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无知和迷之自信之间是有金线的,请尊重它

对”迷之自信“有确切概念,是源于传奇的摇滚乐队皇后乐队的主唱佛莱迪·摩克瑞。佛莱迪天赋异禀且自命不凡,很小就跟家里反目,作为一个新人对乐队前辈大放豪言,早早就宣称"我可能不会成为一个摇滚巨星了,我会成为一个传奇。"。正是这份迷之自信才把他带上不凡的音乐道路。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也表现了这一点。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视频的标题叫做“迷之自信的大流量”(不是原标题,是这个意思。)

那么迷之自信到底是不是个好词呢?换个角度来看,为什么会出现迷之自信?

在迷之自信出现前,跟自信配套出现的词通常是自卑和自负。无论是自信,自卑,还是自负,这些都是对自己的定位。

大多数时候,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是高出一两档的。就是说,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通常是高出客观评价一些的。当然,它不是一个固定形态。通常来说,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是呈正态分布的。再自信的人也会自卑,再自卑的人也会表现过于自信的一面。

一个人给自己的定位比客观偏高点点,我们称之为自信。越过这条金线,以至于所有人都都不认可甚至不理解,则是所谓的“迷”之自信。

迷之自信正确使用方法,比如《粉红女郎》中的万人迷陈好。

视频里那种过于夸张甚至有点魔幻的“迷之自信”,大多因为受限于知识和常识的狭窄和单一,而对自己有一种盲目的过高认识。大多数人会随着认识的加深都会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自我认知范围。通常来说,这也是好事。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因为这种“纠正”而陷入精神崩塌。

而我们通常不喜欢,甚至厌恶的那些“迷之自信”的人,其实厌恶的也不是“迷之自信”本身,而是他们在迷之自信时对旁人的贬低,以此来衬托自己的”高,大,强,盛。“

但凡这种以贬低他人为前提的迷之自信,都可以列为,暗之自信,内心阴暗还过度自信。

真正的迷之自信应该是,积极地,向上的。是面对外界的负面反馈,依然坚定自己,并为此而努力。

我一直认为,天才的信念比天才本身更重要,某种程度上,积极的迷之自信便是这样一种天才的信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