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首映引起无数轰动,还被称为“划时代”的歌剧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不少影视剧为了刻画人物受了严重打击,经常会让一个满头青丝的人,一夜之间为了头,目的就是为了传递人物悲伤的情绪。

而有一个歌剧,就有一个在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的角色。也许很多人都已经猜到,没错,是《白毛女》。它的首演是在1945年的4月22号,当时共产党正在召开“七大”,歌剧《白毛女》就是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里进行的首场演出。

观看的人有许多我国核心人物和各界社会名流,总共一千多人。他们看完后,个个都是热泪盈眶,因为场地有限,有不少代表甚至坐在窗台上观看。而让大家泪流满面的原因不仅因为歌剧演员的演技,还因为《白毛女》歌剧的素材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平山一带的老百姓称,他们那儿有一个白毛仙姑,白毛白身,通体雪白,晚上经常会在山峦之中跑来跑去。村民们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在神庙给仙姑上供,神奇的是,这些供品一夜之前就会全部消失。因此,村民们觉得这仙姑一定十分灵验,于是更加虔诚地供奉。

村民的这些行为越发过激,甚至直接影响到了粮食的生产。武委会的主任根本不相信什么村姑,于是就和一个年轻小伙子拿着武器埋伏在神庙附近。到了半夜,他们看见一个人到神庙偷拿供品,武委会主任大喝一声,立即追了上去。那人转身就逃,武委会主任一直追到了一个山洞之中,这时候武委会主任才看清这个蜷缩在山岩下的白毛女人。

在逼问之下,这个女人说出了真相。所谓的白毛仙姑,其实只是一个被地主欺凌的可怜的农村少女罢了。在地主的压迫下,她被迫藏进了深山,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之中,又长期缺乏盐分的摄入,所以头发就渐渐变白了。

不过奇怪的是,这件事发生在河北平山,而最早把这件事写出来的却是一个甘肃人。相隔千里,这个作者是怎么知道白毛女的故事?又是怎么把她的故事写成剧本的?

最先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的人叫李满天,甘肃临洮人。他1938年奔赴延安,进入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艺系学习。第二年加入共产党,直到1940年,他被抽调千里奔赴太行山,这才听说了当地这个流传很广的白毛女的故事。

他当下就决定把这个故事写下来,有了这个想法后,李满天不停地走访搜集素材,进行整理加工。他先是把它写成了一篇报告文学《白毛仙姑》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后来又改写成了短篇小说《白毛女人》发表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

那这纸上的歌剧怎么后来变成民族歌剧了?1944年的秋天,李满天遇到了去延安的通讯员,他赶紧把自已的小说《白毛女人》抄了一份给他,请他带给当时的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周扬。周扬收到这则短篇小说后觉得不错,很适合舞台呈现。当时院里的领导们正在研究为“七大”献礼的节目创作,周扬便极力推荐这个故事。

可是把小说改编成歌剧并没有那么简单。刚开始大家满怀激情的创作剧本,可是剧本创作出来后,根本就没有能够体现出创造民族新歌剧的要求,包括人物关系和背景乐都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张庚被安排成为这个创作组的负责人,他们对整个故事进行重新构思,然后再共同讨论润色,最后定稿,这一版才被敲定为最终脚版。剧本这一关算是解决了,可对于歌剧来说,音乐才是最为重要的。为了能够攻克这个难关,张庚请来了五位年轻的作曲家。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一首曲子令人满意,眼看“七大”的日子越来越近,他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五位作曲家又奋战了三天三夜,照着剧本赋予的戏曲形式以秦腔为基调作出了曲子,可还是不尽如意,始终不能和演员、剧本融入一体。张庚下了死命令,要求明天必须确定曲子。第二天作曲家们各自拿出了自已的曲子比对,最后一致认为张鲁的曲子勉强符合要求。

那么音乐的问题告一段落后,歌剧又迎来了第三个难题,寻找演员及演唱者。当时延安的文艺女青年虽然不少,但是要符合《白毛女》主人公喜儿形容又要唱歌好听的实在不容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鲁每天都悄悄跑到青年女歌手们练功的地方,物色人选。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鲁发现一位叫王昆的女歌手不错,于是向她解释来由,接着教她唱了两遍歌曲。她不仅朗朗上口,还把歌曲内心想法表达出来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毛女》就这样上映了,首映之后引起无数轰动。打动了许多人,也产生了许多版本,它还被称为“划时代”的歌剧。也许你会好奇难道《白毛女》仅仅是因为流传面广,所以得到如此反响吗?

当然不仅仅是,他其实和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这部歌剧确实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绝大多数下层人民的对新的阶级、新的社会以及新生活的朴素,善良的愿望。

最后:你看过《白毛女》吗?你是否也被这个歌剧的情节所打动?不妨在评论区和我一起分享,欢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