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毕业后找工作面试30多次崩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正文摘要:

90后女会计,3年工作经验,证书几本,第29次面试后崩溃!有个做财务朋友,最近想跳槽。本以为拥有3年工作经验,找工作应该不会太难,结果面试了 2 个月,竟然一无所获。工作了 3 年,经常加班加点,但做得更多的机械式的基础工作,接触面少。再加上身边又没个靠谱的老会计领路,做了3年和做1年的差不多。现在痛定思痛,就想找个牛人跟着学习,但是工资只给我3K......过去对会计要求不高,只要懂做账,找工作都不会太难,但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核算会计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很多公司招聘会计不仅有证书门槛,还要求会计懂管理,精会计.
女生毕业后找工作面试30多次崩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90后女会计,3年工作经验,证书几本,第29次面试后崩溃!

有个做财务朋友,最近想跳槽。本以为拥有3年工作经验,找工作应该不会太难,结果面试了 2 个月,竟然一无所获。

工作了 3 年,经常加班加点,但做得更多的机械式的基础工作,接触面少。再加上身边又没个靠谱的老会计领路,做了3年和做1年的差不多。现在痛定思痛,就想找个牛人跟着学习,但是工资只给我3K......

现在不上不下的,太尴尬了!好一点的公司不要,其他要么团队不靠谱,要么薪资太低,找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实在太难了!

过去对会计要求不高,只要懂做账,找工作都不会太难,但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核算会计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很多公司招聘会计不仅有证书门槛,还要求会计懂管理,精会计.

想要精会计,懂管理,可以在后台留言哦,悄悄告诉你哦

女生毕业后找工作面试30多次崩溃相关阅读:

面试中的情绪奔溃如何处理?认识“自我认知失调”,稳情绪赢面试

一、序言

王景工作10年,三十出头就出任市场总监一职,可以说正当意气风发。今年春节过后他裸辞了,都说跳槽的黄金季是“金三银四”,这个时候辞职正好遇到面试好时光。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投了好多简历,参加了近百场面试。直面一次又一次“灵魂拷问”,几度情绪崩溃。

王景毕业后去了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工作,这个企业主营后勤服务外包业务,包括保安、保洁、绿化等。在这家企业他工作了四年,从助理到主管,这段经历也是他认为简历中比较高光的部分。后来又去一家500强的制药企业工作了3年,出任经理。最近的3年进入一家创业公司出任总监。王景认为自己技术过硬,管理能力也不俗,可经过这半年的面试,他开始怀疑了。

一次,面试官说:“这个500强也就是九流的500强,业务这么简单,你学习四年怎么管理保洁保安,那再好也就是大公司的一个行政经理啊。你现在应聘总监职位,不够格啊!”

有一次,面试官说:“你有过两家500强的工作经历,但是你不是他们国外总部的人员,到中国的中层其实就是执行层,拿了总部的方案照做就行了,这7年你动过的脑筋未必顶的上一个总部专员多。”

还有一次,企业老总说:“你最近的这家创业公司,很不规范,在这种环境下担任的所谓高管其实能力是不行的,基本都是一些创业员工,老板给个情面职位,跟你自己能力关系不大。”

一次有一次,王景的内心是不安的、委屈的甚至愤怒的。半年多的面试,让他几度情绪崩溃,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过往的工作。

其实王景遇到的情况,产生的情绪,并不是个案,很多人在面试中都会遇到。这都是“自我认知失调”导致的。

二、面试中发生“自我认知失调”,是影响发挥,产生情绪奔溃的主因。

1 何谓”自我认知失调“?

先说自我认知。

心理学中关于”自我认知“有许多的解释和理论,包括有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亚杰等“大家”都给出过定义。概括来说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观察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并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做出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1956年首次于其著作《当预言失灵》中提出的。

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自我认知失调,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反馈、认识与以往的观察理解产生了分歧甚至对立,从而产生了紧张、不愉快等情绪。

在职场,自我认知往往来源于工作经历,呈现为个人简历,某种意义上说简历就是职场中的你。当面试中,面试官对你的评价与你过往对自己的认知评价有分歧时,你就会紧张、不安、甚至愤怒。

2 面试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自我认知失调”?

