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赌上自己后半辈子职业生涯,让陈佩斯跟朱时茂两人迈出了中国小品界开天辟地的一脚。陈佩斯跟朱时茂靠一个碗、一双筷子、一个桶,让全国人民笑得人仰马翻。
陈佩斯上过11次春晚,成了一个时代的笑声传奇。不过在2000年,46岁的陈佩斯却将央视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此事过后,陈佩斯受到各路资源的封杀,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处处遭受打压。
1954年,陈佩斯在长春出生,他父亲陈强是著名的电影演员,长了一张反派脸,陈佩斯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长得比他爹还要反派,一个眼神都像是在要算计人。
1973年,陈佩斯被八一电影制片厂录取,收他的理由就是厂里已经有太多浓眉大眼的帅小伙,可一部戏里总要有个人演反派,而如果比脸,没有比陈佩斯更适合的人选。
进了八一厂之后,陈佩斯出演的角色大多是戏份不多的反派龙套,比如《南海风云》里水兵,《猎字99号》里的特务,《归心似箭》里敌军小首领。
好在陈佩斯不在意,因为他始终坚信父亲给他说的话,演员不怕角色小,要演到人物里去,也许正是这份坚持,给陈佩斯未来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陈佩斯和父亲陈强首度合作,共同主演了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喜剧片《瞧这一家子》,把一个城市小青年演得活灵活现。之后这对父子又合作了电影《夕照街》,获得了大众的喜爱。
从此,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二子系列就此诞生。从龙套一下子变成主角,再加上和父亲同台表演,让陈佩斯一度十分紧张。就在陈佩斯遵循父亲的指引,在大银幕上探索自己的喜剧之路时,命运却把他推向了另一个舞台。
1983年第一届春晚的播出,给全国电视观众带来了一次全新的新年体验。彼时,陈佩斯和朱时茂因志趣相投,经常搭档走穴,出演一些喜剧类的小短剧。由于效果很好,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赌上自己后半辈子职业生涯,向他们发出了上春晚的邀请。
1984年,陈佩斯跟朱时茂两人表演了春晚有史以来第一个小品《吃面条》,一个碗,一双筷子,一个桶,把全国人民逗得人仰马翻。小品虽然情节简单,但是却妙趣横生,最重要的是他奠定了小品这一形式的节目,在春晚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因为这个作品,陈佩斯和朱时茂受到了诸多观众的追捧,而后也成为春晚舞台上的常客,曾11次登上央视春晚,每次都以压轴嘉宾的身份登台亮相,成为那个年代春晚中最受期待的明星。
陈佩斯饰演的角色几乎都是市井小人物,烤羊肉串中的奸猾摊主,主角与配角中一心想演主角却总是弄巧成拙的配角,警察与小偷中胆小如鼠蠢笨可笑的小偷。
其中最形象的当属1989年春晚上表演的《胡椒面》,当陈佩斯穿一身破烂棉袄大摇大摆登场的时候,观众已经笑开了花,喝汤有溜边儿,被烫到嗓子后大气不敢喘,甚至连眉毛都在跳跃。
1990年,陈佩斯跟朱时茂在春晚舞台上演了他们的封神之作,《主角与配角》,二人的演技让全国观众叹为观止。尤其是陈佩斯饰演那个准备抢戏的配角,那份小人得志的神态被他拿捏得十分精准到位。
1991年,陈佩斯与朱时茂合作的小品《警察与小偷》同样反响热烈,但很多观众并不知道这部作品经历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当时的两人试图说服导演,但导演却坚持己见,导致小品中最为精华的片段被强行删除。
这时,陈佩斯与朱时茂和春晚节目组之间已经弥漫硝烟。1998年,他们准备的作品《王爷与邮差》再次被导演强行介入,他们认真专注,花费大半年时间去构思打磨的作品,却因为最后审核的条条框框,规矩太多,束手束脚。
两人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这次春晚之后,两人便决定不再登台,之后他们与央视的一场大战,彻底断了与春晚的合作之路。
1999年的某一天,陈佩斯经过一家音像店,看见大量自己的小品合集光盘被售卖,以为是盗版,气愤的他直接跟老板争论了起来,谁知老板却胸有成竹的告诉他,这是央视旗下公司正规出版的作品,哪来的盗版?
这句话让陈佩斯更加愤怒,因为央视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授权,于是他拉上老搭档朱时茂,通过各种方式请央视给自己一个说法。可这一合理诉求却如石沉大海,得不到任何回应。
愤怒的陈佩斯和朱时茂一纸诉状将央视告上了法庭,最终央视败诉,陈佩斯二人得到33万元的侵权赔偿费。可官司尘埃落定,一意孤行的陈佩斯和朱时茂却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此后,两人遭到长达15年的封杀,他再也接不到任何演出邀约和上台的机会,因为没有经济来源,他苦心经营的影视制作公司,面临倒闭,投资拍摄的贺岁喜剧电影也因不知名原因被强行下架。
当年身边的人都对陈佩斯的行为感到匪夷所思,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他却把树给砍了。可即使如此,陈佩斯也从不后悔。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作品侵权的问题,更是社会秩序问题。在微微强权面前,再渺小的个体也应该享有被尊重的权利。
退出大众视野的陈佩斯并没有一蹶不振,他反而将全部心血砸到了最累最吃力不讨好的话剧上来,有不少人产生疑惑。他这么有命,随便走穴就能拿到一笔不小的收入,何必去这样埋头苦干呢?
2001年,陈倍思亲尽家产推出了话剧《托儿》,在长安大戏院的首场上座率竟然达到了95%,全年的总票房更是高达4000多万。紧接着,他又推出了《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等一系列饱受好评的话剧,其中《阳台》还被上海戏剧学院收入教科书。
话剧大获成功后,来找陈佩斯要票的人不少,但在他的剧场里,从来没有搞过赠票、走后门儿这一套,因为这里是最基本的规矩,陈佩斯一直是那个陈佩斯,唯一能让他低头跪伏的只有艺术。
后来春晚节目组曾多次邀请陈佩斯复出,可都被他拒绝了。而离开的越久,观众越是想念。我们怀念陈佩斯不仅是情怀,而是当今的喜剧演员一定要靠煽情把观众弄哭显得更高级一些时,仿佛已经忘记让观众笑才是喜剧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