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是相声界的泰山北斗,一代宗师。相声原本是民间艺人撂地摊的手艺,为了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相声演员经常满嘴黄段子,荤话不离口。这样的艺术形势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建国以后,以侯宝林为首的相声艺人对相声进行改革,对一些不雅的相声内容进行净化处理,让相声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侯宝林能够大胆地对相声的内容进行改革,一是社会形势的需要,建国以后扫黄打非,净化社会空气,封建迷信、黄赌嫖毒,都不允许存在。第二是侯宝林大师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对相声进行净化以后,仍然能够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力吸引听众。
侯宝林的徒孙郭德纲(郭德纲师父是侯宝林之子侯耀文)经常说“既落江湖内,便是薄命人”,一句话道尽学艺人的辛酸。郭德纲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说起从事艺术的过程,都是一把辛酸泪。侯宝林是一位旧社会的艺人,吃的苦,受的累,比郭德纲更多。
侯宝林原籍是天津,五岁时被父母卖给一位姓侯的贫苦旗人,因此跟随养父姓侯,最初名字是侯保麟。实际上他到底是不是天津人,他也不确定。他被卖的时候年龄小,不大记事,只记得自己出生于酉时,乳名“小酉子”。说来也很苦,是个无根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在清王朝的时候,旗人是特权阶层,生来就有一份钱粮。他们什么也不干,就有一份铁杆庄稼,一个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在街头提笼架鸟,要不就是躺在烟馆里抽大烟。没有钱了,宁可当,宁可借,也不会卖力气挣钱。
清朝灭亡,旗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有些人就成了遗老遗少,不是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就是埋怨现在的社会不行了。穷得饭都快吃不上,还摆谱,死要面子。
也有一些旗人与时俱进,努力挣钱养家糊口。侯宝林的养父侯连达就是如此,他在贝勒府上当厨子,还在警官学校当过庶务课员。
常言说“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倌”,当厨子的好处是总会落些油水,不至于挨饿,便是也没有太多钱,仅是糊口罢了。由于生活贫困,侯宝林只上了三个月的学。
侯宝林九岁的时候,养父失业,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侯宝林只好退学,与养父一起挣钱养家。他捡过煤核、卖报纸、拉水车、打粥要饭,能帮养父一点帮一点。
侯宝林天生一副好嗓子,有人建议他去学戏。旧社会,戏子是下贱职业,被人歧视,不是穷得没办法的人家,不送孩子去学戏。
看到电影《霸王别姬》的都知道,学戏的过程很苦,师父们相信“人是苦虫,不打不成”,对徒弟非打即骂。更有一些黑心师父,把徒弟当成他们的奴隶,很多徒弟受不了师父师兄折磨,不是自杀,就是自残。学徒的家人跟师父都签了生死合同,死了也没处说理,只能认命。
侯宝林12岁开始学戏,从年龄上来说,他学戏有些晚了。但是侯宝林天赋过人,仅学了三个月,就跟着师父出去表演了,就跟着师父到天桥去表演了,在师父演出的间隙里,他表演京剧和滑稽二黄。晚上,他背着残疾的师兄,跟着师父到妓院里卖唱。就是这样辛苦,师父和师兄还经常毒打他。
