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部好电影,却不建议你看第二遍,因为太丧太致郁

有人说,一部触动人心的好电影,大抵可分为两种——发现世界的极美,或深掘人间的极苦。前者多以明亮基调彰显世事之美好,而后者则以黯淡格调侧写人间疾苦与悲欢离合。

两种不同语境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感观。无论以哪一种形式呈现,都足以打动人心,带给观众欢笑或泪水。

今天,我们就来说下好电影之“人间极苦”这一方面。形形色色的同题材、类题材影片中,最能不动声色撼动你的,当属这部大丧片《超脱》(Detachment)。

《超脱》是托尼·凯耶拍给每一个有“故事”之人去看、去感悟的一部影片。它以8.8分的成绩,位居“豆瓣电影Top250”榜单第119名。

这是一部好电影,却不建议你去看第二遍,只因它太丧太致郁。奥斯卡影帝艾德里安·布洛迪以独特的忧郁气质,完美诠释了“人间失格”这四个字的含义。这是一部灰色的电影,如若你此时心情欠佳,以下内容请谨慎阅览。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影片以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杰米拉的风》为引子,探讨悲观现实禁锢下难以超脱的灵魂之“远”。

托尼·凯耶用伪纪录片手法,和大量人物面部特写镜头,将人人尽有的孤独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同躯壳之下,盛放着不尽相同的灵魂,与各自生活经历所带来的喜悦悲伤。

艾德里安·布洛迪所饰演的亨利,是一名平凡的代课老师。生活中,他是一位孤独的单身汉,没有好友,没有妻儿。除了教书授课,便是蜗居公寓,深居简出,两点一线,生活毫无波澜。

随着工作调动,他来到一所差生云集的社区学校,临时担任代课老师。第一天上课,亨利便受到了学生的谩骂和挑衅。

常年游走任教的生活,亨利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此番举动并未让他感到意外。他以自己独到的方式,为惹事学生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课,场面得以缓解。

亨利不同于其他老师,他身上散发着一种忧郁气质,又总能以意味深长的话语,唤醒叛逆少年内心柔软的那一面。

学校里,学生顶撞老师的事例比比皆是,更有不明事理的家长“助纣为虐”,令教育管理处处碰壁。

长期如此的恶性循环,让这所学校臭名远扬,濒临取缔。老师们常年在问题学生的恫吓下,忍辱负重传授着知识学问,却鲜少有人明白这份良苦用心。

在校期间,亨利对学生谆谆教诲,不遗余力将这群误入歧途的孩子引入正轨。而离开学校,他便成了这偌大城市中一颗孤独的灵魂。

独自坐在公交车上,亨利在夜幕霓虹下黯然神伤,泪流满面。往事令他心如刀绞,而直面现实又是如此需要勇气。

儿时亨利因父亲不负责任的出走,与母亲寄宿在外公家中。而母亲最终不忍变态外公的侵犯,吞药自杀。

纵使如此,善良的亨利还要照顾外公。他已老的不成样子,失忆严重,命不久矣,每天都在自责中艰难度日。

亨利和外公成了这个世界上彼此唯一的亲人,命运虽不公,但人性的良知不能泯灭。这灰暗的日子,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一次偶然,亨利遇到了失足少女艾瑞卡。两个沦落于都市夜幕的生活失意者,在一场阴差阳错的交汇中命运交叠。

出于职业本能,亨利对艾瑞卡的人生选择采取纠正教育。她这么年轻,不该如此堕落。而在艾瑞卡看来,眼前这个男人不同于那些暧昧的“消费者”,他忧伤而善良,让人猜不透。

最终,亨利收留了露宿街头的艾瑞卡,如兄如父关怀着她。渐知冷暖的艾瑞卡也从泥潭中走出,找到了生活中久违的温暖与希望。

《超脱》这部电影仅存的温柔与温暖,便是亨利和艾瑞卡在一起时的片段。它是短暂且一瞬即逝的,却也是真挚并发自内心的。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在稍纵即逝的温情过后,依旧是冰冷决绝的低处人生。

经历过同行曲解、外公辞世、学生自杀、学校关闭这一系列打击之后,亨利的情绪再次跌入谷底。他那些渡人渡己的初衷与念想,全部随着无力转圜的现实,化作泡影,碎裂无声。

就像片中刘玉玲在面对妄自菲薄的学生时,痛心疾首而又无可奈何说出的那番话一样——假装不在乎,任谁都会。而真正去关心去在乎,却需要莫大的勇气。

《超脱》整体采用了伪纪录片的摄制手法,来增加剧情结构和人物情愫的“纪实感”。

在《超脱》的故事里,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孤岛。它随着潮汐的涨落,浮现或消失。你见与不见,这座岛始终就在那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