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7岁少女凯特(谢琳·伍德蕾 饰)的妈妈伊芙(伊娃·格林 饰)失踪了。伊芙与丈夫布洛克(克里斯托弗·米洛尼 饰)失和多年,与女儿的关系也怪怪的,她失踪的那天,连张字条也没留。到底真相是什么?
而伊芙失踪后,凯特的男友菲尔(希罗·弗南德兹 饰)不知为何总是找各种借口逃避凯特的需求,管不住青春期荷尔蒙的凯特又找上了办她母亲案件的警探(托马斯·简 饰)当情人,表面上看起来,凯特对于母亲的失踪没有那么在意,但有些压抑的情绪,几年后才涌了上来……
母亲失踪后,凯特夜晚常常做类似的梦,主题都是在一片纯白的大雪中,看见赤身裸体的妈妈。或许,她的潜意识早已拼出妈妈失踪的真正原因,所以才有那些奇异梦境,但如她朋友所言,凯特对不想面对的事情与说法,总是故意忽略。而类似梦境不断回来,或许也暗示了凯特尽管嘴上说妈妈离开了她还比较快乐,心里却有着压抑的创伤。
三年后,终于真相大白,她才发现自己谁都不了解。不只是不了解母亲,她原本还认为父亲什么事都做不成、男友肤浅到怎么探究怎么挖掘都只有表面,到此刻自以为聪明的她才明白自己什么都错了,也如同许多青少年一样,突然发现自己父母也是普通人,也可能和孩子们一样彷徨无助。
最终,她与电影一开始的她,已经完全不同,真正成为了时尚的大学女孩。只是她的成长比其他同龄人来得残酷得多。
本片用女儿的角度来观察父母的失败婚姻是有趣的,可惜的是这位女儿对父母的态度很冷漠,甚至许多领会来得很迟,所以从凯特角度看故事的观众也难免会被这种疏离态度影响。
另外,我也希望她时尚后的思想转变可以有更多着墨,会让观众更满足。本片中间一大段都在描述少女的成长,但结尾却完全集中在解谜,前面的成年主题突然断了线,有点可惜。
不过《暴风雪中的白鸟》最让我有兴趣的,是母女关系中的复杂感情。几年前女儿凯特还小时,母女关系多么单纯,怎知女儿长大后,她的青春竟提醒了母亲的年华老去,让母亲面对曾经挚爱的女儿时充满嫉妒与酸楚。
由于母亲对女儿的女性特质是愤慨厌恶的,所以母亲离开似乎让凯特终于可以自在成为真正的女人,可以勾引男人,甚至,因为家里那个父亲形象太软弱,所以她找了个大她两轮的硬汉形象男人当情人。
凯特看着镜中自己时,是如此满足与自傲,对每段曲线深深满意,她即将开始享受无数的愉悦;伊芙过去曾经历此阶段,但已回不去了,她自知将会一天比一天老丑、垂坠,找不到快乐,不再被人爱,精华人生、时尚容貌就如此交出给这个家,为厌恶的男人煮了十几年的饭,为女儿劳心劳力,而到头来她却一无所有,甚至感觉女儿变成了竞争者,如同女儿对母亲的形容,她说母亲会「瞪着我,好像我偷了她东西一样」。
在一场「晚餐去哪吃」的四人讨论中,伊芙最后忍不住大吼「为什么没有人听我说话!」的确,长久以来她只是个形象与工具,没有人把她说的话当一回事,伊芙对自己的存在丧失了信心,因此女儿看起来越亮眼越吸引人,就越是踩到她的痛处。
在伊芙消失之前,她已在作自我存在的困兽之斗,伊芙对年轻男孩菲尔的调情,背后代表着很多意义,她想证明自己有魅力、可与女儿竞争,想报复她那无趣的老公,想调剂她无聊到令人发疯的生活。她看似荒谬可笑,其实很悲哀,因为她根本打不赢。
谢琳·伍德蕾演技一向精彩,在《暴风雪中的白鸟》里也不例外,比较特别的是这角色跟以往比起来较为接近大人的角色,也不是很讨喜,而且还有大时尚表现。她跟托马斯·简的那场勾引戏,完全表现出少女初长成的某些尴尬、害羞、以及花苞中等待爆发的狂放,非常精彩。
伊娃·格林虽然演得也很好,眼神里总是藏着一把火,但这选角还是有个问题,就是她看起来太年轻了,怎么可能是伍德蕾的妈妈,即使她在本片扮相已有刻意显老,但还是掩盖不住伊娃·格林的年轻亮丽外表,人太美也是很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