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官,小子看了一部经典老片《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本片由上译译制。喜欢老式翻译腔的朋友,此片值得一看。
此片的高潮自然在于最后的三皇会战。然而对小子而言,有这样一个桥段却更让小子触动。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拖动着肥胖的身躯,一脸谄笑的说着蹩脚的法语,运用拙劣的推销话术,大放恶臭的彩虹屁。只为拿破仑能够资助自己完成蒸汽船的实验。拿破仑一脸嫌弃,但一开始还是放着试试看的态度助其研究。到英法海战前夕,干脆一脸的不耐烦。直接将其一顿臭骂。最终富尔顿绝望离开法国,转而投向法国的敌对国英国。英雄不识天才由此可见一斑。
由此小子又想到了另一例名士在一国怀才不遇,转投他国所用的故事。匈牙利巧匠乌尔班善造火器。其先是去拜占庭帝国去推销自己的火炮发明。不为所用。遂愤而投奔敌国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大喜,待为上宾。要钱给钱,要力出人。命其火速造出绝世武器。最终乌尔班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武器乌尔班大炮。最终千年帝国拜占庭在乌尔班大炮的轰击下最终灭亡。自此君士坦丁堡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新都伊斯坦布尔,至今还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
由此看来拿破仑这个革命皇帝,居然比土耳其的苏丹还要目光短浅。居然放过了这么一个天才,为敌所用。这与同一时期视西方科技为奇技淫巧的乾隆,嘉庆皇帝有何区别。然而事实上英国也没咋用富尔顿。英法海战还是木船打木船。不存在英国用了黑科技铁甲舰吊打法兰西小木船的情况。英法海战英国取胜,主要还是靠纳尔逊这样的英国海上岳飞指挥有度,船员爱国情绪高昂,悍不畏死。说富尔顿一点营销策略都不懂也不对。他向英法两国推销轮船发明,都是突出轮船的武力作用。然而事实上轮船最终也是先为民用,后期才武装成军用的。拿破仑也不是一开始就拒绝富尔顿的发明,而是给予其一定的资助,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才愤而将其摒弃不用的。
同样的拒绝乌尔班的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也是为天子守国门的硬汉。绝非昏庸无道的昏君,其不用乌尔班只是因为当时拜占庭帝国基本上被奥斯曼帝国打成了城邦。国力弱小的奥斯曼帝国根本没实力造乌尔班大炮那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再说这样的武器造出来,对于守城作用也不大。而奥斯曼帝国又急于攻城。并且也不差钱。自然愿意花大价钱,大人力去搞这件东西。但是苏丹求贤若渴是建立在迅速攻城这一目的的基础上的。如果乌尔班短期内完不成苏丹的需求。恐怕结局会很凄凉。
而土耳其与法国两国。一个是天主教孝子,一个是披着伊斯兰外衣的精罗国家。两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功利心。一样东西只要能够快速得到利益。两国都会不计代价的迅速使用。但是这种功利心最终副作用也是明显的。奥斯曼帝国并不是人们想的那样不愿意变法。相反是急于改变,但是其的变化都是急功近利的。最终难免帝国解体。法国也是怎么快怎么来。结果成了高利贷帝国主义。最终败给踏踏实实搞实业的德国也就在所难免。而许多营销号网文,也充斥着这种功利主义。经常会有如果清朝用了某某发明家的发明,就会天下无敌的文章。这种功利的思维,实在很幼稚。
拿来主义固然要比固步自封强。然而急功近利的拿来,就像毒品。如果沉迷此道,必然后患无穷。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