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来被并称为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近年仿佛话题不多,甚至被媒体频频贴上了“日渐式微”的标签,不负当年世界三大电影节的光彩了。
说到电影节的冷门电影最大黑马,不可不谓是今天介绍的这部《杰出公民》。
豆瓣评分高达8.6分!
烂番茄新鲜度百分之百!
对于这部电影,豆瓣某网友表示:“阿根廷人自黑起来简直不是人!”
喜剧电影在各个导演的手下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如周星驰的喜剧是一种,而冯小刚导演的喜剧又是一种黑色幽默。
幽默与深沉齐头并进,带给电影更大的内涵。本片的这种喜剧,更多的是一种诙谐的形式,生活中无厘头的巧合与偶然,让人哭笑不得,没有人能得到放声大笑的机会。
回到电影本身,这部在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阿根廷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轻松的“作家归乡”的故事,诙谐的故事设置里隐藏了诸多对于社会人心问题的思考。
曾经的好朋友沾沾自喜的告诉他,他娶了曾经被作家抛弃的女孩。
初恋的女儿迷上了他,主动送来床来。
一位父亲找上门来要求他捐款,作家拒绝了,于是父亲背后开始诋毁他。因为父亲认为,对于作家来说,捐点钱明明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画画比赛开始讨论参赛者的家庭背景。
还有许许多多的读者粉丝,认为作家出品作品里的人物角色就是自己的父亲哥哥弟弟还有自己,热情的邀请作家来参加活动,感恩作家。
带作家去参观现在已经是理发店的作家故居,而理发店老板粗暴的告诉他们已经打烊了,并且将他们赶出来了。
作家对此表示,黑人问号。
正如电影中作家自己最后说出的一句话。
"我们没有任何共同点,我们只是凑巧都生在这里。"
正如电影最开始时带有隐喻样式的剧情设置一样,因为汽车抛锚,所以用作家的书,点火取暖,而司机因为“人有三急”则拿书去擦屁股......
正如影片最后的结局,原本荣归故里的作家,变成叛变人民的叛徒,从夹道欢迎变成众矢之的。曾经梦想温馨的故乡,变得危机四伏。小镇人对作家态度的转变,着实耐人寻味。
故乡这个词,开始被赋予多重意义。“杰出公民”这个身份,也变得讽刺起来。
歌词里唱“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家乡。”
我们离开之后家乡未变,身份却变了,于是故乡只能悄悄存在于夜晚的梦里,思念里。
这部电影在大范围的讲述了一个关于家乡难以与记忆重合的故事,有人认为主题的挖掘欠缺深度,但不置可否的是它仍然是个好故事,是部好电影。
手持的数码摄影让画面看起来更加清晰,甚至被少数电影人定义为“伪纪录片”,认为它失去了电影中的那种质感。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在革新,电影的界限也变得模糊,等待定义。
节奏的处理如同《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一样,缓慢,偏客观的镜头,带入更多主角心理状态的波动,细腻,动人。
故乡是温暖的巢床,母亲的呼唤,还是耐心等你的洪水猛兽?人心没有答案。
(文/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