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郭靖之母李萍与杨康之母包惜弱

郭杨两家的剧变拉开了射雕剧情的大幕,郭杨两家的故地牛家村也是众多关键事件发生的地点。李萍是郭啸天的妻子,郭靖的母亲;包惜弱是杨铁心的妻子,杨康的母亲;这两个女人经历了几乎相同的命运转折,但她们的表现却大相径庭。俗话说什么样的水土养什么样的人,同是临安乡里,为什么李萍和包惜弱的表现如此不同呢?这还是和她们的成长环境有关。

01农女和碧玉

李萍的出身如何?关于这一点书中没有交代。但我们从她后来的表现来看,她应该是大宋都城临安附近的一个普通农家女子。她的家庭应该并不富裕,她在家中应该就养成了辛苦劳作的习惯,否则她无法在后来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活下来。包惜弱就是一个反面例子,包惜弱的父亲是一个读书人,家境很好,所以包惜弱养成了小姐脾气,可以说包惜弱就是一个小家碧玉。当郭杨两家发生剧变,包惜弱除了柔弱的哭泣没有任何应对动作,要是没有完颜洪烈的照顾,她恐怕会饿死在路上。

而李萍则不然,她不但伺机刺杀段天德试图为夫报仇,而且还会通过吵闹给追踪段天德的江南七怪留下线索。李萍有着自己的智慧,摆脱了段天德之后,她自己一个人也流浪了一段日子,她不但没有死,而且变得越发坚强。要是包惜弱一个人颠沛流离,她恐怕早就倒斃在路上了。一个善良单纯的小白花是无法在险恶的乱世中生存的。正是因为从小就经历过困苦的磨练,李萍才能挺过那段最苦的时光,这是生活送给她的礼物。

02儿子

李萍能挺过那段最苦的时光,最主要的是因为她有一个儿子。儿子郭靖是她的生活支柱,她不能让丈夫没有了后人,她没有忘记丈夫的血海深仇。她时刻叮嘱郭靖记住自己的杀父仇人段天德,一定要找到机会一雪心中之恨。这是她每天坚持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她还有大事要做,所以她不能放弃。包惜弱就不一样了,杨铁心只埋藏在她的心中。虽然她住着破屋,每日摩挲着杨家的那支铁枪头,但她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为杨铁心报仇,她也从来没告诉过杨康要为父报仇,她甚至没告诉过杨康有个父亲杨铁心。

包惜弱也许是因为心虚,她自己嫁给了完颜洪烈,没有颜面在杨康面前提起自己的前夫杨铁心。但包惜弱最后又愿意和杨铁心死在一起,真是一个矛盾的女人。既然如此她为什么不好好教导杨康呢?这样一来,杨康也许会有不同的结局。李萍可以天天对郭靖耳提面命,让他牢记父亲郭啸天的不幸。因为李萍自己行得正,她不像包惜弱面对自己的儿子时有些理亏,所以她问心无愧,可以理直气壮地向郭靖灌输自己的情感。包惜弱就不行了,她在杨康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

03芳逝

李萍死了,她在自己的儿子面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临死前她告诫儿子不能辱没先人,不能成为民族的罪人而让九泉之下的父亲蒙羞。她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子,所以她选择了自己离去而把生留给自己的儿子。李萍的死很突兀,她完全可以对铁木真曲意奉承,表面答应铁木真的要求,然后再和郭靖找机会逃离草原。铁木真并不想看到李萍的死,郭靖母子并没有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但李萍宁折不屈,她不想失掉自己的气节,所以她选择了死,死得问心无愧。

包惜弱也死了,她死在了自己的丈夫杨铁心身旁。她不想再一次和杨铁心生离,所以她宁可死去。她的死虽然也让人落泪,但她还是有那么一丝丝的遗憾。杨铁心真的会对她改嫁毫无芥蒂吗?封建社会的失节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所以她总显得那么柔弱。直到最后一刻她才摆脱了“惜弱”的形象,只是这一刻来得稍微晚了那么一点儿。如果她早早就能如此坚贞,她就不用带着遗憾离去了。杨康的悲剧来自于她的溺爱,她没能把儿子培养成人,总是让人遗憾。

04尾声

李萍和包惜弱同时面对同样的难题,她们的选择却完全不同。李萍应该没读什么书,但她却坚持朴素的义利观和原则。李萍不会没有机会再找一个男人依靠,但她没有那样做。她的心中有了郭啸天就再也容纳不下别人。包惜弱是读过书的,她知道更多的礼义,但在困难面前她轻易地就放弃了原则,与现实妥协。虽然她在最后选择了跟随杨铁心而去,但毕竟留下了缺憾,也许真的是侠义每多屠狗辈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