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宅院,挂起飘荡的布条,不正常之恋的纠葛......由张艺谋导演,巩俐、李保田等主演的电影《菊豆》,通过其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赢得了不朽的成就。
《菊豆》讲述的是在清政府覆灭后,经营一家染坊的主人杨金山,花钱买来女子菊豆并每天对其施暴。不服于压制的菊豆选择了与小叔子杨天青发生关系,并生下了儿子杨天白。但当杨金山意外身亡后,菊豆与杨天青也饱受外界的压力,东躲西藏。最终,被心灵扭曲的儿子所害,酿成悲剧。
整部影片情绪表达有着明显的起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女人的悲剧命运出发,再到女人时尚后的悲惨人生结尾,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人物所处时代的悲剧。
视听语言的隐藏意蕴
色彩作为电影视听语言的一大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的正确把控与运用,极大程度地渲染了影片的氛围,带动了观众的情绪。而张艺谋的电影,便是在色彩、声音、构图等方面的塑造中,将艺术释放到极致。
电影《菊豆》中,色彩的运用是既符合影片大致结构,又蕴含深层意味的。看完整部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颜色一定是染坊院子里高高挂起的彩色布料。
不言而喻,红色代表着希望、生机、爱情与生命,同样也预示着性、不安、暴力和危机。
影片起初,通过牲口棚的小洞窥视菊豆的杨天青对她初生情愫。而之后,导演巧妙地通过了红色的染料在绿水中漫延,通过强烈的血红色视觉冲击着观众的眼球,同时也预示着杨天青对于菊豆的爱意已经一发不可收拾,野心迅速膨胀。
而紧接着,两人在院子发生关系时,红色的染布掉落在菊豆的眼睛上,蒙住了她的双眼。这一细节暗示着爱情与性,并且也意味着被爱情蒙蔽,寻求快感的菊豆,在未来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以及意想不到的麻烦。
影片中有着两次烧毁布料引起大火的情节。第一处是残疾的杨金山逃脱后点燃了火把,想要把不正常的杨天青与菊豆两人一同烧死,这里的红色火光与鲜艳布料,代表着即将到来的危机;第二次大火,是杨天白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后,菊豆彻底绝望,用火把点燃了布料,点燃了宅子,在鲜艳的火光中,菊豆的爱情、生命、生机也被彻底点燃,变成了一种对于内心不安与绝望的束手无措与束手无策,对于悲剧人生的妥协。
除了布料具有鲜艳的颜色,女主角菊豆的服饰,也颇为鲜艳。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菊豆的服饰以红色、黄色两种鲜明的颜色为主:红色代表着爱情,而黄色代表着轻松愉悦。在菊豆与杨天青成功生下来儿子之后,两人过了一段幸福而甜蜜的"夫妻"时光。但好景不长,当杨金山意外逝世,杨天青搬出了大院,菊豆的服饰便以灰色系为主,失去了年轻时的光彩与绚丽。服饰色彩的设定,与人物的处境、心境和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共同塑造完善着整部影片。
在色彩的处理上,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与《菊豆》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味。在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与《菊豆》染坊的房屋一样,采用了灰调的色调表达,营造出了一种冷漠、晦暗、阴郁而沉闷的视觉效果。而鲜艳的红灯笼同彩色的染布一样,预示着爱情与不安。在封建社会,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代表着女人与老爷的亲密关系,而为了争取挂起的红灯笼,大宅院的女人们明争暗斗了一辈子。这便是封建传统社会女人地位的扭曲以及遭到的不公待遇的象征。
《菊豆》在声音的处理上,同样完美的契合了影片的整体气氛,尤其是画外音的处理尤为独特。在影片的很多空镜中,添加了人物语言以及声音等画外音,实现了不便于用实际画面表达的场景的展现。当画面中出现的是残疾的杨金山满目愁容的艰难移动时,画外音则出现了菊豆与杨天青的嬉戏欢笑声,与画面中人物杨金山的情绪神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烘托出杨金山内心的苦闷与报复心态的衍生,为之后的放火烧布等情节做出了铺垫。
整部电影在音乐和音响的处理上,整体以极度悲伤主义为主。并以沉重的鼓点与清脆的锣声为重音,惊醒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并对他们的精神与思想进行再次的施压。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歌谣,也成为影片情绪表达的一个高潮点。随着不同人的演唱和不同情绪下的演唱,同一首歌谣的意义与性质,也有着喜调与悲调的明显差别。
在构图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高角度对于染坊全景的俯角拍摄。这一角度的空镜头,在影片中出现过多次。首先,俯角的拍摄角度给人一种窥视的感觉,带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其次,鲜艳的布料与清冷的房屋对比鲜明,在框架式的构图下,仿佛暗示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冰冷的庭院、牢固的禁锢所束缚,被永远封锁在了这密不透风的封闭正方形。
