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得掉渣”的《兄妹开荒》为何引发全民“追星”

“土得掉渣”的《兄妹开荒》为何引发全民“追星”

没有舞台,没有音响,甚至连个布景都没有,演员们穿的都是当地普通老百姓的衣服。这样一部“土得掉渣儿”的秧歌剧《兄妹开荒》,是如何获得了2万余名观众当场叫好声,它到底有什么魅力?

首次公演即爆红

主演王大化成了边区大明星

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展出了一张由吴印咸拍摄于1943年2月5日的剧照。《兄妹开荒》曲作者安波回忆起当时的壮观场面说:“一座巍巍的人山赫然地从平地竖起。”

观众席上,男女老少背靠黄土坡席地而坐,漫山遍野,人山人海,有人捧腹大笑,有人聚精会神……

这张照片是1943年农历春节拍下的,当时,在延安南门外广场上,各界军民2万余人举行春节联欢活动。同时,也为了庆祝中美、中英订立新约,废除近代以来对华不平等条约,广场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当天,鲁迅艺术文学院师生们组成的秧歌队,在广场上举行文艺演出。与往年不同,鲁艺师生一反只重视大型节目和剧场演出的惯例,将视角转向了民间艺术形式,他们结合了陕北秧歌和其他地区的表演方式,创作了一批新秧歌剧。

“其中,由鲁艺教员王大化、学生李波表演的《兄妹开荒》首次公演,便引起巨大轰动。”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延安文艺纪念馆讲解员王子亚说。

“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怎么能躺在热炕上做呀懒虫……”

广场的正中央,只见24岁的山东汉子王大化,头扎白羊肚毛巾,上身穿着白褂,下身穿着旧而肥大的棉裤,系着大腰带,活脱脱一个陕北后生。而来自河北的李波则戴着头巾,身穿小花袄,把陕北女子的率直、泼辣演绎得淋漓尽致。

两人这一身打扮和当地的群众并无两样,边唱边跳,欢快喜庆,把农民挥着锄头开荒、送饭下地的情景化作艺术语言,风趣幽默地表现出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的热情与干劲。

报道中曾这样描述公演现场:一会儿是暴风雨般的掌声,一会儿又是浪潮般的叫好声……

这部秧歌剧一经公演,就在边区风靡一时。鲁艺秧歌队又连续在杨家岭、中央党校、文化沟、联防司令部等处表演,在延安掀起了新秧歌运动的热潮,并且逐渐风行到各个抗日根据地。

随着《兄妹开荒》的走红,主演王大化也因此成了延安知名度最高的明星。在当地,没有人不知道王大化,甚至有很多老百姓看鲁艺的秧歌剧演出时,都不说去看秧歌,而是说“去看王大化”。不仅如此,一些企业还借助王大化的知名度,趁机打着“王大化”招牌来推销产品,于是,市面上出现了“王大化牌肥皂”“王大化牌香烟”等。

以“父女劳动英雄”为原型

将创作舞台搬到了田间地头

这部剧的爆红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秧歌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根植黄土地已久,有着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鲁艺的艺术家们创作出了一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有说有唱的新秧歌剧。《兄妹开荒》便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诞生的第一部新秧歌剧。”王子亚说。

这部剧的原型是边区“父女劳动模范”马丕恩、马杏儿父女。1941年,马丕恩一家六口从米脂逃荒到了延安,年仅15岁的女儿马杏儿也跟着父亲一路奔波。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天刚一亮,父女俩就扛着撅头上山,天黑了才回家,每日上山开荒十多个小时。尤其是马杏儿,别看她还是个小姑娘,劳动时挽起裤腿,光着脚,丝毫不愿落后父亲。秋收时,马丕恩一家实现了“耕一余二”(即耕种一年有两年余粮)。

因为生产突出,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特颁令嘉奖马丕恩、马杏儿父女。

原令大致为:查马丕恩、马杏儿父女,早起晚眠,努力生产,经一年之勤劳,一家六口由赤贫之难民,一跃而为自耕农,堪称努力生产,改善生活之模范,着嘉奖马丕恩为边区劳动英雄,马杏儿为边区妇女劳动英雄。

这对父女劳动模范的事迹,深深感动了羊路由、王大化、李波、安波等鲁艺师生,他们觉得这就是绝佳的生活剧素材。于是,经过精心改编,并加入了些喜剧元素,“父女开荒”的故事就变成了“兄妹开荒”。为了让表演更加生动些,王大化还挑起担子上山体验开荒。

其实,《兄妹开荒》的名字也是来自群众的智慧。公演前,这部秧歌剧名叫《王二小开荒》,演出后老百姓谈论看什么剧,都说去看“兄妹开荒”,后来演出报幕,索性就直接改成了《兄妹开荒》。

创作要与人民共情共鸣

才会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1943年春节演出后,《解放日报》用整版篇幅刊载了《兄妹开荒》的剧本和音乐,并发表了社论《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肯定了《兄妹开荒》是一个“很好的新型歌舞短剧”。

连著名诗人、原中宣部副部长、当时在鲁艺文学系的贺敬之都忍不住感慨:“从秧歌发展到秧歌剧、到新秧歌剧,这还是王大化的贡献。我是学文学的,当时我被王大化的表演吸引了,迷醉了。”

“把老百姓的事儿都编成戏了。种地人也上了戏台,这在过去是没有的事……”在剧里演妹妹的李波回忆。起初没人想到,这么一部土味满满的新秧歌剧,竟能获得如此热烈的反响。

其实,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边区便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这一时期的创作演出,都是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挖掘的鲜活素材,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饱满,深受群众的喜爱。除了《兄妹开荒》,还涌现出《赵富贵自新》《夫妻逃荒》《刘二起家》《一朵红花》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秧歌剧,成为艰苦岁月里的文化盛宴。

“延安文艺座谈会解决了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既然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那就要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创作表现,反映时代的主旋律,秧歌剧《兄妹开荒》就是这样一部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延安鲁艺文化中心主任、延安文艺纪念馆馆长刘妮表示,《兄妹开荒》公演至今已经近80年了,仍然能被无数人奉为经典,便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深深根植于人民,歌颂人民的。“我们现在就是需要更多的,像《兄妹开荒》这样的创新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共情共鸣,才会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刘妮说。 专题报道组记者 李新怡 周晶 贺秋平 张益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