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5天,票房超1,500万《邓小平小道》究竟做对什么?好评如潮

导语

电影《邓小平小道》于2022年4月22日上映,截止至4月27日,才上映5天,总票房超过1,500万,超越同日上映的由著名导演迈克尔.贝执导的新片《亡命救护车》,收获了观众以及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让主旋律电影的市场价值再次被肯定!

那么《邓小平小道》究竟做对了什么,才会好评如潮呢?

第1:用3条感情线塑造邓小平

在编剧王兴东看来,邓小平的人物形象是很复杂的!首先,故事背景是:邓小平到江西的工厂,不是视察工作,而是下去劳动改造,是受监管的,身份尴尬,很多事情受局限。

为了丰富邓小平的人物形象,编剧用三条情感线来塑造邓小平的人物性格。

第1条线,邓小平和工人之间的关系

片子里,编剧和导演通过不少的镜头来凸显:邓小平虽然是大人物,但却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反而与工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非常有融洽!

比如,片中凸显一个细节,邓小平干到厂子里不久,考虑到他年纪大,而且住的地方偏远了些,工人群众自发给65岁的邓小平上班修了一个便捷的小道,一方面解决路远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邓小平的安全问题。

另外,为了方便邓小平照顾卧床的儿子,工人们还主动帮忙修了一个吊环,方便邓家人扶邓朴方起床……这些细节都能够体现出邓小平与工人之间的感情。

第2条线:邓小平与儿子邓朴方的感情!

其次,邓朴方虽然行动不便,但仍然很爱自己的父亲,片中他发现自己的父亲后背经常痒,就自己动手给父亲做了一个痒痒挠,这一幕幕都体现了父子之情。

而邓小平作为一个父亲,即使自己被“监管”改造,工作上处处受阻,生活上也困难着诸多,但面对生病的儿子时,他的外表始终淡定且慈爱!

第3条线:邓小平和黄干事之间的“关系”

另外,邓小平与他的的监管对象“黄干事”之间的相处,也给片子增加了不少感情色彩!

“黄干事”是上级派来监管邓小平的,给邓小平制造了很多压力矛盾和痛苦,但“人心都是肉长的”, 长期相处下来两个人也有真情流露的时刻。

第2:深入生活,实地考察

另外,一部好的片子,光有感情线是不够,还得发现细节、提炼细节、真实展现!

编剧王兴东在采访中谈到:为了创作《邓小平小道》这部作品,他先后去了3次江西,分别采访了邓家的3位大姐,目的就是希望他笔下的邓小平能够更加真实。

第3:好的创作,首先要发现,通过细节凸显情感,以小见大

作为一个编剧,一个好的创作,首先是发现!没有好的发现,就没有好的表现!发现比表现还难!

王兴东说:编剧是发现,导演是再现,演员是体现,摄影是呈现,美术是表现,制片人就是去实现,放映就是展现编剧最初的发现。

比如:为了凸显影片中邓家父母对儿子邓朴方的感情,句中有个细节:邓家人进了院子有一条长道,到了小楼底下有两个台阶,邓朴方坐轮椅,第1次来的时候,这个台阶怎么上、怎么抬起来、怎么落地……用了特写镜头!

再比如,片子里,在一个下雨天,儿子邓朴方得知邓小平晕倒了,以为是父亲为自己半夜翻身累死了,他心急如焚,急急忙忙想去找爸爸!可下雨天道路泥泞,轮椅行走艰难,后来车林子又陷在了泥泞的小道上,母子俩在雨中挣扎了好久,才把轮椅给弄出来。邓朴方一边埋怨自己身体不好、拖累了父母,一边又挂念着自己病着的父亲,着急的在雨中崩溃大哭……这些都是真实的情感流露!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编剧王兴东说:希望通过这个片子,让年轻人意识到---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一个百折不挠,不甘平从不甘落后的民族!面对今日疫情,我们不能躺平、无所作为、空手等待,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挣扎、要奋斗、要奋争,要在逆境中看到信念,在困境中看到信仰,在恶境中看到信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