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六耳猕候身份成谜,孙悟空直到最后才明白问题所在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管历经多少年月其自身的魅力依然不减,这样的作品确实不少,我想电视剧《西游记》算得上是一部百看不厌的优秀作品,无论什么时候去看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会引人入胜,这回我们就来说说这部电视剧中有关真假美猴王的桥段。

孙悟空保唐僧取经是在他大闹天宫受到处罚之后,重新选择的一项重要事业,我们看孙悟空和唐僧从相遇到相知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毕竟悟空过去的经历与认知和唐长老有着天壤之别,二人的意识形态层面不可能一开始就完全紧密吻合,所以这一路上所经历的磨难除了是对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位参与者的能力于信心的考验之外,更是通过历事练心来将各自本有的这颗真心证得的最直接的修行方法。

整个西游记里故事很多,每当看到真假美猴王单元时感觉这段故事很不简单,当然问题也不小,有关这六耳猕猴到底从何而来的争论,可以说一直没断过,我就来说说我个人的一些感想。

孙悟空的本事都是众所周知的,但当六耳猕猴出现后竟然和孙悟空的本事不相上下,单从这点来说,六耳猕猴似乎很牛,他几乎是直接跳过了孙悟空多年的修行,直接将孙悟空会的功夫全盘复制过来,还有那独一无二的金箍棒也被六耳猕猴复制的天衣无缝,以至于悟空和六耳之间从表象上讲根本无法分辨二者谁到底是谁。

其实要想找到六耳猕猴究竟因何而生,关键还是得从孙悟空自己说起,我认为这六耳猕猴不是别人,就是孙悟空心中的恶念而生的,也就是说,这只猴子不是别人而是悟空自己的另一面,所以孙悟空要是不把心念中的恶念化解,这六耳猕猴就会永远存在并且有可能将孙悟空取而代之。

细细想来,唐僧和孙悟空自打一起结伴西行之后,两人一路走来有过欢笑,当然矛盾也是逐渐积累下来的,我们看孙悟空和唐僧最大的分歧就是杀生的问题,唐长老几次三番告诫悟空不要滥杀无辜,对于诚心悔过的众生要给一条生路,而孙悟空则认为,任何伤害唐师傅的妖魔鬼怪和凡间的歹人全都是该死,不可姑息。

早期的孙悟空认为唐僧的仁慈就是肉眼凡胎的一种体现,所以嫌唐僧啰嗦,作为旁观者来看,唐僧的出发点和孙悟空的出发点其实都有着对彼此的一种良好的祝愿,唐师傅不想让悟空杀生不仅是其慈悲心的体现,更是想让悟空少犯些错,减少杀业也对修行有利。

而孙悟空的出发点其实更加直接简单,他既然答应了西天的取经特别任务,他的职责就是要保证唐僧人身的绝对安全,要是出现差池不仅坏了自己的名声,更严重的是失去了一次转正成为上乘正统人物的机会着实可惜。

所以孙悟空认为他这一路打死的坏人就是为了唐僧,要不然自己也不要那么费劲陪着个凡人西去执行任务了,但是孙悟空不高兴的地方就是自己鞍前马后的好生的伺候,这一切都是为了唐僧,但唐师傅似乎不领情还一味的训导误解悟空,所以猴子日积月累的愤怒与不解憋在心里总有一天要爆发了。

我们看孙悟空的这种长期憋在心中的怨气,在爆发前的发生了什么事?因为途中那天遇到强盗,孙悟空白天和晚上分别处理了三十多个强盗,唐师傅感到无法接受,此徒儿实在太顽劣不可教化,所以对孙悟空念起了紧箍咒,之后在争论中,第三次绝情赶走了悟空,猴子这才被激怒,我想这就是起因,师徒之间出现严重分歧,生了异心才使得邪魔得了机会入侵。

其实孙悟空心里当时也憋屈的紧,这一路对唐师傅的扶持也走了大半的路,眼看自己即将修成正果,谁曾想这唐师傅那么不近人情,说不让干就立即辞退了他,自己那么卖力的干事还是为他好,所以悟空的内心这一翻江倒海的气血倒转,就出了问题,六耳猕猴被孙悟空感召来了。

其实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之间没有什么真假之分,我认为从表象上看是两只一模一样的猴子,单从内部来说,这是一分为二的两颗心,也正是悟空自己善恶正反的两面,理论上讲二者都是一体,所以这场惊心动魄的闹剧,最终在如来的介入下而结束。

而孙悟空当着如来的面将六耳猕猴直接清除,如来也没说什么,有人说其实是六耳猕猴活了下来随后陪着唐僧去取经,这点我是不认同的,孙悟空的这个行为其实向外界表达了他已经明白了这个事情的奥义所在,所以除掉六耳猕猴的最真实意义就是孙悟空已然觉悟,那一刻悟空已经成佛,这个节点很重要可以说是孙悟空恢复真如本性的里程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