1930年,13岁的侯宝林受不了师父和师兄的折磨,他跑回养父家,不想去卖艺了。养父跟他说,你不卖艺,以后靠什么生活呢?最后还是把侯宝林送回到师父身边,继续卖艺。
1932年,侯宝林的养母去世,师父一家准备到山西太原演出,侯宝林辞别师父回到家中,因为交不起房租,他被房主赶了出去,只好寄居在班主李四家中。这种情况跟郭德纲差不多,郭德纲最初闯北京时,也是穷得没钱交房租,房主在外面踹门,他在屋里不敢吭声。
侯宝林不仅有副好嗓子,还天生有幽默细胞。在侯宝林卖艺的地方,有很多相声艺人表演。侯宝林演出的间隙里,经常看相声表演,他觉得相声比京剧好玩得多,就拜朱阔泉为师学习相声表演。
侯宝林又唱京剧又说相声,戏班子的班主觉得不伦不类,有损京剧演员的名声。侯宝林只好离开戏班子,表演滑稽二黄。
经过几年锤炼,侯宝林闯出了名声,成为什样杂耍班子里攒底的“大轴”。在侯宝林之前,从来没有相声演员做攒底的大轴,侯宝林给相声演名争了脸。
侯宝林出了名,成了“角”,收入水涨船高,终于不用担心交不上房租。艺人虽然社会地位低下,成了角的艺人,就有一定社会地位了。侯宝林幽默风趣的个性很讨异性喜欢,从22岁至29岁,侯宝林娶了三位夫人。
对于自己为什么娶三位夫人,侯宝林有过一次解释,他说:
“旧社会那会儿,结婚并不像现在这样儿,必须到政府去登记。那会儿只要有个媒人撮合,再找个中间人证婚,然后置办上几桌酒席,这个婚就算是结了。至于你想娶几房太太,那是你自己的事儿,没有限制。那会儿当官的有钱的,但凡是个大户人家,哪个不是三妻六妾?娶不上媳妇的那是穷人,因为穷人家的闺女,都上赶着往有权有势的人家嫁,宁肯给人家做小,也不愿嫁给一个穷光蛋呀。”
侯宝林的大太太名叫连秀贞,是卖粥的连老头的女儿。大太太跟侯宝林结婚时,侯宝林还名气还不算很大,可以说是贫贱夫妻。大太太跟侯宝林结婚以后生了儿子侯双安。可惜这个孩子福气有限,很小就夭折了。大太太深受打击,染上大烟瘾。1944年,侯宝林跟大太太离了婚。
这是网上流传的说法。实际上大太太一直与侯宝林一起生活。1950年《婚姻法》颁布的时候,侯宝林还与三位太太生活在一起,他后来说:“当年我那三个太太都不错,尤其是大太太,那可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呀,唉,说句心里话,她们三个,我是一个都舍不得。”
这说明侯宝林跟大太太还没离婚,也许是离婚不离门。过去有时候女人离了婚没处去,就跟丈夫商量离婚不离门,离婚以后仍然住在丈夫家,只是不再干涉丈夫的个人事务。
旧社会结婚简单,结婚简单,离婚也简单。
侯宝林说:
“那会儿也就无所谓离婚不离婚的。当家要是嫌弃他那媳妇,写上一纸休书,您就得老老实实卷铺盖回娘家。一般夫妻过不到一块儿了,也不叫离婚,而是叫散伙儿。”
侯宝林直到1950年仍然夸大太太贤惠,说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说自己“舍不得”,看样子不像给大太太写休书的。当然也许是写了,我们外人不知道。
侯宝林的二太太刘淑芳是厨师之女,跟侯宝林生了儿子侯耀中和女儿侯耀茹。由于大太太生的长子侯双安夭折,侯耀中就成为侯宝林的长子。
三太太王雅兰是侯宝林一生之挚爱。早在1940年,侯宝林就认识了王雅兰,王雅兰年龄虽小,已经在戏班子里挑大梁。虽然他俩情投意合,但是王雅兰的养父认为侯宝林已经有家室,女儿进门是做小,好说不好听,不让女儿嫁给侯宝林。
直到1946年,王雅兰的养父病逝,王雅兰才与相恋八年的侯宝林结婚。当年年底,他们的儿子侯耀华就出生了,一年后生了儿子侯耀文,后来又生了女儿侯錱和小女儿侯咪咪。
建国以后,由于老一辈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很喜欢听侯宝林的相声,侯宝林的社会地位很高,他住在部长楼上,只有少数文化名人才享受这样的待遇。
由于侯宝林在语言学上的突出贡献,1980年,侯宝林被北京大学中文系聘为兼职教授。在此之前,他就在辽宁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班讲过课。对于自己被聘为北大兼职教授,侯宝林感慨地说:“像我这样一个解放前的街头艺人,现在竟被聘为大学教授,真是件新事。”
