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电影局终于官宣了1月20日复工,朋友圈里的电影人们比过年还要热闹,长达半年多低谷期让每一个人都焦虑难耐,希望与理想在时间中逐渐被消磨,而现在,终于等到了天亮的曙光。
和1月的短暂复工一样,这次有关部门也拿出来不少中内外经典卖座影片,帮助市场渡过开业后的恢复期。可我们都知道,市场恢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如果仅凭这些复映影片是不能将足够的观众拉回影院的,市场需要的是还是——新片。知道归知道,但要让投入大量资金和心血制作的影片去做身先士卒的炮灰,又谈何容易呢。
但让我们欣喜的是,有不少勇士已经站了出来!官宣复工之后仅仅1天,就有数部影片宣布定档。今天早上,《新愚公移山》也第一时间宣布将成为影院复工首批上映的影片之一,在疫情期后以“开山大将”之姿率先辟路,用新片为行业注入信心与活力,重振观众观影信心,其胆识令人佩服。
《新愚公移山》拥有着强大的制作团队,集结了包括迪士尼原创意总监,著名编剧Marc Handler,导演陈志宏、许刚等优秀电影人,更改编自经典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有着家喻户晓的群众基础和特色的文化烙印,是十分吸引人的题材。
这几年动画电影在国内的影响力与热度越来越高,许多国产动画也走上了模仿好莱坞或日漫番剧的模式,虽也不乏良作,但多少丧失了我们本土的文化特色。几十年前《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那样风格独特,让人一眼便知是“中国制造”的优秀动画越来越少见。
而《新愚公移山》并没有随大流,不同于近年以CG为主的趋势,它反潮流而行之,采取了传统的二维动画模式制作,美术风格借鉴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江河烟波浩渺,山峰青绿写意,用特色的中国画风勾勒细节,再配以行腔酣畅的豫剧风格配乐,从视到听皆将观众置于工笔山水的意境与氛围之中。
但最令人欣赏的,还是电影对 “愚公移山”这个经典故事的改编完成。原故事只有345字,情节与主题较为简单,人物塑造扁平,显然不能支撑一部完整电影的容量。如何在编出更多内容与新意的前提下,又不违背“愚公移山”原有的精神主旨,是个不小的难题。
但主创们还是做到了,首先是将主角从愚公换做了愚公的儿子清风,这样一来,不仅保留了愚公本来的人物形象,将更复杂更反叛的性格赋予给清风,也给故事提供了全新的旁观视角:如果你是愚公的身边人,甚至就是愚公口中的“子子孙孙”,你又会如何看待愚公的行为呢?
在神话故事中,愚公移山只是一个单纯的毅力行为,代表了一个人对某件事坚持不懈的决心,但在《新愚公移山》大量填充了故事背景与人物信息后,愚公移山更多的变成了一种自我坚定的信仰,相信没有跨不去的坎,没有走不过的难。
主题有了些许理想主义色彩,以至于清风身为愚公之子都发出质疑,愚公的信心从何而来?可愚公一句话便点醒了清风:“移眼前山易,移心中山难。”人们在很多时候畏惧的困难,往往并不是困难,只是人们自以为那是困难罢了。而在很多时候,心中的困难可能比真实的困难更难跨越。
这不仅是对“愚公精神”的再创造,更是对其的进一步诠释和补充,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会遇到需要“愚公移山”的情况:生存焦虑、家庭矛盾、经济压力……有时候我们畏惧它们,还未跨出那一步便已宣告投降,往往就是还没有搬走心中的大山。可一旦我们真的去做了,一旦我们坚定了那个“我可以成功”的信心,事情往往总能迎刃而解,时候我们回望那座大山才发现:其实一切也没有那么难。
其实现在,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影视人又何尝不是愚公呢?在我们前方永远有一座又一座的大山等着被搬走,搬走一座,可能哪天山神忽然又搬来两座。可我们不言放弃,我们坚信在山后面就是希望的曙光。也希望《新愚公移山》的上映,能让更多的人被电影所传达的主题和情绪感染,让每一个人都拥有“愚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