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爱与欲的纠结,身与心的迷失和救赎

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可能对于电影所呈现的故事的流畅性和合理性存在质疑,这是因为影片删去了部分戏份。虽然一些戏份被删减,但导演陈英雄还是抓住了原著的几个精髓,将渡边与直子、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诠释了出来。

村上春树的原著中夹杂了关于爱情、性、死亡、人生等话题的探讨。导演陈英雄在120分钟左右的电影里呈现出了渡边和直子、绿子之间爱与欲的纠结,身与心的迷失和救赎,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文学表达与影像呈现上,似乎永远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部电影不光是讲述青春期的三人寻找爱情答案的故事,也有青春时的孤独,陷入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还有青春期的迷失和救赎。

一、爱与欲的纠结,身与心的迷失和救赎

①爱与欲的纠结,这种不确定导致了直子的丧失感和精神崩溃

孟京辉说,爱情就是一头怪善,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你的身体里跑出来,它就像犀牛,一头奔跑的犀牛。

直子生日这天,渡边和直子两人发生了关系。直子似乎更为主动,先是倒在渡边怀里哭泣,继而吻他,像是一头奔向爱情的犀牛。

这段在雨夜发生的激情戏以直子的哭泣声而结束,她的哭声并非受到伤害而哭,而是觉得对不起木月,在爱与欲的纠结中挣扎。

木月是直子的男友,在十七岁时选择了自杀,渡边是木月的好朋友。木月与直子从三岁就认识,相互知根知底,一起长大。直子是爱木月的,在男友死后,她心情抑郁,难以忘怀,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与其他人相处。

爱不爱一个人,身体最诚实。看向那人的眼神,怦怦乱跳的心,不自觉靠近的脚步。以这样的说法来看,直子是爱渡边的。

直子陷入了爱与欲的纠结中。倘若她爱的人是木月,为何身体诚实的靠近了渡边,还和渡边发生了关系。倘若她爱的人是渡边,那木月又算什么呢?自己潜意识里一直是爱木月的。

正是这种不确定导致了直子的丧失感和精神崩溃,她已经分辨不清爱是什么了,每日在纠结和挣扎中度过,最终直子不辞而别住进了疗养院。

②身与心的迷失,导致直子自杀的必然结局

影片中的男主和女主都是青春期迷失的代表。十九岁的渡边迷失在好友木月死去的独孤里,他不是喜欢孤独,只是不喜欢失望,为了避免失望,索性不交朋友;二十岁的直子迷失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中,男友木月自杀后,她不知道如何与其他人相处、交流,搞不清爱是什么;十七岁的木月迷失在十七岁,用自杀结束了生命。

影片对于木月的自杀没有过多交代,但在直子身上有所暗示。直子与木月从小相识,一起长大无话不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进入到学校,却无法融入到老师和同学这个外界的现实环境中,木月毫无征兆的选择了自杀。

木月死后,直子的精神支柱崩塌,但她也挣扎过,想要从木月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身与心的双重迷失,最终令她跌入深渊,越挣扎越痛苦,她选择同木月一样,以自杀的方式逃避这种痛苦。

在直子内心深处是爱着木月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和渡边发生关系后,她才会痛苦到精神崩溃,她的身体不由自主靠近了渡边,可她的内心始终无法摆脱对木月的爱。一边是对死去木月的爱,一边是对木月好友渡边的性欲,身与心双重的迷失,是导致直子自杀的必然结局。

③渡边与直子,是相互救赎

木月死后,渡边去了新的城市开始新生活。实则这是一种逃避,他想把一切都忘掉。木月的死在他心里留下一团无法消散的迷雾,巨大的孤独感使他踽踽独行。

直子的出现让孤独的渡边得到救赎。渡边和直子每周日都会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没有过多的话语,也绝口不提木月,这样的相处方式更像是对渡边孤独灵魂的安抚和救赎。

