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讲述了,一支国外橄榄球队前赴阿根廷参加比赛时,飞机途径安第斯山脉,不幸失事。机上幸存的乘客,在冰天雪地中,经历了挨饿,雪崩等一系列复杂恶劣的环境后,不少人相继死去。大家为了活命,靠分食同伴尸体,才免于被饿死。背负了所有人的希望,罗拔和兰度历经千难万险,走出雪山,最终营救出了被困在机骸里的难友的故事。
故事高潮迭起,画面险象环生,令人心旌动荡,欲罢不能,尤其是看到大家站在一起,分食遇难同伴尸体的镜头时,更使自己内心充满了难以言状的复杂感受,这也是影片上映以来,备受观众争议的场景。在生命危亡的关头,人们自觉选择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来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做法,是否违背了人性与道德的底线。功利主义者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它确实解救了那些饥寒交迫,奄奄一息的幸存者。但是自由主义人士,则强烈反对这种只顾个人利益而损害死者权益的做法。
在早课上,永章老师用模拟的有轨电车遇险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在案例讨论时,我记得自己是一个积极的自由主义支持者,旁征博引,道古论今,头头是道,但是在观影之后,这种心态却截然改变,反而更加支持前者。
这是为什么呢?我尝试说服自己:第一,在那样一个冰天雪地,杳无人烟的绝境之地,人类似乎已经脱离了现代社会,处于原始的无政府的自然状态,使得法律的效力无法溯及于此。第二,在决议分食遇难同伴的时候,他们都进行了表决,并尊重了大家的意见,程序是民主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吃掉尸体活命是他们的不二选择。也许,以上三点拙劣的理由恰可勉强搪塞自己内心对逝者的愧疚吧。
死者已矣,也许生者对同伴灵魂最大的安慰,就是继续活下去。影片最后兰度和罗拔历尽千难万险寻找生路的过程中,有个镜头如锥刺股般,唤醒了我沉睡在安逸之中的英雄主义情怀。兰度指着远方50英里以外的地方,告诉罗拔,前方就是阿根廷。可是罗拔一脸退却的表情,说我们会丧命的。兰度回过头来微笑着回应他:“要丧命,也要丧在征途上”。心里一酸,我想到海明威先生的作品《老人与海》中,一句经典的台词:“男人尽可以被毁灭,但是不可以被打倒”。然后一幅自带背景音乐,大圣归来的形象如潮涌般闪现于脑海。没错,时代在呼唤英雄。向身处绝境之地,却毅然担负起领导,克服万险,艰难探索生路的两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历经了70天与死神的鏖战,机骸中苦苦等待的人们,终于还是没有白等。直升机轰鸣声越来越响,当他们冲出残骸,向外观望之时,兰和罗正向他们招手,迎风飘浮着那只小红鞋。接着一场胜利的欢呼声震彻山谷天堂之路因晴空而无阻,死者的灵魂也终于得以安息。一场灾难尽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身体,可人类挑战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打倒的。
十字架屹立在山峰之顶,影片也逐渐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