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中的袁四爷,原型另有其人,他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

袁四爷是谁?看过张国荣出演的电影《霸王别姬》的都知道袁四爷是剧中历经几代仍然不倒的权贵。是一个痴迷京戏的票友。是一个真正懂戏的人,也是懂程蝶衣的人。可他却是个假霸王。他只能活在戏外,却始终入不了戏,至少到不了程蝶衣的高度。

袁四爷这个人,爱戏,懂戏,讲究戏,但是他对戏的理解,却是世俗的,物质的。但他也有他的荣光,他的人生的巅峰就是在程蝶衣受审时义愤填膺、据理力争,被冠以反动之名。却还迈着台步,傲然走向死亡。他虽不是真霸王,但他活出了一个票友的尊严。

可你知道吗,《霸王别姬》中袁四爷人物的原型是真实存在的,他就是袁世凯的次子,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昆曲名家袁克文。

民国时盛传上有四大才女,下四大公子。他们不管任何一人都有着令人惊叹的传奇故事。

当然其中最出名的,那可是要数民国四公子之首的袁克文。他那传奇的一生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他出生于1889年,是河南项城人,据说袁克文从小就有“过目不忘”的天赋,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文章样样精通,写的字也风流潇洒。因此父亲袁世凯对他从小就很宠爱。

父亲的过于骄纵宠爱,使得袁克文的成了挥霍无度的花花公子,其中“黄”“赌”“毒”三样都沾上了。逃避上海期间为了自保他甚至还花费大量钱财钱加入当时的“青帮”。

清末1915年,当时袁世凯称帝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可袁克文在这个关键时刻,却在当时的报刊《顺天时报》上发表了反对“帝皇制”的文章。

甚至还写了一首诗劝袁世凯,其中有两句“绝怜高处多风雨,莫上琼楼最上层”,劝止的意思十分明显。意思大概是“你老是说皇帝苦皇帝累,那你不去当不就行了吗”。在当时的社会上对袁世凯称帝造成很大被动,毕竟连自己儿子都反对。

最后老大和老二一恼火就想收拾袁克文,袁世凯怕几个儿子相斗,赶紧劝袁克文外出旅游,溜达溜达,袁克文见兄弟之间反目情急之下愤然奔走,最后流落到天津一直到父亲的葬礼也没能参加,不过依然分得了袁世凯留下的万贯家财。

按理来说,袁世凯去世的时候,长子袁克定分到了四十万元,其他庶出子女的包括袁克文、袁克良等兄弟姐妹皆是分到12万元。,除此之外,还有金条每人十块。还有一些贵重首饰之类的,按理来说分得家产这么多,袁克文过上富裕的生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可没过多久,袁克文的母亲精神也因病去世了,袁克文接连遭受了兄弟反目,父母双亡的一系列打击,他的内心极度悲痛,带着妻妾来到了上海租界,避居在白克路,也就是现在的凤阳路。

在上海的日子里,袁克文整日借酒消愁,生活一度昏昏噩噩,意志消沉,他通过挥霍钱财,肆意享乐的方式掩盖内心的压抑。他还做了一件袁世凯在世时不敢做的事,原来,袁克文从年轻时候就酷爱京剧、昆剧,说他是名票都不夸张。

袁克文是度曲和登场都擅长的全才,他写的有关昆曲的研究文章非常有见地,因此他在戏曲界结交的朋友也很多。

当年在他生日时,梅兰芳等京昆剧业界十多位名将一起给他制作一把精美的折扇,并纷纷在上面题字作画

但在袁世凯面前,他从来不敢暴露自己票友,因为在旧社会的演艺界人士,社会地位低下,尤其被当时的达官贵人看不起,认为是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

父亲去世后,袁克文就没有管束了。他沉迷在戏曲当中,以此逃避现实的痛苦。最有趣的一次,为了能够唱戏,甚至专程跑回北京,自己花钱与梅兰芳的老师陈德霖一起,在新民大剧院俯仰《游园惊梦》。

袁克文为了可以登台,不惜花了三四千两银子,相当于他所分得遗产的三分之一了,这件事被大哥袁克定得知后非常生气,认为这是玷辱家风,于是立即请当时的警察总监薛松坪,派人把袁克文抓起来。

这时候,袁克文就让青帮的徒子徒孙们,护住新民大剧院的前后不让警察进来,薛松坪只好亲自来到剧院劝说袁克文,袁克文笑着对薛松坪出,明天还有最后一场唱完了,我就不唱了。结果还是唱到够了为止。

由于长年养成了挥金如土的花花公子性格,袁克文很快就将父亲的遗产花光,变成了一分钱没有的无业游民,袁克文的生活从天上跌到地上,陷入贫困潦倒狼狈境地。

然而,尝尽苦头的袁克文无论生活多么不堪,也从不向袁世凯的老部下伸手张嘴,实在没钱了的袁克文只好靠自己卖字来维持生计了。

对联是袁克文最在行的,写对联对他而言不费吹灰就可写出笔笔有力,别具妙姿的对联。甚至写好只要挂在酒店,不久上门来买对联和字的人,都能把门槛踏破,当时的军阀张宗昌曾经花了1000大元只为让袁克文写中堂二字。

所以他尽管穷困潦倒,可他一点都不慌,即便再如何肆意挥霍,可他会的专业技能门类太多太多,技术也过硬,所以在这乱世之中,去哪都有立足之地。

甚至1922年时,广东潮汕遭遇严重的大风灾,十万余人死伤,而当时的朝廷已经腐朽官员将大部分赈灾款都贪污,袁克文看不下去了,号令全家,捐款!

他甚至自己将心爱的宋宣和玉版兰亭精拓本,也一并卖了换现金捐了出去。还拉着戏曲家梅兰芳等众多知名戏曲家进行义演,所得钱财,悉数捐出!

人在穷途末路时难有操守,但袁公子显然是个例外。据传,每次袁克文去青楼,只与女子谈笑话诗,不对她们轻慢调戏,很是尊重。

他1931年病逝于天津,得了猩红热,听说是在偷偷会见一个女子后,复发病故。

他在一生当中,习惯了花销阔绰的手笔,坐吃山空,且身随心意的行为导致他后面穷困潦倒。去世的时候家人只在他的笔筒里面找到了二十块钱的遗产,其他都给花销掉了。

由于家中已经穷困潦倒,办不起葬礼。所以出殡之事,都是青帮中的子弟包办的,当时葬礼队伍多达四千余人,排了整整一条长街,更有上千青楼女子带着袁克文头像的的纪念徽章自发前来为他其送行。

在我国历史上的留恋于烟花柳巷之徒太多了,但像袁克文这样的人,想必空前绝后吧。

在乱世当中,袁克文的情让多少人感到温暖,他的义,又让多少人感到珍惜。

#图说民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