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老家,人情礼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互不相欠”! 这是个好传统,但我很讨厌在细节上互不相欠,很累,让人情往来成了累赘。
在我老家,人情细腻到在别人家吃过饭,即使吃饭也请在短时间内回去。 所以渐渐地,大家都不在别人家吃饭了。 不是因为粮食短缺,请人吃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因为不想在别人家吃饭,所以慢慢地大家没事也不去别人家聊天。 因为害怕去订餐人家留饭……
即使是春节的新年礼物也一样。 因为你在春节给我送了礼物,所以我必须送同等价值的礼物。 否则,我觉得我欠你的人情。 父亲坚守“互不相欠”的原则,每次收到礼物,他都会念叨着欠了我们什么,并考虑着如何报答。 即使送礼物是后辈也是一样。
今年春节,表哥(妈妈老家的外甥)托了一袋米和一袋面给妈妈(唯一健在的婶婶)拜年。 父亲看了贺礼,商量了送什么给我们比较好。 我对父亲说。 “其实不用考虑怎么报答。 表哥送特产来是因为妈妈是婶婶。 平时的生活中对母亲温柔,让老家的人放心,在里面。 他今天送来一袋米一袋面,明天你还一瓶油一瓶酒,互不相欠,有意义吗?”父亲默默地默认了。 也许是因为父母平时经常吵架,我的说法接触到了他。
我的想法可能不符合老家的人情礼节原则,但我认为人情往来就是这样。 揣摩自己和别人,我也有婶婶。 我现在很少去阿姨那里拜年。 几年后可能也不会去给阿姨拜年了,等她们老了就去。 现在婶婶还年轻,在她们各自的家里是家里人,不用担心。 但是当他们老了,不再是家里的顶梁柱,她的孩子们需要养活她时,我就去见她们。 新年有时也会带礼物庆祝新年。 我为了庆祝新年,不考虑婶婶还给我同等价值的礼物。 阿姨晚年过,让她知道老家有家人很担心她,希望她的家人对她好。 这才是人情的本质! 我说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