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今天,冯小刚拍了一部至今都没被超越的战争佳作

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片呢?是要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还是要让观众看得心惊肉跳?是要让观众摩拳擦掌想要化身主角?还是要让观众厌恶战争同情主角?

我发现一个问题,进入2000年后,我们虽然也拍出了很多战争片,诸如《八佰》《金刚川》《长津湖》等都是高配置的商业大作品。

可却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像《集结号》那样,用最细腻温柔的镜头,诉说一群鲜活生命的逝去,一个固执老头的坚守,一个永不磨灭的番号,一份伟大的情感。

2007年12月20日,电影《集结号》上映,这部电影可是有三层意义。

第一,导演冯小刚并不是只会拍喜剧片和小成本电影,拍战争片也是一流的。而且,除了战争场面,主要是故事必须走进观众心里,必须要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离开了葛优,冯小刚也可以让其他演员出彩。这次选择了在自己电影里默默当了多年配角的张涵予,而《集结号》也成为了张涵予的代表作,让他获奖无数,让他一炮而红。

第三,电影播出之后,观众开始关注起被遗忘的老兵,各地相关部门也开始整理老兵资料,那些曾经为国捐躯但下落不明的战士,开始被重视起来,更多的烈士被提起。

所以,《集结号》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也成为了2000年后,可能是唯一的一部像样的战争片。不是让观众热血沸腾,而是观众热泪盈眶,让观众痛恨战争反思战争,关注战争中的个体。

可能很多人并不喜欢冯小刚,但你必须承认,他确实有才华。尤其是当他认真拍电影时,很多东西是需要细品的,是需要不带偏见的认真分析的。

看完电影,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结尾处要提到谷子地的身世,说是一个鞋匠在谷子地里捡到的他,取名谷子地。

后来反反复复去看这部电影,一次次看着谷子地固执地找寻自己士兵的骸骨,非要把自己士兵全部弄成烈士而非失踪人员,面对团长墓碑从愤怒到放下恩怨。

我终于明白,一个没有家的人,比任何人都知道家的重要,无论是家庭还是国家。了无所谓,就怕别人不知道为什么去,就怕了都要背上莫名的称呼。既然有名有姓,为什么非要弄成无名氏?

这不是非要图那份虚名,只是想要走得堂堂正正,想要自己的付出,终究不会被辜负。

我就在想,百年或是千年之后,还会有人记得那些青山下的白骨吗?还有人会传颂他们的故事吗?哪怕只有那么几个像谷子地这样的人,也算值了。

前半部分的战争场面,当初冯小刚是花重金聘请国外特效团队制作,本以为会是观众最喜欢的重头戏。

到头来才发现,后半部分谷子地寻找战友骸骨的平淡叙事,才是激起情感共鸣的重点。

当然,对于这部电影,我还是持有此前一直存在的疑问,为什么会安排出团长不让吹集结号的桥段?难道不应该在安排任务时,就交代这次任务可能是有去无回吗?干嘛非要用“欺骗”手段呢?干嘛不回去营救呢?

抛开这个,《集结号》比其他战争片更好一些,不是为了主旋律而主旋律,着眼点回归到了人,这是很多电影无法做到的。

如今,15年过去了,拍摄技术越来越高超,演员阵容越来越庞大,可是,故事却变得跟样板戏一样空洞,我们似乎又忘了“人”这个故事核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