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对中国的意义,中国引进苏27,印度空军哀叹失去优势,找到俄罗斯:给我新款苏30

输出有可靠材料的战争史,关注“今晚听历史”!

1991年,中国引进苏联27SK战斗机公开。 这是中国为应对东南危机而进行的军购项目,网址为但却在南亚次大陆引发了一场印度空军与国会之间的轩然大波。

在得知中国订购苏联27后,一些激进的印度空军将领公开发声痛斥国会。 “饱食终日、睡眼惺忪的政治家们,打着呼噜,让中国人夺走了我们30年来的空中优势。”

一时间,军方对国会的谴责在媒体上沸腾了。

苏27sm3

那么,为什么印度军队反应这么强烈呢? 在那之后,他们是怎么对立的? 本文回顾一下30年前的游戏。

错失先机分析中国购买苏联27的新闻为什么会深深地刺激印军,原因大致有三个。

一、印度空军早已看中苏27,却被中国抢了先。

1990年,前苏联飞行表演队参加新加坡航展后,前往印度出售新晋苏27战斗机。 这些苏27在新德里的出色表现,让在场的空军将领们大为着迷,并强烈要求尽快购买这架新飞机。

苏27是一种大型制空战斗机,能有效弥补印军短板。 印度军队已经有比较先进的米格23bn、米格27,还有制空型的米格23M、但这些都属于中型战斗机,在面对苏27时处于全面劣势。

空军购买机器已经迫在眉睫,但国会却非常麻木。 每次在会议上讨论军方预算时,印度议员通常都左右为难,他们效率低下,很难通过预算。

一年后,中国已经率先引进苏27SK的消息激起千层浪,国会在空军的强大压力下,终于在1993年通过了采购预算。 此时,苏27已经在中国东部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战备执勤。

二、印度很清楚苏27身后的意义。

自1954年成立以来,印度空军经过了几次技术升级,战斗机也进行了多次翻新,但截至20世纪54年代末,已有轻型战斗机

e="color: #494949; --tt-darkmode-color: #9D9D9D;">为主力装备。

80年代初,印度获得了航程较远的中型战斗机米格23系列,以及高速侦察机米格25,从此拥有了对中国、巴基斯坦实施纵深打击的能力。远程战斗机带来的力量倍增,让印军尝到了甜头。

1982年的贝卡谷地之战证明,在道路稀少的地区(比如青藏高原)使用远程战斗机,可以很容易绕过对手的防空阵地。以色列的F-15重型战斗机,利用远航程的优势从对手的防空空挡间插入,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战果。

印度空军也非常了解在高原进行远程作战的巨大意义。重型战斗机超长的滞空时间,带来大范围活动的能力,将使防守一方在广袤无际的高原陷入“处处设防,但又防不胜防”的尴尬境地。

曾几何时,印度为了能够获得这一能力,多次尝试从苏联引进苏24战斗轰炸机,但却遭拒。

被拒原因很简单:美国政府不希望远程战斗轰炸机出现在波斯湾附近,而苏联当时也不愿过度刺激美方。

因此,当90年代初苏联愿意出售苏27时,印度空军恨不得马上收入囊中。

准备交付中方的苏27

三、苏27在我军服役,将打破印度长期以来的装备优势。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印度空军在装备上,已经开始逐渐超越解放军。从米格21的全天候型,到米格23、幻影2000,印度逐步拥有了全天候综合作战能力,而此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歼6、歼7已逐渐落伍。

80年代中期,印度又获得了美洲虎攻击机和米格29战斗机,这让中印之间的装备差距达到顶峰。

这一时期,印军主要战机已经对中国形成代差,解放军只能依靠歼7各种改型和不成熟的歼8来勉强应对。

真正改变这一状况的转折点,就是90年代苏27入役。

1992年24架苏27在芜湖降落后,中国空军终于拥有了第三代战斗机,并获得了全天候和超视距作战能力。虽然首批采购数量很少,但却让中国重新拥有了对印度的技术优势。

当航程达到4000公里的重型战斗机出现在解放军序列时,印度感觉如芒在背。

中印苏30博弈

国会批了钱,揣着银子的印度空军将领在国际市场进行了一番考察。他们发现,虽然印度军购很少受国外限制,但对于重型战斗机来说,他们可以选择的产品仍然非常有限。

双座型苏27UB

美国出于和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拒绝向印度出售战斗机,尤其是远程战斗机;欧洲战斗机价格昂贵,他们推销的狂风式战斗机,被印度空军嘲笑为“这是欧洲用最精致的技术制造的最平庸的飞机”。