2.1 面试官对你所在企业的不认可,让你对自我职业平台产生认知失调。

面试中常常对行业背景、经验进行深入讨论,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面试官对你原来服务的企业不认可。

比如大型集团企业,面试一直服务于小型公司、初创企业的候选人,常常质疑小公司管理不规范,合作靠感情,没有大规模多人协同合作的组织经验,进而怀疑候选人组织协调能力、规范化运作能力达不到要求。

小魏毕业后就来到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他是公司第五名员工,公司快速发展,从五人到五百人只用了四年时间,小魏也从一名市场助理成长为营销副总,负责公司销售、市场全面工作,第五年公司被其他企业收购,小魏凭借原始股实现了一次财富飞跃。收购条件中要求原公司高管全部离开,小魏开始了找新工作的历程。

信心满满的小魏在面试过程中屡受打击,很多面试官都说,你以前的公司规模小,赶上了市场风口发展迅速,但是业务快速扩展时会掩盖管理的不足,其实你们的公司治理是不规范不健全的,所谓高管也就是大公司的一个主管水平。

小魏在一次次面试碰壁后,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风口上的猪?自己真的没有什么能力只是运气好吗?

由于面试过程中,对个人职业平台的质疑,导致你怀疑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完全平台价值不是个人能力,这与个人以往的自我认知不符,产生“自我认知失调”。

2.2 面试官对你的职位价值不认可,让你对自身职业产生认知失调。

职位是个人锻炼职业素质,提高职业能力的落脚点。当面试官质疑你的职位时,就像你在冰块上盖房子,结果夏天来了,冰块化了,你的房子可能就要塌了。

这种质疑常常发生在你的职位处于支持岗位序列中,比如行政、秘书等,对于个别企业独有职位也可能受到质疑,比如国企的团支部书记。

2.3 面试官对你的个人能力不信任或评价低,让你对自身职业技能产生认知失调

面试中有可能使用压力面试,这个环节面试官对候选人各种质疑和追根问底,让人很不舒服。而质疑环节最常被提及的就是个人能力。

比如你强调自己具有丰富的市场数据分析经验,对市场动态敏感,面试官可能质疑你数据来源没有考证或直接拿来,分析源头错误,闭门造车不熟悉真实市场。你却无力反驳,从而对自我认识提出质疑,产生自我认知失调。

小结

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可能从你的个人能力到从事的职业再到你从业的企业提出全面的质疑。

俞敏洪说:“有些话,多说几次就会信。”。

同样的道理,质疑、否定你的话,说的人多了可能你就动摇了。开始产生“自我认知失调”。

三、学会三招,化解“自我认知失调”,稳定面试情绪。

1 结合“仰巴脚效应”进行自我再认知,应对面试否定,减少自我认知偏差产生的机会。

其实不管你多优秀,在面试中,面试官总能找到你不够好的地方,而且他们指出的不妥之处往往是你不认可的,让你产生“自我认知失调”的部分。比如你参与了一个创业公司从无到强的过程,认为自己很有创新、奋斗等优势,可是面试官觉得创业公司的经历就是你的短板,不正规的企业让你难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个认知冲突几乎让你愤怒。

既然总能让人找出错,不如自己找错。我建议结合“仰巴脚效应”进行自我再认知,掌握主动权应对面试中的否定。

仰巴脚效应又称犯错误效应 (PRAT FALL EFFECT):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所以面试前,你需要复盘每个阶段的工作经历,在每个经历中找茬。而且这个“仰巴脚” 是不影响你个人优势的,最好还是你应聘单位恰恰具有优势的部分。具体步骤:

① 整理个人主干工作经历。形成几大阶段,比如入职初磨合期、职业成长期、职业发展期等。

② 分析每个阶段的个人技能提升和主要优势,建议每个阶段提取3-5个。

③ 分析每个阶段的外部限制条件及因此产生的个人劣势,建议每个阶段提取一个。

④ 总结整理,形成面试应答腹稿。

梅儿毕业就来到一家大型汽车配件生产公司做销售助理,五年时间,她从助理到主管,取得了不错的职业发展。今年她开始投简历面试,希望能找到更大的平台。

梅儿复盘了的自己的从业经历,将职业阶段分成入职适应期,学习成长期,独立工作发展期。

总结每个阶段的优势和客观劣势。在职业适应期作为助理她提升了综合分析、组织协调能力,但处于打杂阶段,不能接触核心业务,对销售技能等能力没有提高。在学习成长期,梅儿作为初级销售跟着主管到处跑客户,学习了销售技能、谈判技巧等,但是不能独立工作,没有得到实践考验。在独立工作发展期,她实践并提高了销售技能等专业技能,管理了一个三人团队,但管理幅度有限,管理能力还有提高空间。

