酸溶液无死角扑杀作业车辆。 今天,在这里(博爱医院)装车35公里就出现疫情相关医疗垃圾,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工作量相对减少。 我们走吧。 我们去下一家吧。 ”
环卫工人杀作业车/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摄
疫症相关医废封箱装车杀/医废中心供应图
装车完毕,脱下防护服,王广继续赶赴6个疫情点。 为了安全妥善地将疫情相关医疗垃圾运到处理厂焚烧处置,王广和同事们正在全力完成这最后一关。
王广:每拉一次疫相关医废,我们就杀一次。 放在车上再杀,防止两次传播。 我们一定会牢牢抓住疫情相关医废的最后一关。 ”
北京环卫集团医废中心“抗战疫突击队”/医废中心供图
面对疫情相关的医疗垃圾,他说不怕是假货。 前线的不仅是范吉庆、王广,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让“医废战士”们更加勇敢。
王鹏飞:“我担心恋人有心理压力,所以没告诉她我在打扫和瘟疫有关的垃圾。 有一次,在我们的视频中,她看到我穿着防护服,发现了。 其他什么也没说,说了要做好个人防护,多吃点! ”
王广:“我知道这份工作很危险,所以其实我们很多同事没有告诉家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下班回家总是很晚,家人也觉得奇怪,藏不住了。 新冠灾祸的现在,现在正是需要我的时候。 我必须去! ”
“抗战瘟疫突击队”队员“请开战书”/医废中心供图
两年来,“抗战瘟疫突击队”已经是代号了。 队员无论是你还是我。 当初,让战书按下了鲜红的手印,按下的不仅仅是责任,更是信念。 医废中心党支部书记任晓云说,不辞辛劳、齐心抗疫,是环卫人的荣耀。
任晓云:“作为环卫工人,你们主动写请愿书、写保证书、写承诺书、按红手印,不惜舍弃小家为大家着想,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就是‘医废战士’ ”
记者|李天一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