宅院下的人物定位
人物,是一部作品的生命之魂。是否能完整的、符合影片时代背景与情节要求的形象,是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
《菊豆》是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历史为基准的电影。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注定符合这一时代大环境下的人物生活、性格、心理等特点。
影片围绕的最重要的人物,毫无疑问是菊豆。整部影片所有的人物关系、情节安排,都可以说是以此为开端。菊豆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整部影片中最"叛逆"的设定。被花钱收买的菊豆不屈服于被杨金山蹂躏的命运,勇于打破命运的不公,当发现杨天青偷看她时,没有害羞怯懦,而是主动出击,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爱情。当深沉的爱情处处受到杨金山和族人的压迫时,她勇敢地提出毒害杨金山和远走高飞的大胆想法,这在当时的落后社会,是极为罕见的。
其次,就是菊豆的"秘密情人"杨天青。如果说菊豆的形象是当时所处时代女性的一个特例,那么杨天青这一个角色便是时代环境下正常的、常见的一类人群的代表。杨天青的性格特点中,明显具有胆怯、懦弱的一面。
外表看来,他与菊豆一样,敢于冲破封建礼数、传统礼仪的束缚,展开不正常恋情,但更多时候他是在"放狠话"。当他发现菊豆对他动了情愫时,第一反应是不敢于承认与面对,甚至将自己的房门反锁,防止菊豆进入。
而当两人趁杨金山外出共处一室时,前一秒还在放狠话的杨天青被院子中突如其来的开门声吓得连滚带爬。而当菊豆要求他杀死瘫痪的杨金山时,他却念及叔侄之情,下不了狠心。种种迹象都代表着杨天青,代表着在传统高压礼教的常年压迫下的一代人。他们具有反抗的意识,却缺乏为之付出行动的胆量。
而影片中的杨金山这一形象,可以说是封建礼教的人形象征。在影片的人物对话与情节中,我们可以得知菊豆并不是杨金山的第一任妻子,而是杨金山买来的女人。起初单单凭借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清楚地将杨金山的形象定位到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形象,隐喻的代表着传统落后的封建思想以及传统礼教。
独特时代的主题表达
当染坊坊主杨金山意外身亡,菊豆与杨天青所向往的"自由"的恋爱,更加成为了一种不可能。在杨家家族的长老们的压制与控制下,菊豆与杨天青即使再相爱,也终究逃不出叔嫂的伦理辈分。
在整部影片中,最压抑的代表就是菊豆与杨天青的孩子杨天白。自幼目睹本是父亲却又是叔叔辈分的杨天青与母亲菊豆的亲密关系。直接导致了他在杨金山溺死时开怀大笑,最终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逼死了自己的母亲。
电影将杨天白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推动力,同时也赋予了一个孩子最束手无措的邪恶。杨天白的成长是杨金山的延续,也是封建传统礼制摧残下的畸形孩童的成长代表。时代的悲催导致了老一代人的思想扭曲,老一代人的思想扭曲阻碍着青年人的爱情自由,青年人对关系辈分的不当处理,成为了隐埋在新一代孩子心中的利剑。
按照常理来说,孩子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希望,最有童真的存在,而在杨天白身上,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仇恨、冷漠、阴郁......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也极其疏远。这样的塑造也使电影的主题表达变得更加悲壮,毫无生机。
《菊豆》的将时代定位在了北洋政府军阀统治时期,清朝刚刚覆灭,紧接着又进入了北洋军阀的腐败统治。这一时代的人,也深受着封建社会的礼教与传统思想观念的教化。
而菊豆与杨天青的不正常之恋,说白了就是一场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的人性反抗,极大程度的体现了封建主义与人性释放的冲突与矛盾。
社会历史反思与揭示的题材一直是张艺谋电影的一个热衷选材,《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金陵十三钗》等,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通过塑造时尚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时代带给人们的人生纠葛与束手无措。《红高粱》、《金陵十三钗》表达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英雄平凡小人物的风云事迹,而《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更注重于反映封建传统对人造成的精神与物质的施压。
因此,《菊豆》作为一部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电影,是值得观众去细细品味与感受的。将自己置身于电影中的时代,感受阶级压迫与封建传统给予那个时代的人的精神压迫,从而对于我们如今的时代进行剖析与反思,这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所应该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