梅儿面试时就将自己准备好的腹稿在自我介绍阶段陈述给面试官,让面试官眼前一亮,一个逻辑清晰、发展稳健,但尚有小瑕疵,需要提高的候选人呈现在眼前,正好应聘的职位就是给她更大的管理幅度,同时提供系统管理培训的。

梅儿的面试很顺利,三轮面试后就拿到了offer。

可见,复盘个人职业经历,自己总结缺点并呈现给面试官,成为那个“有瑕疵的完美候选人”,对面试顺利很有帮助。

2 着力“影响圈”,将面试中对于“关注圈”的提问与质疑引导回“影响圈”,体现个人能力,避免“自我能力认知偏差”产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到: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在工作中有很多“关注圈”的因素让你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但这些是个人很难改变的。在面试中,难免会提及这样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把答案回归“影响圈”。

具体步骤:

① 分析面试官的问题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比如行业发展趋势、经济形势、政策变化等都是影响着个人职业发展的因素,但它们属于“关注圈”,个人无法掌控。

② 发现个人能力所及的“影响圈”的因素与面试官问题的关联性。比如行业发展趋势个人无法掌控,但发现趋势并积极应对是个人能做的。

③ 从“关注圈”问题开始切入,引导到“影响圈”开始回答。

举例:

面试官问:“ 你公司总部在美国,政策都是美国定的,你只是执行,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吧?”

小文回答:“ 是的,公司很多政策都是美国总部制定的。但是各国国情不同,任何政策都需要做本地化修改,我会结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情况做修改,所以对中西地域文化的理解把握、法规精神的领会、本地化修善时的变通、具体实施细则的编撰等技能是我的强项。”

这样的回答从公司工作流程这个个人无法改变的“关注圈”事务,引导回了我的“影响圈”内,同时体现了个人能力特点。

3 本着“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发掘面试官提问的目的,回答直指核心,避免“自我认知失调”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面试表现。

“以终为始”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到。

作者提醒大家“盯紧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

面试过程是一个双向验证和选择的过程。请相信公司请你来面试,那你一定有什么闪光点吸引了他们,面试中他们的提问是为了验证你的能力是不是匹配岗位的需求。你的“终级”目标是应聘这个职位,把这个职位研究透,每个回答紧扣职位本身。

具体步骤:

① 分析面试官的问题是为了验证你哪方面与该职位相关的能力或经验。

② 发现自己简历经验中,与面试问题及目标职位最紧密相关的部分,加以详述。

③ 回答问题,落脚点放在自身优势上。

小贴士:

面试回答具体问题时,尽量用STAR原则,S情景、T任务、A行动、R结果。

举例:

夏静一直在快消快餐行业从事销售管理工作,来应聘一家珠宝公司的门店管理岗位。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多人、多次指出她没有奢侈品行业经验、对 珠宝的专业知识缺乏、对珠宝的客户群体知之甚少。面试过程中充斥着对她的各种否定、不认同。

夏静心理也很不舒服,自己在快消打拼十几年,业绩卓越,不论团队管理还是市场把握,那都是能力不凡,可是这个面试让她感受到强烈的“自我认知失调”,情绪波动。

以终为始,夏静想他们让我来面试,就是我有可取之处,那么快消和珠宝销售都是销售,产品不同而已。面试官的诸多挑战无非是想看看我怎么面对产品不同带来的市场、客户等不同。这就是面试的核心本质问题。

于是夏静以终极问题为出发点,用STAR原则,详细描述了她从日用百货的快消行业转到快餐行业,面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群体这一情景(S)下,面临快速突破三线城市市场壁垒这一任务(T),采取了一系列行动(A)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的全过程。也因此得到了几位面试官的认可。

分析并发现面试的核心终极问题,以终为始设计回答,能够解除面试官的疑虑。这样的问答使你避开面试过程中的各种否定,或者面对否定和由于“自我认知失调”产生的情绪也能够坦然面对。

总结

面试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许多负面评价,这些和你认识的自己可能不一样,会产生“自我认知失调”和不良情绪。学会结合“仰巴脚效应”的自我再认知、设计以终为始着力于“影响圈”的回答,将有助于你在面试中有良好发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