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多岁的老人告诉我,大约有90%的人不知道亩产8000多斤的红薯为何不能成为主粮。现在普遍认为红薯在中国的首位引进者是陈益。红薯成为了稻米、麦子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为中国的人口“爆炸式增长”提供了基础。此外,红薯还可以磨成粉,并制成其他副产品,因此非常受欢迎。然而,红薯作为主粮也有很多缺点。从营养价值角度来看,红薯与稻米、小麦、玉米和土豆相比最低,特别是其蛋白质含量不足5%,如果长期作为主食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红薯逐渐失去了作为主粮的地位,在2015年被土豆超越。为什么红薯不能成为主粮?这是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原因。
红薯作为主粮的原因与其优点和缺点有关。红薯适应性强,不挑土地和地点,可以种植在全国各地。此外,红薯的产量非常高,亩产平均6000~8000斤,个别品种甚至可以达到上万斤。因此,在明清时期的战乱和自然灾害期间,红薯作为一种高产量、适应力强的作物,被大力推广用于充饥赈灾。然而,红薯作为主粮也有一些缺点。红薯的转化为糖的速度较慢,无法满足人体摄入足够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容易感到饥饿。此外,红薯口感一般,不如土豆甜美。红薯还容易产生胃酸胀气,并且会让人对肉类产生更强烈的欲望。此外,红薯也不易长期储存,且营养价值较低。
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米面成为了最适合的主食。加之种植其他粮食的技术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红薯逐渐失去了作为主粮的地位。在四川农村,红薯已经不再是主食,大部分种植的红薯都被用来喂养猪或者加工制作红薯叶。总之,红薯作为主粮的地位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再需要红薯作为粮食的补充,红薯变成了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