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公民涉嫌向俄提供航空技术被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正文摘要:

当地时间3月2日,美国商务部称,两名美国公民因涉嫌向俄罗斯提供航空技术在堪萨斯州堪萨斯城被捕。
美公民涉嫌向俄提供航空技术被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3月2日,美国商务部称,两名美国公民因涉嫌向俄罗斯提供航空技术在堪萨斯州堪萨斯城被捕。(央视记者 刘骁骞)

美公民涉嫌向俄提供航空技术被捕相关阅读:

12月17日,美国发生3件事!FBI“钓鱼执法”;总统拜登被“逼宫”

世事如棋局局新!

作为“世界霸主”,美国行事一向是横行无忌,最喜欢玩弄双重标准,并借此自我彪炳为“民主灯塔”,企图扛着这一大旗来打压对手。

只不过,美国国内的种种矛盾与丑闻,早就成为了各国民众眼里的笑话。

就在12月17日,美国就发生了3件事,每一件背后都彰显了美国社会的混乱与危机。

先说第一件事,又“钓鱼执法”?FBI假扮俄罗斯特工,诱骗国防工程师卖情报!

当时时间16日下午,美国司法部官网发布消息称,一名曾在多家国防承包商担任测试工程师近40年的男子,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昨晚被正式逮捕。

据悉,现年63岁的小约翰·莫里·罗在任职期间,获得了各种国家安全许可,深度参与了美国空军的航空航天技术等事务,具有接触机密情报的权限。

只不过,他多次违反安全规定,并对俄罗斯事务表现出了强烈兴趣,甚至还想要谋求涉及俄罗斯政府的安全许可。

因此,罗已经被视为潜在的内部威胁,不出意料地被“炒了鱿鱼”。

但这事并没有结束,因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为了排除隐患,竟然直接让一名FBI探员伪装成俄罗斯特工,并和罗展开接触。

在之后的8个月里,罗与这名“假俄罗斯特工”交换了300多封邮件,传达了愿意和俄罗斯政府合作的意愿,并透露了某些国防机密,包括“美军战机使用电子对抗系统的具体操作细节”。

事已至此,五角大楼果断逮捕了罗,并准备在今天开庭审理。一旦罪名成立,罗最高将面临“终身监禁”的惩罚。

不得不说,FBI真的很擅长“钓鱼执法”,且不论这种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情理,关键是次数未免也太频繁了。

就在今年10月,FBI就通过类似的方式,逮捕了海军工程师托比和他的妻子。过程并不新鲜,就是FBI探员扮演外国特工,引诱这对夫妇出售核潜艇机密。

众所周知,“钓鱼执法”在我国是被坚决抵制的违法行为,可在美国却成为了合法手段,这显然有着根本性差异。

说到底,就是我国的警察以帮助百姓为天职,即便采用特殊侦查手段,一般也只针对毒品交易的惯犯,可美国则是以消灭犯罪为首要目的。

因此,美国的执法机关为了达成目标,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须知,如果没有FBI探员的主动接触、引诱,那些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出卖机密。

毕竟,人性经不起考验,更经不起有预谋的“恶意下套”。

说实话,从短期来看,FBI的做法或许提前排除了某些机密外泄的风险,算是变相降低了犯罪率。但从长期来看,其实损害了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的信任。

目前看来,这一恶果已经在反噬美国社会,民众对执法机关的感情更倾向于“恐惧”。而层出不穷的“佛洛伊德案”,再次放大了这一情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是时候该反思一下了!

接下来,谈谈第二件事,又“逼宫”?美国700名高知联名,要求拜登做出承诺。

16日,据美国媒体报道,包括21名诺贝尔获奖者在内,美国近7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联名致信拜登,要求他削减1/3核武库,并承诺“美国不率先使用核武器”。

在信中,这些科学家们引用了拜登在2017年,考虑竞选总统时的言论:美国首先使用核武器是没有必要毫无意义的。

不难看出,这封信和拜登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而实际上,白宫也确实打算在明年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宣布类似的决定。

看起来,这封联名信似乎是多此一举,毕竟拜登政府已经多次透露类似的想法。但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联名信绝不多余,美国社会必须对白宫持续施加压力。

原因很简单:美国在达成这一目标前后,将面临多道难关,随时有可能功亏一篑。

必须要清楚的是,核武器是美国威慑其他国家、维护军事霸权的“杀手锏”。能够率先使用,并可以针对无核国家的核武器,无异于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因此,美国一天不承诺“不首先使用”,就能够无限制地进行战争讹诈,并为自己的盟友提供“核保护伞”。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拜登政府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说服依赖美国军事庇护的盟友。

今年8月,一群美国前官员就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要求日本政党不要反对美国关于更改核武器立场的决定。

但成效寥寥,不仅仅是日本,就连澳大利亚也在组织游说,此外还包括部分欧洲国家。

可即便安抚了盟友,美国政府也要面临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政策的持续性”。毕竟,美国政府4年一届,谁知道下一届政府还愿不愿意坚守这一立场。

更何况,美国一边想要和竞争对手搞“核裁军谈判”、限制核军备竞赛,可另一边却又组建美英澳“三边安全机制”,向澳大利亚扩散核技术。

如此“双标”,拜登政府的承诺究竟能剩下几分可信度,恐怕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最后,简单聊聊第三件事,是一个“趣闻”:美国的一座桥被偷了。

16日,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座步行桥“不翼而飞”,当地警方怀疑是被小偷偷走了。

据悉,这座桥长约18米,位于当地的一条小溪上,总价值为4万美元。由于是组装结构,因此方便拆卸,这也是步行桥被偷走的原因。

初步调查后,美国警方认为,盗贼自11月3日起便开始实施盗桥计划,显示清理周边障碍物,然后取走桥上的隔板,最后分阶段拆卸了整座桥梁。

不得不说,这一事件简直闻所未闻,负责探案的警员表示,这是他职业生涯里最离奇的案件。

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这座桥梁使用的是复合材料,回收利用的价值很低,盗窃者如果当做废品出售,根本赚不了什么钱。

因此,盗窃者精心谋划、大费周章的这一盗窃行为,绝对是另有所图。对此,当地警方可得当心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