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周梵
520一早醒来,就看到佟丽娅分手的消息。
#恭喜佟丽娅#直接冲上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留言、发文庆祝佟丽娅分手,并送上分手祝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明星官宣分手的时候,大家的反应不再是“不相信爱情了”,而是“恭喜”。前段时间赵丽颖分手,网友们也是支持和祝福。
以前面对分手,女性更多的是不敢、担心和害怕,而现在分手却变成了一个很坦然的选择。
“分手是人生的巨大失败”这种态度慢慢的开始发生改变,人们开始更多的接受分手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了。
整个社会的意识也越来越接纳,尤其对女性来说:
分手只是一段婚姻的终点,不是人生的终点,分手不再是一种失败,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在佟丽娅和陈思诚这十年的感情中,我们也不断见证了佟丽娅的成长和蜕变,她逐渐从一个看上去自卑、怯生生,需要依附男人的女人,变成了现在自信、洒脱、美丽,有力量的独立女性。
以前的丫丫是什么样呢?
自卑,感情没有安全感。
被问到如果有一天发现有对手,怎么办?
“我只能好好表现,然后争取。”
老公在采访中当着她的面说:男人都会不忠诚。
对此她只回应一句:能回家就好。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这段采访的时候,真是惊掉了下巴。
她可是佟丽娅啊,美丽又有成就的现代女性,而不是世代生活在边远山区的村妇啊。
谁能想到呢?她竟然会在爱里如此卑微!
不忠诚新闻曝光后,她始终没有回应,只是发了一条朋友圈:重新开始!丫丫加油!
1
在我身边经常也会看到许多这样的女性,她们可能在工作上杀伐果决,极其有魄力和自信。
但只要一回到家庭中就变得小心翼翼,无论外部拥有怎样的成就,似乎也无法真正撑起内在恒定扎实的自我价值感。
现在的女人,要生孩子,要维持住身材,要每天美丽皮肤,要工作赚钱,有独立思考能力。
哪怕做到了一些标准,但这些标准是在不断迁徙改变的,在新的标准下自己似乎又处在各种问题之中,似乎怎么做都不够好。
社会角色是社会对不同群体的功能定义和评价标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身份认同”。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对男性的标准好评是:“担当有责任”,如果再有更好的加分项就是“有本事”,而对女性的最高评价:“温柔贤惠”最好还能“漂亮能干“。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男人负责对外,女人负责安内”
“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这样的话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不止一次听到过。
这些传统观念从小就根植于我们的大脑,在我们对这个世界没有清晰的认知和自我意识之前,我们很难不被这些观念所影响。
这些声音如此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传统思维的枷锁,不仅困扰着女性,也同样困扰着男性,“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一定比女人强”,这让很多男人不敢展现自己阴柔、脆弱的一面。
甚至在女强男弱的关系里,老婆收入比自己高,男人就感到焦虑不安,无法透过那些刻板印象的男女定位而看到并尊重自己现实中的关系现状。
似乎一切都要活成那些标准才是最佳答案,于是只好千人一面,不仅要把别人削成那个样子,塞进框框里,也要不断地去削自己,去匹配那个标准。
当我们不去探索成长,不去打破限制性信念和模式,就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无意识地为自己创造出各种问题。
这让男人、女人们在亲密关系中,不敢完全放松做到真实的自我,也破坏着两个人的亲密关系。
女性处在我们这个相对时尚的社会也会表现出迷茫和纠结。
迷茫和纠结主要来源于:时代发展,给予了女性更多自由和选择的空间,而女性在面临选择时,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多元化的外部信息产生了强烈的碰撞和矛盾。
自由意味着更大的空间,而更大的空间意味着更多可能性,而我们需要在无限的可能性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什么是正确呢?
以前对女性来说正确很简单清晰,就是社会主流的那套标准路径:选个好男人结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做个好太太、好妈妈。
我想起佛吉尼亚·伍尔夫那篇著名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其中说女性想要写作,想要独立,就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伍尔夫所生活的十九世纪的女性有着非常清晰明确的角色,那个时候对所有做了太太和母亲的女性还有一个称呼:“家中天使”。
她们会为丈夫、为子女、为家庭生活奉献一切。
这个词最早是国外人考文垂提出的,这其实是用宗教神圣化的方式来剥削女性。
那时候的国外女性指南里明确地说,女人一定要心甘情愿地位居在男人之下,要成为别人快乐的来源,同时必须战胜三大敌人:自私,懒惰,虚荣。
这其实就是国外版的三从四德。
伍尔夫曾经说:我为了写作,必须要“杀死”我自己身上的那个“家中天使”,她如果不死,死去的就是我!
