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影坛,女性主义题材早已司空见惯,以音乐为主题的影片也不在少数,但同时表现这两大主题的电影,就凤毛麟角了,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1993年的《钢琴课》。
该片从剧本、摄影、配乐和表演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上世纪末好莱坞电影艺术的巅峰水准。不过,《钢琴课》却显得有些生不逢时。它的光芒被同年诞生的另一部经典《辛德勒的名单》掩盖了。
在第二年的奥斯卡典礼上,《钢琴课》获得7项提名,最后只拿到3个奖项;而《辛德勒的名单》获得12项提名,最后捧回了7个奖项,其中就包括最佳原创配乐奖。约翰·威廉姆斯谱写的那支柔肠寸断的旋律,几乎成为了好莱坞历史上最家喻户晓的配乐作品,不亚于《教父》主题曲。
但《钢琴课》里 的音乐也并没有被埋没,其电影原声带在当年即卖出了几百万张的成绩。而且,仅从艺术层面讲(不考虑题材的特殊性),这部配乐其实并不逊于《辛德勒的名单》。
很多人认为,极简主义作曲家迈克尔·尼曼为这部电影谱写下了好莱坞历史上最唯美的钢琴音乐。开场的第一钢琴主题,极具印象色彩的旋律线条在哀伤清淡的触键下显得寂寥落寞,听者仿佛看到主人公艾达在海边抚弄着钢琴,迎着海风独自起舞。
不久,第二钢琴主题在随后两个乐段中先后出现,旋律活泼灵巧,音乐在轻快的琴键跳动下暗藏危机。优雅古典的钢琴旋律在平缓但内具张力的弦乐衬托下,散发出一种凄冷的气质。
两个大主题在乐段中前后映衬,相互角力,在动静张弛的戏剧氛围中尽情宣泄。尼曼通过简单的旋律重叠和古典管弦乐技法,制造出随音乐韵律起伏的动静转化,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艾达的内心激荡。两段主题钢琴的角力仿佛象征着影片中两个男人因为艾达而展开的无形争斗。
除了钢琴以外,弦乐的缓慢铺陈,犹如清晨的薄雾笼罩在四周,无形的力量将所有乐器和音符都约束在一个狭小的地带,形成相对封闭的表达效果。
尼曼对单个乐句的旋律线条进行细微刻画,使音乐在行进过程中既保持延伸的可能,又让其在无限循环中找到归属的意义。尤其是几个钢琴变奏乐段,在钢琴进行多次旋律往返后,弦乐适时加入,把钢琴重新带入整合的轨道。
钢琴的重叠与弦乐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情绪细密地编织于内,乐句此起彼伏的连绵伸展,让观众不自觉地陷入情绪的旋涡中。
《钢琴课》也许是极简主义历史上对旋律的雕琢最精妙的一笔。钢琴主题乐段甚至打破了极简主义原本的乐句重复法则,拥有相对完整的旋律线条。同时,又悄无声息地通过配器和节奏的调控,让其回到大循环中流淌。尼曼刻意在最调动人情绪的主题片段中,将极简主义法则隐藏起来,但又时不时地让人隐约感受到它的存在。
他用精妙的旋律设计和乐句间的起承转合,代替了循规蹈矩的循环往复,使听者不再迷失于千篇一律的冗长反复,而是全心陶醉于印象主义的瑰丽浪漫。
整部配乐准确地表达出影片潜在的戏剧冲突和观众观看影片时的矛盾心理,尼曼巧妙地将重复延展的音符,隐藏在动人的旋律线条下,使得这样的重复反而具有更加强烈的表达效果。
《钢琴课》如今已成为教科书般的配乐佳作,虽然它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那样的浓郁煽情和华丽编制,但其中所体现出的精妙的创作手法和独特气质,依旧令无数影迷和乐迷津津乐道,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消息力。
——END——
关注后来之声,听全球音乐,读干货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