于是,俄罗斯成为印度空军唯一的选择。

在和俄罗斯洽谈时印度强调,印军将要装备的型号一定要比中国先进。这其实是印度人的一贯风格,他们买武器非常有针对性—北方的邻居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早在六十年代,即使中印都同时装备着米格21,印军也愿意牺牲一些空中机动指标,而要在其他配置上超越中国。

正是基于这个原则,印度向俄罗斯提出,要购买苏27的全新改型—苏30。

苏30是俄罗斯空军飞行员按照对苏27的使用经验,指导厂家研发的一种升级款战斗机,由单座变为双座。

自从80年代初苏27进入苏联空军服役以来,原本作为高级教练机的双座款—苏27UB,却被苏军大量用来执行作战任务。

这首先是因为,当驾驶远程战斗机进行长距离飞行时,一名飞行员非常容易疲劳,而两名飞行员则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

其次,在最常用的4机编队中,如果配置一架双座战斗机,就可以在它的后座安排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指挥员,担负观察协调的任务,这使编队在对抗中效率更高。

第三,在80年代的技术条件下,单座战斗机受飞行员精力所限,很难对抗两个以上的目标。双座战斗机则能同时,由前后座飞行员跟踪多个目标并与之交战。

因此,苏27UB被很多飞行团当成主要执勤飞机,出动次数却远远超过单座苏27。

正是在一线飞行员经验指导下,俄罗斯军工开发了“加强版”双座型苏27,它不仅能空战,还能对地、对海攻击,几乎拥有苏27的全部优点,还能比它干更多的活,这就是苏30。

俄罗斯对苏-30战斗轰炸机也充满信心,加上90年代中期俄罗斯国内经济崩溃急需补血,这型战斗机很快被推向国际市场。

1996年11月,印度和俄罗斯签署了价值15亿美元的苏30MKI采购合同,俄罗斯将向印度提供40架苏30MKI。

编号中M代表“多功能”,K为“出口型”,I是India的第一个字母。

印度采购的苏-30MKI,是苏30的深度改进型,最明显的外形特征是安装了一对鸭翼。此外它还配备了先进的矢量发动机,因此能够进行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空中机动动作。当时只有美国F-22A有此能力。

苏30MKI

2000年12月,俄罗斯又授权印度,可以在本土生产140架苏30MKI,合同总价值超过30亿美元。

就在印度空军下订单后不到一年,中国也和俄罗斯签订了购买70架苏30的合同,型号是苏30MKK。

虽然中印两国看上去似乎选择了同一个型号的战斗机,但苏霍伊设计局的项目负责人萨沃契科却指出:尽管两国购买的型号序列相同,但实际上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飞机。

要“先进”还是“可靠”

印度想要获得的,不仅是一种超越中国苏27SK的战斗机,而且还要能够应对来自巴基斯坦的威胁,以及印度洋上的海空威胁。

为了拿到印度订单,俄罗斯为印度空军量身定做了苏30MKI。

苏-30MKI

这是一种偏重于制空,同时又能对地攻击的重型战斗机,它配备了法国和以色列的先进航电技术,安装了俄罗斯最先进的发动机,以及性能强悍的雷达系统。某种意义上来说,苏30MKI是一个国际项目。

一般情况下,一种作战飞机的诞生,要经过完整的论证、大量的试飞,等到各项子系统万无一失后才能考虑批量制造。然而面对急迫的印度客户,苏-30MKI却简化了这些步骤。

苏-30MKI继承了早期苏-30和苏-37的设计特点,再加上印度定制了西方航电,这样整合起来就比较费力。

但急于完成订单的俄罗斯和急于获取新战机的印度,都忽视了“可靠性”的问题。飞机服役后,机上安装的二元矢量喷口和西方航电问题频发,导致大量事故,从2009到2019,苏30MKI一直保持着平均每年摔掉一架的速度。

