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她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53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赵小兰》,影片描写在建国初期,东北某农村妇女生产组长赵小兰和劳动模范周永刚反对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的故事,歌颂了赵小兰为了争取婚姻自主坚决和封建主义思想作斗争的精神。
1965年执导系列电影《白山新歌》,该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歌唱了东北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歌唱了民兵苦练杀敌本领,紧握手中枪和军爱民、民拥军的革命优良传统。
这部剧同时也是著名作家海岩第一部被搬上荧屏的作品。
她倾尽毕生精力,实践人民文艺为人民的宗旨,倾心影视创作,勇攀艺术高峰。
以下为影视独舌对林汝为导演代表作《四世同堂》的论评,在此旧文重发,以表奠念。
《四世同堂》何以成为经典?
两扇生绣的大门缓缓打开,“四世同堂”四个字陡现,高昂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响起。这就是1985年北京电视制片厂拍摄的28集电视剧《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在1982年开始启动,在1985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期间首播,它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电视剧。
电视剧《四世同堂》能在当年取得如此之大的反响,主要还是五方面的原因。
一、原著博大精深
电视剧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原作的精彩。
一部《四世同堂》,洋洋百万字,既有“国破山河在”的宏辽历史背景,又有细致入微的市井人物群像;既有老舍熟悉的北平生活常态中的文化细节,又有大难临头时人们舞出的不同风姿;既有在死难的阴影里淬火成钢的隐士,又有浮游在美食文化里全无人之风骨的蠹虫;既有被侮辱被损害民族的无以言表的悲愤,又有毫不留情的充满嘲弄的对鬼子汉奸的无情揭露。
二、改编忠于原著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北平底层人物中深入骨髓的“太平民”情结。祁老太爷作为“四世同堂”的尊长,把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当作自成一体的王国,他的信条是:咱北平是块好地方,多大的乱子,也过不了三个月。
诗人钱墨吟沉浸在自己的诗画天地中怡然自乐,与外人素无来往;祁瑞宣主动扮演着撑持家庭的“长孙”角色,韵梅自觉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其他的京剧演员、剃头匠人、说相声的、拉洋车的,也都有稳定的职业以及和睦的家庭,只盼生活就这般平平淡淡到永远。
这种懒散自足的心态被鲜血和枪炮声打破了,在日渐窒息的生存环境中,他们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路向。
钱先生觉醒以后送儿子去从军,感慨地说:“我只会在文字中寻章摘句,我的儿子却能在鲜血中写诗”。马老太太却更加胆小怕事:“日本人厉害吧,架不住咱能忍。忍住了气,老天爷才保佑咱们不是?”
黑云压城,世道浇漓,离乱人不及太平狗,电视剧把这个痛苦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成就了作品的人文深度和情感力量。
三、天时地利人和
四、演员功底深厚
归根到底,一部电视剧好不好看,关键还是人物。《四世同堂》选角的要求是:1、熟悉北京生活;2、素质好;3、形象与年龄符合小说中的描述,经过造型及排练能够成为“小羊圈胡同的人”。最后用的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演员班底,辅以各路高手和剧组幕后人员。
“祁瑞全”谢钢是著名演员谢添的儿子,也是扮演陈云的特型演员。“白巡长”黄少泉演了不少老头子,偶尔露峥嵘。而在当年那么多演员当中,现在最有名的当属“韵梅”李维康和“祁瑞丰”赵宝刚了。
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恐怕要数两个“反角”大赤包和冠晓荷。首先小说里给这两个人物的基础就好,能笑死人,也能恨死人。其次是李婉芬和周国治的表演到位。
李婉芬是人艺舞台上最有霸气的演员,在《四世同堂》之前,《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是她最有名的角色,《茶馆》里的皇后娘娘只有寥寥几句词儿,那种跋扈狂妄已然活现。她的表演主张是:“以生活为依据,力求真实自然,突出人物思想,不表演情绪”。最后这句“不表演情绪”恰恰击中了很多演员的要害。李婉芬已于2000年冬天去世。
五、好歌传世
《四世同堂》的另一个宝贝是主题曲:“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作词林汝为,作曲雷振邦、温中甲、雷蕾,演唱小彩舞——小彩舞正是京韵大鼓名角儿骆玉笙。
1984年,林汝为请雷振邦负责剧中所有音乐的创作。雷先生提出,《四世同堂》最好是选择最具老北京韵味的曲调,而京韵大鼓的韵律地道,而且通俗、自然,易于被百姓接受。
老舍先生就非常喜欢京韵大鼓,曾创作过《鼓书艺人》《方珍珠》等作品。于是他们决定以汲取京韵大鼓中的韵律精华作为主题曲的基本曲调。
确定了这一创作思路后,主题歌初稿很快完成了。雷振邦想起骆玉笙先生那曲韵味浓郁的《剑阁闻铃》,决定请骆玉笙演唱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