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楢山节考》:以生命的传承为核心,反思生命取舍的界限

《楢山节考》(1983)的导演今村昌平是少数曾二度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亚洲导演,也奠定了他在国际影坛的大师地位。

以人类学家的探索精神拍电影,直指农村残酷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45岁的坂本澄子,扮老演出绪形拳69岁的母亲阿玲婆婆。为让角色更写实,她削去4颗门牙,减重10公斤,令人敬佩。当年在戛纳颁奖典礼上,由坂本澄子代表领奖,从《公民凯恩》(CitizenKane)传奇大导奥逊威尔斯(OrsonWelles)手中接过奖座,对坂本澄子的敬业,奥逊威尔斯还特别献吻向她致意。

传奇导演奥逊威尔斯颁赠戛纳金棕榈奖给予坂本澄子。

上山面对死亡,接受无情的轮回

电影花大半篇幅铺陈阿玲婆婆上山前安顿家里的过程,她为丧妻的辰平找到新老婆、拜托邻居村妇替次子利助解决生理需求,避免他被全村瞧不起,教新媳妇勤俭持家、捕捉溪鱼为家里增加粮食,孙子在未婚妻全家被活埋后很快找到新妻子,代表家里又多一个吃饭的人。她理解上山的时刻终究到来,主动向村中耆老表达她该上山了,让长子辰平从犹豫不舍,到最后背母亲上山。

电影后半段,辰平背母亲上山,一路上遵循习俗,母子没有交谈。到了山顶,辰平看到村中先人骸骨散落各地怵目惊心,忍不住拥抱母亲,舍不得离开,但阿玲婆婆却甩他巴掌,催他赶快回家,同时向天合掌坦然面对死亡。辰平下山时飘起冬天第一场雪,回家看见太太阿玉,介左吉新妻子坐在火炉边,镜头带到母亲的腰带被家中两位新成员缠在腰间,次子利助唱着死亡的歌谣,辰平终于体悟生命无情的轮回,他也会像母亲一样上楢山,面对死亡的最终时刻。

导演安排对照组,对比阿玲婆婆的豁达坦然和邻居老爷爷临死前的挣扎。同样面临“上楢山”的70大限,阿玲婆婆积极安排后事并说服儿子辰平坦然面对,邻居老爷爷却展现“好死不如赖活”的真实人性,结果他儿子狠心将父亲绑住推落悬崖摔死,任由秃鹰啃食。辰平在回程目睹这一切,但他没有阻止邻居,因为他也做了一样的事情,为了让家人能活下去,他们都以不同形式维持弃老的习俗。

在天道轮回中,探究人生的意义

导演今村昌平说:“阿玲婆婆明白上山自我了断生命,是为下一代的生活着想。主动赴死延续他人的生命,等同为他人而死,这就是她生命的意义。当死亡等于‘活着的意义’,让她在临死前充实了自己的生命。”她相信在下雪时上楢山,是她最好也是最终的归宿,她接受死亡才能让下一代生存下去,无情的天道,就这样在一代代中循环下去。

最后以今村昌平导演在1983年的话作结:“改编自弃老传说《楢山节考》的本作品,乍看之下很残酷,其实只要回头检视现代,这样还能说作品的设定很残酷吗?社会的恩惠会带给人类真正的幸福,充实生命的意义吗?比起开设老人安养院,弃老是否更适合做为人生划下句点的方式呢?面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及人口爆炸问题……这跟有人诞生就要有人死亡的小村子有何不同?我想借由探究阿玲婆婆的生死观,去了解人生最核心的意义。”

#影视杂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