面对如此惊人的坠毁率,苏霍伊设计局曾含蓄的表达对印度生产线的不满,他们认为加工及装配的水平低下,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也许苏30MKI对印度来说,是过于先进了。”

相比印度,中国空军的需求则要简洁明了得多。

在1996年不断恶化的台海局势下,中国空军必须尽快获得一种重型多用途战斗机,以取代性能落后的轰5和歼轰7。

因此,中国的苏30MKK在引进上相对保守,但更加侧重于快速形成战斗力,因此主要采用俄罗斯成熟可靠的子系统。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苏-30mkk从交付部队的第一天起,就形成了作战能力,而印度空军的苏30MKI到今天也没有完全稳定。

“全世界最好的战斗轰炸机”

目前,中印两国都装备着苏-30战机。

印度装备苏-30MKI,中国则装备苏30MKK和苏-30MK2两个版本。中印两国引进目的的不同,也让各自的苏39在性能指标上各有千秋。

除了技术侧重点各有不同之外,两型飞机的价格也相差巨大。

俄罗斯媒体表示:印度苏-30MKI战机相对中国苏-30MKK战机贵很多,而使用成本更是中国的两倍。

印度苏-30MKI战机之所以价格昂贵,是因为它是按照印度空军的要求来量身打造的,还集成了来自多个国家的航电系统。不过,也正是由于堆砌了大量新技术,苏30MKI被印度媒体骄傲地称为:世界上最好战斗轰炸机。

坦白讲,印度苏30MKI在空战对抗性上的确具有极大优势,它的空中指挥能力和编队作战能力都领先于中国的苏30MKK。

但是,从1996年到2009年长达13年的时间内,印度空军的苏30MKI却始终没能达到设计指标。

它的机载系统性能极不稳定、发动机故障频出,那些本想领先中国的指标,很多都停留在说明书上。

2009年后,在不得不降低部分技术指标的情况下,苏30MKI的状态才开始逐渐稳定。尽管如此,苏30MKI依然在信息获取能力上领先于中国苏30,而在空中机动方面,也比中国苏30略胜一筹。

但需要指出的是,苏-30MKK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品,技术已经相对老旧。中国目前已经拥有更先进、更强大的战机。

目前,印度共有超过270架苏-30MKI正在服役,随着印度国内生产线的缓慢生产,未来会有更多的苏-30MKI进入印军。数据显示,2020年在印度制造一架苏30MKI的成本,是俄罗斯现役苏-30SM的两倍。

后记:

中印空军“两个苏-30”的博弈和对比,也许在15年前还具有现实意义,因为那时苏-30MKK还是我军最先进、多任务能力最好的战斗机。但在目前,苏-30MKK在我军早已失去当年的地位。

上世纪末中国先后采购了100架苏-30,一方面是要解决缺乏中距对空导弹的问题(对岸的幻影2000当时配备了法国先进中距导弹);另一方面是要解决缺乏纵深遮断手段的问题(为了应急作战)。

所以,俄罗斯交付给中国的是一种“机体成熟、有限升级、高可靠性、可以超视距空战、可以精确对地打击”的苏30。

这100架苏-30MKK/MK2以高成熟度的状态,在交付后迅速形成战斗力,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反观印军苏-30MKI,其实是一种堆数据、堆技术的型号。无源相控阵雷达、矢量推力发动机,以色列的电子对抗系统、法国的综合化航电火控系统,这些新鲜玩意儿在15年前的确光鲜亮眼,但也带来了长期低可靠性的严重不足。

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看,2019年的苏-30MKI在妥善率、出勤率达到及格的情况下,凭借其无源相控阵雷达和矢量发动机,基本上可以对我军苏30MKK形成代差了。

但还是那句话:苏-30MKK在我空军已经是接近淘汰的机型了,而印度买来的“阵风”,在歼20面前又能走上几个回合呢?(全文完)

参考资料:《高原的天空——中印空军建设的博弈》

输出靠谱、有料的战争史,欢迎关注“今晚听历史”!

苏27对中国的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