直子把自己封闭在死去男友的痛苦中,不与人交流沟通,渡边的出现让封闭的直子将自己禁闭的心门打开一条缝,这条缝带给她巨大的安慰。

渡边和直子是相互救赎,直子的出现使孤独的渡边得到救赎,而渡边又恰好拯救了失去男友的直子。

两个孤独的灵魂,相互救赎。

二、赋予象征意义的环境隐喻:环境变化对应了直子的命运走向

①充满生机的绿色森林,象征直子病情的好转

《挪威的森林》这是直子最爱的歌:“听到这首歌,感觉自己仿佛在密林里迷了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只觉我孤单一人、又冷又暗,没人来救我,但是这确确实实是我最喜欢的歌。”

令直子身心迷失的森林又冷又暗,没有人陪伴。与之相反,直子所住的疗养院周围全部都是绿色的树木,暖暖的阳光从窗户撒下来,一派生机勃勃。

绿色是希望的象征,树木是生命的象征,阳光是光明的象征。直子在如此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疗养院,再合适不过。

直子的病情大有好转,甚至邀请渡边前来看望自己。

②空旷的田野,象征迷失的直子

直子和渡边穿了单薄的衣服行走在空旷的田野中,直子一边走一边说,快速的步伐,自问自答的言语,整个画面给人压抑的感觉。

此刻的直子是迷失和挣扎的,她不停的来回走,一遍遍问自己为什么?她不能接受自己明明爱着木月,却在生日那天见到渡边时渴望和他发生关系,那样的兴奋和木月在一起时从未有过。

在木月和渡边之间来回挣扎和迷失,直子崩溃大哭。空旷的田野,直子的心乱成一团,理不清,想不通。

直子再次迷失,她不停地走,却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③山坡上的雪和枯枝,象征结束生命的直子

直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连最简单的日常交流都无法进行,甚至出现了幻听,她不想让渡边看到这样的自己。她彻底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允许别人走进,也不允许自己打开自己。

山坡上还有积雪,树木光秃秃的,荒草随风摇摆,直子选择了上吊自杀,结束了生命,永远停留在了二十一岁。

从绿色充满生机的森林,到空旷压抑的田野,最后是枯枝和荒草,直子的命运走向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她在又冷又暗的森林迷失,也选择在寒冷枯萎的季节结束生命。

导演陈英雄一贯对于色彩的迷恋与重视在本片中得到充分体现。其实,早在《青木瓜之味》中就能看出他对色彩的影像风格,这部电影依旧延续了他的影像风格。

三、对于青春期普遍存在的的孤独、迷失,如何进行救赎?

对这种青春期迷失的救赎,影片给出了解决方法,即恋爱和友情。木月选择直子的爱情和渡边的友情,以失败告终,用死亡来逃避。直子选择渡边的爱情和玲子的友情,同样失败了,结束了生命。渡边在对直子的救赎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拯救,这或许才是影片要传达给观众的意义。

①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莫要太过依赖对方而生存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这种完整是靠自己去完成的,而不是依赖某个人而生存。

木月和直子是两个不完整的个体,他们无法独立生存,选择通过爱情和友情完成对自我的救赎,又因为两人一直处于近乎于与外界隔绝的环境而相互依存。

在发现自己无法融入现实生活,无法与其他人沟通的时候,木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而直子在木月死后,也将自己封闭了起来,最后走上了和木月同样的路,以结束生命来寻求解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便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都无法陪伴自己一生。爱情和友情都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你的全部。

②与其摆脱独孤,倒不如接受孤独

在世界范围都可以看到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自我封闭,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面对孤独,他们选择逃避和摆脱,越是如此,孤独反倒如影随形。

渡边,直子,木月,绿子都是孤独的人。直子和木月不能接受这种孤独,在现实与自我世界的对立、纠结下,他们内心的痛苦会随着挣扎越发痛苦,最终双双以结束生命来逃避这种痛苦。渡边和绿子虽然孤独,但仍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最终他们接受了孤独,得到救赎。

面对孤独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接受它,正视它,而不是逃避和摆脱。

③青春述茫的救赎之路并非两性的情爱,应该是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

《挪威的森林》中对于两性情爱,死亡,孤独等均有所探讨,虽是一部爱情片,却超出了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而具有更为深刻的思考意义。

结语:

影片结尾是渡边的旁白:“四季更替,我与死者之间的距离亦随之急剧拉开,木月还是十七岁,直子也依旧二十一,直到永远。”

木月和直子迷失在自己的森林,是悲剧的代表和符号,我们要从这种悲剧里得到启发和思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