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虎斑颈槽蛇的兄弟,这些技能都是祖传的吧

#打开眼界#

很多人都知道虎斑颈槽蛇,毒牙靠后,注射毒液困难,但是它的兄弟红脖颈槽蛇的名声好像就没有它那么出名了。

说实话,单靠长相来说,这两者颈槽蛇长的就像同一个妈生的,脖子上都带点红色的染料,最最主要的是两种蛇的注射毒液的方式都基本相同。

这两种颈槽蛇的毒牙都十分的靠后,都是属于咬了中毒困难的那种,在国际上曾经两次在非常有权威的学科上证明过这种红斑颈槽蛇属于无毒蛇,当然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它咬伤人后,中毒的人数几乎微不可计,所以基本没有引起人类的重视,后面一位科学家在伸手指扣它的喉咙时,不小心被它的牙齿划伤后中毒,由此才推翻了它是无毒蛇的证明。

在这位科学家找相关材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这种蛇因为不是管牙状的毒牙,而且毒腺很小,毕竟红脖颈槽蛇的体型最多也就是77-95厘米,而且它的毒牙很短,除非是猎物被深深地拉入喉咙以后,才会中毒,这意思就是说,如果不作基本是不会中毒的,可进过他的调查后,发现了七名同样是被这种蛇咬伤后中毒的人而且咬伤部位都是手指,这件事随着证明红脖颈槽蛇是毒蛇被发表出去以后,还引起了比较大的轰动。

真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这种红脖颈槽蛇至今为止并没咬伤导致人死亡的案例,但是这种蛇的毒素是属于血液毒素,所以被咬伤的七人中有三人出现了急性肾衰竭,至于可不可逆转,这小编就不是很清楚了。

但是这种毒液进入人体后会导致,

血液失凝,完全脱纤维蛋白状态。严重的人会导致伤口一直流血不止,当然除非是完全不医治的情况,不然不会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者重要器官出血如脑出血而致死。

红脖颈槽蛇至今为止总共发现有两个亚种,但是它的另一个亚种可不是虎斑颈槽蛇,而是名字叫红脖颈槽蛇北方亚种。

它的长相头背草绿色,上唇鳞色稍浅,部分鳞沟黑色;头腹面污白色。躯干及尾背面草绿色,颈区及体前段鳞片间皮肤腥红色;躯干及尾腹面呈黄白色。头颈区分明显,颈及体前端背正中两行鳞片并列,其间形成"颈槽",明显或不明显,个别无颈槽;眼睛较大,瞳孔圆形;鼻间鳞前端较窄;颊

可是小编认为它最为出色的还是它的生育技能,它属于卵生蛇类,别看它的体型小,但是它下蛋的数量几乎快赶上蟒蛇的数量了,它一次能够生下40到83枚蛋,一般一个月就能自然孵化,存活率也高的吓人,所以虽然它是属于保护类蛇种,但是它的数量绝对不是濒危物种,在我国很多省份都有红脖颈槽蛇的存在,所以它的数量反而是属于泛滥的类型。

它的主要食物:

蛙、蟾蜍、蝌蚪为食,也吃小鱼、昆虫、鸟类、鼠类。该蛇分布广,适应性强。树栖,穴居。白天活动,多发现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

在我国的地域分布:广东,广西,福建,香港,海南,四川,贵 州,云南等省。

它的名字叫法也比较多,比如俗名野鸡项、红脖游蛇、扁脖子,在我们贵州这边大多数的方言叫法都是红顶顶蛇,不知道其它地方到底叫法都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