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英雄》片名及主要信息
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首部武侠片《英雄》陆续在全球上映,该片投资高达3000万美元,由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等多位明星参演,国内票房达到创记录的2.5亿,占了全国年度总票房的¼,海外票房同样表现不俗,最终全球累计票房1.77亿美元,出品方赚的盆满钵满。
对于本片的评价在当时却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挥洒写意的武打设计,色彩浓烈的视觉奇观,美轮美奂的场景变换等元素征服了大批西方观众,海外媒体好评如潮,《时代》杂志更是将《英雄》评为“2004年全球十大佳片”之一(北美推迟了2年上映)。
而在国内关于《英雄》的褒贬则集中在剧本方面,单薄简单的剧情不足以支撑宏大却又过于单一的主题,人物塑造过于扁平且偏符号化,舞台剧一般的台词与表演略显浮夸,华丽的外表包装下却是一个始终无法撩动观众情绪的故事,整部电影特别好看却又没那么“好看”,悦目却不赏心。
以上两种观点直到18年后的今天仍然存在,那么张艺谋这部“开启中国大片时代”的里程碑式的电影究竟该怎么评价呢?接下来小编将在尽量保证客观的情况下重新来点评一下《英雄》。
另需声明,小编在起笔之前专门找来了该片110mins的导演剪辑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以下内容也基于此版本所评述。
电影《英雄》的精彩武打设计
▍挥洒写意的武打设计
2000年李安执导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全球大火,票房高走的同时口碑也是奇佳,一举斩获了奥斯卡包括最佳外语片在内的四项大奖。
与《卧虎藏龙》一招一式、注重写实的武打设计不同,张艺谋的《英雄》更加注重写意,将武侠电影真正拍出了东方文化的诗意。
当然这也和武术指导有关,《卧》的武指请的是袁和平,而张艺谋请来了程小东,后者的武打设计风格一向以“轻盈飘逸、挥洒自如”而著称。
众所周知,素有“国师”美誉的老谋子拍电影一向追求极致的美感,为此电影里的每一场动作戏几乎都是用心到了极致。
开场的无名与长空之战追求的是肃杀与冷冽,无名与残剑的湖心之战追求的是飘逸与潇洒,飞雪与如月的树林之战追求的是唯美与烂漫,而无名数次展示的快剑则讲究的是速度与力度……可以说电影里的每一场武打戏都是视觉上的享受,哪怕是放在电影技术无比发达的今天,仍然是个中的佼佼者。
当然,本片华丽的武打设计不是没有缺陷,风格与体系上的不协调不免与我们的传统认知相违和,毕竟在我们所熟知的武侠世界里,其武功和招数都是有固定的框架和基础设定的,并非“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也不是一味的优点。
电影《英雄》的色彩运用
▍色彩浓烈的视觉冲击
张艺谋摄影出身,对于色彩的运用一向是大胆而肆意,这也是其众多作品的风格之一。
就像在处女作《红高粱》中,那漫天遍野的红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极其强烈的。
而在这部《英雄》里张艺谋对于色彩的调配更是发挥到了极致,根据不同的情景选用单一的色调大加渲染,一帧一格美如画,加上胶片拍摄的独特质感,打造出一场场截然不同的视觉盛宴,也难怪可以凭此征服海内外观众。
张艺谋为了突出不同情境下的氛围,主要选取了六种颜色,分别如下:
黑——秦国尚黑,所以能看到无名与长空之战色调冷冽,秦军着黑色盔甲,文武百官着黑色朝服,秦宫建筑一梁一柱、一砖一瓦的黑色肃穆,无形之中就透出一股肃杀之气。
红——秦军攻打赵国陉城时,首用万箭齐发,为了表现赵国人不屈不挠的意志以及战争所带来的惨烈,导演选用了红色,尤其是残剑身着红袍、笔蘸朱砂、肆意泼墨时,那一幕简直无比震撼。
黄——《英雄》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场戏绝对有胡杨林一战。飞雪与如月身着红衣在金秋胡杨林中飘飞游走,落叶漫卷中那迷乱的黄色与流转的红色交织舞动如此动人心魄。
蓝——秦王推测实情一段,导演选用的是蓝色,这里可以显示出人物内心的冷静与沉稳,同时也与剧情相合,此段中无名、残剑、飞雪都是极其理智地在处理一切。
绿——残剑向无名讲述回忆的一段戏,人物换上了绿袍,刺杀秦王时大殿之上也挂上了浅绿色的帷布,此时象征着人物的心绪是平和而美好的,也暗合了残剑悟透剑道与天下一统的至理,如同秦王所说,乃是不杀与和平。
白——影片最后一段,导演将影片的色调与人物的服装换成了白色,暗示着一切真相的揭晓,人物的内心与表现真正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当然电影里不只这几种颜色,像是黄沙弥漫的大漠,风蚀已久的沟壑,极尽唯美的山峦与湖泊,张艺谋几乎从头到尾都在给观众“一点颜色看看”。