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非常震撼,这是多么决绝的勇气啊。不愧称作20世纪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锋人物。
2
其实过去数百年、上千年,在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社会范式,在那个时代,社会没有给女性选择,所以女性体验到是痛苦、疲惫或焦虑,但不会迷茫。
迷茫是有选择之后的副产品。
近30年,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社会劳动结构的改变,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女性在社会中优势越来越明显,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生产力……都在快速提高。
所有这些变化带来的对女性生活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女性的选择变多了。
过去的人,每天愁的问题是“穷”,而现在的人,愁的是手上的钱怎么花,怎么投资,怎么储蓄?是选择高薪不喜欢的工作,还是低薪很喜欢的工作?
我们现代女性所苦恼的大量问题,就是在有了选择之后,不知道该选什么。
比如我接到的很多女性咨询都是:
是选择把更多时间投入工作,把家里的事托付给其他人,还是应该我自己先把工作放一放,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孩子?
选择找个差不多的嫁了,让父母亲人安心,早日生育,走进家庭,还是选择不轻易将就,继续在不明确的情况下单着?
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是无法想象我们父母生活成长环境信息的闭塞程度。
而我们的那一辈父母,出生于40-60年代,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更没有互联网,连电视机都没有,都是扎扎实实忠诚于社会角色的一群人,按照传统观念,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并这样教育着下一代。
从佟丽娅的爸爸来看,她的家庭教育非常传统,甚至有网友嘲讽,简直是“传统女德” 教育。
佟爸爸认为,女儿嫁人就是别人家的了,要以家庭为重,踏实本分过日子,好好伺候着老公一家。
甚至不忠诚事件后,还维护女婿,告知女儿忍耐才有幸福。
不难想象,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佟丽娅,自然会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自我价值是依附婚姻和老公的,即使对这段婚姻已经失望,也迟迟没有分手。
所以,之前佟丽娅在陈思诚面前总是显得那么卑微,明明自己也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却总是看上去低人一等、逆来顺受的样子。
3
现在中心力量的女性出生于70-90年代,那是个社会角色固定的年代,原生家庭和童年教育,源自于集体主义、社会角色,没什么自由和选择,只需要按照要求走一条路。
但是,我们又成长和生活在一个自由,强调个性和做自己,认为女性要自己强大,又美又飒又有钱的年代。
于是,在原生家庭中所吸收的,对于女性的标准,和在现代社会信息价值观中所吸收的,这两套标准撞到了一起,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所以就又回到了上面提到的迷茫和纠结,我是应该做自己,还是牺牲自己照顾家庭?
当我们自己没有一个锚定的重心时,我们就会像钟表上的指针一样,两边疯狂摆动。
当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产生迷茫和纠结后,想要停止这种纠结和犹豫唯一的办法是:
倾听内心的声音,遵循自我真实的感受,对外部信息进行自我筛查,树立自己坚定的内心世界。
你明白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过怎样的生活,要去向哪里,不会对放弃某个选项抱有遗憾,不会因外部的声音而怀疑自己,这个内心世界,才是我们的【个性】和【独立人格】所在。
当这个核心存在时,通过前期自我筛查,我们对自己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
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外部信息,不会轻易被忽悠来忽悠去,而是有自己的一套对【自我价值】和【家庭关系】的标准和需求。
佟丽娅就是树立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当她摒弃限制性信念的枷锁,背离父母和亲人的意愿,像一个叛逆的大小孩,走出原生家庭,才得以蜕变和重生。
我能想象当佟丽娅在心底做出分手这个决定之后,最难的部分是要面对那个曾经对她说“以后你就是老陈家的人了,要多干活伺候他“的父亲,这是多么的艰难。
面对从小看着妈妈卑微伺候父亲的佟丽娅,这个分手的决定无疑是在精神上对自己原生家庭的一场革命,一次背叛。
但自我人格的独立就是需要有这样的背叛才能完成的。
她需要重新去认知自己的父母,甚至重新放置自己的童年的意义。
这就是一个打碎自我再重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是非常茫然和害怕的,你未必能得到你曾经最依赖的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你要孤独的进入一个完全未知的内在空间,你不知道重建之后的自己会如何,没有人能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
所以很多人虽然嚷嚷着要独立、要爱自己,但真的需要面对这个挑战的时候,依然会退缩回原地。
当你为自己做决定的前提依然是需要父母需要身边的人的理解和支持的时候,你就永远都不可能真正的跃迁和成长。
所以能走上这条路的都绝对是生命的勇士!
这条自我实现的道路并不容易,但在这条道路上,她慢慢找回自己,慢慢拿回自己的力量,我们才得以看到她越变越好。
有了“自我”的根基,才能向上生长出生命的力量。
这样,我们才能停止消耗自己,也停止对父母,对社会的抱怨,才能全身心地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会开始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心灵的枷锁,开始走上自我成长和实现的道路。
她们不是愤恨不平的,也不是卑微软弱的,而是坚定温柔有爱的。
就像佟丽娅的分手宣言:人间值得,未来可期。
所以,你也一定要相信自己。
周梵:幸福心理学家,资深关系教练,蝉联2022&2022年心理咨询师权威排行Top50,百万级女性成长课《自爱力》体系主理人。著有畅销书《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公众号:周梵(ID:zerofiel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