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河南车迷参加郑武高铁试运营开放日活动。 刘朝供图
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正式运营。 同时,郑渝高铁(襄阳至万州)也将于当天投入运营,郑渝高铁将实现全线开通。
自2005年9月郑西高铁建成以来,16年来,河南米字高铁就这样成型了。
近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了多位参加过河南米字型高铁多条线路首开仪式的列车爱好者,听他们讲述了河南米字型高铁的缘起和他们眼中的河南铁路变迁。
他曾参与郑西高铁首发,“有一种出征的兴奋感”
郑西高铁这个“横”字是河南米字形高铁的第一笔。
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正式运营当天,当时还是大四学生的马硕就是志愿者之一。
他回忆说,当时河南省团委、郑州铁路局机关等联合招募铁路志愿者。 由于此前有过为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经历,他顺利入选,参与了乘客进站和疑难问题答疑等工作。
想起郑西高铁首开的那天,马硕说:“当时全国的高铁屈指可数,从郑州出发以前是普通的高铁。 郑西铁路从郑州出发,在新建的高铁线路上,时速达到了350公里。”
那第一班高铁列车是G2003次,他记得很清楚。 上午11点30分左右开车,在郑州火车站西站台,第七站台出发后对接新的高铁线路,到达郑州西站时,已经达到时速349公里。
看着火车全速前进,马硕说:“有出征的兴奋感。 ”。
他和周围的其他志愿者们用手机拍摄了一些视频,并保存到现在。 “我们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河南铁路发展的又一个重要事件。 ”
郑阜高铁首发他让在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一家公司工作的刘畅把硬币立在火车桌上不让他倒下。 我参加过郑阜高铁的首发。 对于米字高铁这一“遏制”,他印象尤为深刻。
刘畅老家周口,以前从郑州探亲,坐火车和坐车都要两个多小时。 能有直达的高铁,是他和很多家乡人的愿望。
郑阜高铁经过周口,结束了周口不通的高铁历史。 像最初的仪式一样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他不想错过。
那天是2019年12月1日,刘畅解释自己坐这趟高铁的感觉,“充满了喜悦,不够。 ”。
被印象为“弹头”的流线型车型,乍一看给人一种现代的印象。 灰白色涂装,寓意深刻,视觉色彩丰富; 内部宽敞,灯光明亮,像飞机舱; 座位上有手机充电设施,座位前的小桌子板可以自由调节。 同样,座椅也可以前后左右调节。
当天,高铁上刘畅注意到,部分乘客倒水放在桌子上,观察列车运行的平稳程度。 他很开心。 我试着把矿泉水瓶倒在桌子上,瓶子还很稳定。 光靠那个是不够的。 他又取出一枚硬币,把硬币竖起来放在桌子上。 一个小时的路程硬币一点也没倒下。
这次旅行中,他的心中一直充满了自豪。 “这是我们自己的高铁,郑州到周口,郑州到安徽,我们的高铁开通了! ”
郑武高铁开通,这位两城间的“钟摆人”再也不担心路程漫漫
2012年9月28日,郑武高铁正式开通当天,曹泽龙专程来“尝鲜”,首次登上高铁。
曹泽龙家在许昌。 以前坐火车到郑州要一个小时左右。 那天只有20分钟。 “刚上车,还没休息就下车。 ”
在武汉读大学的陈新,对郑武高铁也有感情。 关于这条高铁的“效益好”,他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武汉面临长江,天气潮湿,宿舍里的被子需要经常晾晒。 以前,他从郑州到武汉,坐电车要五六个小时。 早上出发,到达学校后是下午,即使晒被子也经常照射不到阳光。 通过高铁后,在两地通行只有两个小时。 早上七点出发,不到十点就到了。 晒一天被子。 阳光的香气混合在一起,晚上睡得更舒服了。
从此,郑州与武汉之间的“钟摆人”,不用担心漫长的路程。
这几年,曹泽龙的同学分散在全省各地。 他们总是以郑州为中间点。 随着郑济高铁郑濮段的运营,郑州与各省辖市实现了高铁连通到这一步,可以“说走就走”。
“周五下班,从许昌到郑州也就20分钟左右,没什么压力,比郑州市内的朋友都快。 ”他充满喜悦地说。
高品质、高速度的动车组成为广大旅客出行的常态选择
陈新、马硕等人成立了车迷协会,每到铁路线上出现什么“新鲜物件”,大家就分享信息,从绿色车厢、红色车厢、蓝色车厢,到和谐号、复兴号。
刘先生说,周口的铁路一直开到2005年,小时候每次来郑州,都看到京广线上没有烟的列车,觉得很少见,“见过世面”。 近几年,随着中国铁路的蓬勃发展,蒸汽机车已经载入史册,目睹了一大批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投入运营,家乡铁路由蒸汽机车向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牵引发展,他为高铁开通而欢欣鼓舞,也“波澜不惊”
从速度来看,从时速60、80公里的低速铁路,到时速120公里的常速铁路,再到时速140、160公里的高铁,当今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上,高质量、高速度的动车组成为广大旅客出行的常态选择。
从车票的源头来看,马硕第一张票是硬板票,上面贴了一根小棍子,标明是哪个座位。 90年代末被废除了。 之后,黄色和蓝色的车票,电子车票开始逐渐普及,直到现在无纸化,扫码进入高铁。
车厢内部曾经是电风扇运转,但现在已经完全关闭,空调设施先进,电茶炉、插座、WiFi等一应俱全,舒适性有了很大的飞跃。
刘先生兴致勃勃,河南很多高铁站形象好、颜值高,非常能体现中原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郑州东站呈鼎形,郑州航空港站呈莲鹤方壶形,别有风味。
对于河南米字形高铁率先形成,刘畅认为,这与河南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从郑州到河南各地的城市,无论是最早的1(4)还是现在的1(4),都将真正实现30分钟到1小时的生活圈。 ”
(应受访者要求,马硕陈新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