新社会让侯宝林焕发了艺术青春,但是进入新社会,也有一件事让侯宝林非常头疼,这就是刚才说的《婚姻法》的颁布。
《婚姻法》规定:废除妻妾制,实行一夫一妻制,提倡自由恋爱,实行婚姻自由。《婚姻法》的颁布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有利于社会和谐,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侯宝林先生热烈响应和支持《婚姻法》,但是按照婚姻法,三位夫人之中,他只能留一位。
这让侯宝林先生很为难,侯宝林想让政府人员支个招儿,政府工作人员说:“这是你自己的家事,我们可帮不上忙。”
侯宝林只能召集三位太太开会,商量谁去谁留的问题。会议开得很不顺利,三位太太哭哭啼啼,谁也不想走,都表示跟侯宝林死活在一起。
侯宝林一看这怎么行啊,他说:“你只知道哭不行,哭也不是个解决办法,要拿出个办法来。不是我不想留你们,是政府不答应。”
这时,大太太想了个办法,她跟侯宝林说:“你不是每周都给毛主席唱堂会吗?你跟毛主席说说,让毛主席给说句话,这不就行了?”
侯宝林被她这个天真的想法逗笑了,他说:“毛主席那么忙,哪顾上我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我好意思跟毛主席说吗?这是《婚姻法》规定的,人家毛主席还只有一位夫人呢,谁也不能破坏原则。”
三位太太听到这里都不言语了。
侯宝林见三位太太谁也不想搬走,没办法,只好由他做出选择。
侯宝林说:“老大,老二,你们搬出去自己过吧。老三岁数小,生活能力差,让她留在我身边。她跟我一样,是个京剧票友,遇上个演出什么的,她还能凑个数儿。”
大太太和二太太虽然不情愿,但是侯宝林说得在情在理,她们只好搬了出去。
侯宝林没亏待两位太太,他给两位太太各自找了一所房子,还给两位太太分了一笔生活费,能够保证她们的日常生活。
一个热闹的家庭只剩下侯宝林、三太太,这让习惯了大家庭热热闹闹的侯宝林很久才适应了小家庭的冷清。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侯宝林与大太太、二太太都是几年的夫妻,他心里舍不下她们,他仍然与大太太、二太太有来往,只是碍于《婚姻法》的束缚,他只能私下里与两位太太来往。
关于这点,侯宝林长孙侯震说过,他小时候时常去爷爷家玩,爷爷在屋里跟人说话,给他放上一浴缸水,让侯震在浴缸里玩水。那时候浴缸是高端奢侈品,侯宝林住部长楼,才有这样的待遇。侯震坐在浴缸里乐坏了,一玩两三个小时,抱出来时,皮肤都泡成白了。
大太太、二太太虽然不与侯宝林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的亲情没有变。侯宝林对儿子、孙子尽到了父亲和祖父的义务。
侯宝林一生比较顺利,虽然早年学艺吃过些苦,后来发展很顺,解放前就名利双收,不到30岁拥有三位夫人,建国以后,党和人民也给了他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作家甄城说,侯宝林的三太太烟瘾很大,每天抽四五包中华烟,每月仅烟钱高达90元。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普通职工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一个学徒工每月仅有16元。从这个小细节看出侯宝林家的生活水准很不低。
侯宝林一生最大的遗憾是小女儿侯咪咪之死。侯咪咪是侯宝林与王雅兰的小女儿。侯宝林老来得女,对侯咪咪格外疼爱,侯咪咪在七岁时因肾炎而病逝。当时侯宝林正要随中央广播说唱团到外地演出,即将登车,接到爱女病逝的消息。侯宝林心情沉痛,他还是强忍悲痛上了车。在他看来“戏比天大”,演员什么时候都不能耽误演出,这是老一代艺术家的艺德。
1993年,侯宝林去世,享年76岁,与夫人王雅兰合葬。
参考:作家甄城访谈侯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