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半夏》导演:和剧中角色是同龄人,碰壁、拼搏都体会过

电视剧《风吹半夏》正在浙江卫视等平台热播中。该剧聚焦上世纪90年代,讲述了以许半夏(赵丽颖饰)为首的企业家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白手起家,不断创新,以敢闯敢拼的精神实现自我价值,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该剧开播后,无论是其中对上世纪90年代场景的精准还原,还是主角们“野蛮生长”的励志奋斗故事,都吸引了无数年轻观众。截至目前,该剧豆瓣评分8.4,被誉为现实题材作品中“时代的回眸”。

《风吹半夏》有一种上世纪90年代独有的风貌。

导演和角色是同龄人,都曾努力拼搏

傅东育是60年代末生人,和剧中主人公年龄相近。他也曾在那个年代,经历过时代浪潮的洗礼,真切体会过拼搏、创业、脱胎换骨的过程。1990年,傅东育大学毕业。1992年到1993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指标放开了,大家都可以拍电影了。于是傅东育拿着自己写的剧本四处去寻找机会。然而,彼时并没有公司会轻易认可一个毫无独立导演经验的新人。傅东育犹记,他曾半夜从上海徐家汇骑自行车到南浦大桥,一身湿透地等待一个公司老板拍板。“我当时面临的困境,就像许半夏这样:四处碰壁,是选择撞破南墙、还是放弃?”最终傅东育和许半夏一样,选择了前者。也正是这种欲望和胆量,让他在毕业三年后就成为了电影导演。这在当年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无论是剧中的许半夏,陈宇宙,还是童骁骑,我和他们都曾是‘同龄’的年轻人。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这种青春与时代的共情,让傅东育对《风吹半夏》产生了亲切感和表达的欲望。

童骁骑(左)、陈宇宙剧照。

最大挑战是与当下年轻观众建立情感“嫁接”

此外,讲述一个距离当下二十多年之久的故事,如何与当下年轻观众建立起情感“嫁接”,这也是傅东育遇到的最大挑战。《风吹半夏》塑造的是一群改革开放浪潮下的创业商人,他们十分果敢、有劲,甚至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创业状态。他们渴望奇迹、也创造神话。在创作过程中,傅东育力求将那个年代所有的精神力量传导到每一个人物的身上,例如许半夏在和商界人物斡旋时的独立务实,在步入钢铁产业时不惧年龄小、资历浅,依然敢闯敢拼;例如许半夏、童骁骑、陈宇宙为了梦想四处奔波,面对没钱进钢、钢价大跌等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依然不放弃希望……“这些精神力量赋予人物真实感的同时,又让他们有着饱满、鲜活的状态。不管他们如何经历跌宕起伏,但在情感部分的真切度和今天的观众产生共鸣。”

李光洁饰演的赵垒有留学背景,在剧中的气质和别人不同。

造型很多“红配绿”,1000个钢铁厂里选出拍摄地

剧中红配绿的场景。

此外,故事里的人物也涉及不同阶层、地域、工种等,有着截然不同的设置和需要呈现的时代环境。例如剧中体现了北边相对发展缓慢的地区,也有南边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地方;有第一批富起来的人,也有相对穷困的老百姓……“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严格按照人物的生活背景、时代背景出发,去还原。”

另外,该剧也有不少戏份在哈尔滨取景。毛溦表示,哈尔滨保留了大量有风格的复古建筑,整个北方的建筑风格、街道、人群,甚至因为气候原因,人说话产生的哈气,都和南方是不一样的。而哈尔滨的戏份,剧组主要是进行实景改造,其中选用了像伏尔加庄园这种异国建筑感比较强烈的地方,也有铁路博物馆这种原本就很古老的建筑,“包括我们也真的找到了造船厂的家属区,作为我们剧中东北部分的钢厂宿舍,这样在环境氛围和细节上,就可以尽量真实而又具有年代感。”

毛溦回忆道,剧中所谓的“还原”,最难的还是演员怎么去精准掌握彼时人物的状态。这部剧中有许多年轻演员,并没有经历过那个历史时期,甚至还有一些95后的演员那时并未出生。他们只能靠资料、影片去调研学习。“还好我们剧中有一些年长的演员,像刘威、柯蓝、冯嘉怡,包括傅东育导演,他们对那个时期是有记忆和亲身经历的。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他们就不断去回忆、去形容和塑造当时那个时期的状态,并和年轻演员去沟通,让他们有一个非常结实的心理基础,才呈现出如今剧中这样的人物状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