电影里的道具与细节
▍讲究到极致的细节
一部好看的电影,细节上的讲究是必不可少,一向追究极致效果的张艺谋在本片中的各种细节要求简直到了“变态”的地步。
譬如开场无名与长空之战,小雨淅淅沥沥, 配之悠扬苍劲的琴韵,肃杀氛围很是到位。
然而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雨滴滑落屋檐,飞溅到器皿之中的特写是人工营造的,张艺谋的要求是雨滴既不能窜连成线又不能滴滴答答,而是要不规律地滴落,看上去极有气质。
为此现场洒水人员专门在每一道屋檐之上铺设了一条水管,设置不同的滴落速度,由此才有了我们看到的精彩镜头。
金秋胡杨,美人如玉
再比如金秋胡杨林中飞雪与如月之战,漫天飞舞的金黄落叶与随风舞动的红色霓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本来老谋子想用真实的树叶拍摄,可是取景地——内蒙古额济纳旗这片胡杨林是受到保护的,树叶不能乱动。
于是张艺谋只能花钱找老家的村民帮忙收集,然后按照树叶的不同等级按斤收购,为什么要分级呢,那是因为不同的画面需要不同的树叶,尽管观众在大银幕上未必分得清楚,可这就是国师的讲究所在。
无名与残剑九寨沟之战
影片中无名与残剑在湖心一战最是写意唯美,将武侠烂漫的氛围营造了极致。
此片段拍摄的取景地在九寨沟,本身就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景地,为了武侠世界的轻盈飘逸,几乎全程都用威亚完成,而且还是高空威亚。
这对于李连杰还好说,毕竟是专业动作演员出身,可是对打的梁朝伟就难了,尤其是每次威亚回收落地时,差不多每次都会摔倒,着实吃尽了苦头。
另外本片中所出现的盔甲、服装、人物化妆、所用道具等等都是以一种工匠精神准备的,比如服装以及人物造型请来了和田惠美老师(凭借黑泽明的《乱》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造型)。
影片的核心主题
▍影片的剧情与主题
为什么如此精致的武侠片在国内反而褒贬不一甚至毁誉满满呢?唯一的点就在于剧情和主题。
本片的剧情梳理一下确实很简单,就是无名与秦王在秦宫大殿之上的三段对话所展开的。
开始是无名所编造的一番谎言——长空败死,飞雪与残剑不和,无名乘虚而入各个击破;
中间是秦王所作出的一番反驳——长空佯败,飞雪与残剑相守,无名展示快剑争取献礼;
最后是无名所道出的一番真相——长空诈败,飞雪与残剑相爱,无名最后时刻悟透至理。
而所谓的“至理”也就是残剑所写的“天下”二字,即秦王不能杀,天下一统方能结束连年征战,百姓才能安居乐年。
这剧情和主题国外观众未必看得懂,可对于国内观众而言,却又显得太简单,稍微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能理解——战国七雄彼此之间互有攻伐,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唯有大一统,天下百姓俱为一家,方能过上太平日子。
这一宏大的主题本身没毛病,问题就在于剧情本身太单薄,每一个人物塑造的不够生动和形象,反衬之下,更显得整片空洞和乏味。
1、人物的的出场和背景完全没有细致的交代,观众完全没有代入感;
2、人物的行事动机和台词只是为了情节服务,符号化很严重,比如长空代表的是民间游侠,无名代表的就是刺客,残剑代表的是深明大义的有志之士,飞雪代表的是王孙贵胄,秦王代表的是富有雄心壮志的有为君主......有形象但无个性;
3、故事的设定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张艺谋站在了今天的史观和上帝的角度,去重新虚构一个“顿悟”的故事,强行展现影片的主题,生硬而低级。
毕竟对于很多影迷来说,90年代陈凯歌有《荆轲刺秦王》,周晓文有《秦颂》,哪一部都是针对秦王一统六国那段历史的深刻解构,人物鲜活、个性时尚,剧情和台词饶有趣味,对比之下《英雄》实在显得有些“浅薄”。
电影《英雄》海报
▍如骅总评
有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作为“开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英雄》注定要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评论,并非什么怪事。
站在如骅个人的角度,《英雄》算是一部优缺点都很明显的作品。
挥洒写意的武打、美轮美奂的画面掩盖不了人物单薄的短板,丰富的细节填充不了剧情的空洞,乏味的故事承载不了宏大的主题,再高的票房也只是部分人的狂欢。
如骅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张艺谋的电影,包括这部载入影史的《英雄》,尽管其备受争议,可不能否认它就是“好看”,一般人拍不出来的好看。
☛我是如骅,这里是我的如骅电影馆,喜欢我的文章,就请点个关注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