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望道》正在热映——守望真理大道

电影《望道》正在热映——守望真理大道

文/张颖佳

《望道》是由侯咏执导,刘烨、胡军、文咏珊领衔主演的一部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陈望道先生作为《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译者,与同时期的“望道者”们在百年前风雨如晦的时代用信仰点亮真理之光的故事。

电影《望道》与一些传统红色电影在体裁、叙事等多方面产生出了不同气质。首先,影片没有采用刻意的主旋律灌输和僵化的叙事模式,它减少了对历史概念化的阐释,将教条式的主题惯性叙述转化成为对真实历史的描绘,以求真态度塑造整个影片。在场景塑造上影片制作团队还原了浙江第一师范教学楼,实景搭建了望道先生在义乌的老家,院子里的青苔、蜘蛛网等细节布置都考虑在内,大大增加了电影的氛围感。影片在创作上的求真还体现在情节设计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符合当时时代所处语境。

其次,《望道》绝非单单为先生立传,而是在体裁上采用了“重大革命题材电影与人物传记片特质”的融汇,既生动刻画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们坚守信仰的求真形象,又为红色电影的创作展现出了焕然一新的思路。电影展现的历史时间跨度较大,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离不开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这也是电影的出彩之处。导演侯勇在采访中讲到:我们的创作原则,也就是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大的背景是不能变的,大的人物逻辑、事件逻辑是不能变的,但一些小事上必须要有艺术虚构。片中的一个反转在于救活陈望道的盘尼西林是周恩来总理相赠,但导演并非凭空捏造情节,而是周总理在重庆确实为营救地下党人、民主人士做了许多事情,也一直与陈望道有秘密联系。这种以真实素材为基础的艺术加工做到了对历史人物情境状态的生动把握,合情合理易于让观众入戏。

影片的独特之处还在于《望道》在讲述革命热血的同时也穿插着写意镜头,这与颇具文人气质型导演的侯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全景镜头下白衣飘飘的陈望道在云雾迷蒙中施展武当拳,竹叶、清风、晨曦等自然万物所产生出的文化意蕴给先生带来灵感,“有产者”和“无产者”两词应运而生且沿用至今,行云流水般的拳法淋漓尽致的彰显出中华文化所所特有的意境之美。片中车站送别场景极具唯美感,暖色调的柔光下蔡慕晖对着车窗写下书本页码示意陈望道翻看——书中夹的正是女子的一缕青丝,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和诗性的慢镜头,二人虽没诉说爱意但是眼神坚定的望着彼此,这段影像既定格成了影片爱情线的高光时刻之一,又隐忍含蓄的传达出百年前革命者朴实又极致的浪漫。《望道》之所以能引起众多观众共鸣,可以说离不开导演对情境、情感、传统意象的写意式表达。

《望道》在陈望道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将他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重要贡献花费大量笔墨去描绘,可以说出现在影片中前部分的这段情境属于影片的核心单元,但是望道先生遵循真理的理想信念一直贯穿于不断变更的历史环境中,经历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等众多历史节点,新思想新理念的改革路需要人物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依旧坚守心中的理想信念,哪怕是以生命为代价也仍要守护,生动诠释出主人公不畏生死、坚守信仰的形象。另外侯导在陈望道形象的塑造上没有刻意回避革命道路上面临的矛盾曲折,从被迫辞去浙江第一师范大学的教师职业,到亲眼目睹一直爱护到学生中弹身亡的场景,愤怒但充满无力的感觉充斥着陈望道的内心,这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革命先驱者如何在风雨如磐的历史时期铸就下的理想信念。

整体来看,《望道》将革命精神和中华文化底蕴充分运用到电影语言中,力求在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和商业市场之间的融汇与博弈中实现革命历史记忆与观众共情体验的缝合。影片掀开了马克思主义在早期中国传播的历史影像,让观众与百年前坚守真理大道的青年人产生情感共振的同时,对帮助今天的我们建构民族认同感及集体记忆发挥了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