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修学次第应是,先修“无欲”,再修“无我”,后修“无相”。“无欲”是指舍离对世间诸欲的染着。“无我”是指破除我执,证人无我,五蕴皆空之理。“无相”是指证法无我,万法皆空,诸相非相,般若无相的实相智。从结果来说,修“无欲”得生天果,修“无我”得二乘果。修“无相”得菩萨果。从道乘的角度来看,它们分别对应的是人天道,二乘道和菩萨道。简单归纳就是"禅天无欲,声闻无我,菩萨无相。"谓证“欲空”。破除对世间诸欲的执着,这对修行人来说是绕不过的一道坎,是修行人的基础法门。这个无欲主要是指破除对世间诸欲,例如财色名食睡等的染着。其中破除淫欲又最为关键。《四十二章经》说:“人怀爱欲,不见道者。”
《楞严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可以说,离欲是修行人第一步要做的功夫。此项修行可得生天的果报,为下士道。下士道虽名为“下”,但为根基,不可不修。“无我”谓声闻证“我空”,即证人无我,五蕴皆空之理。得二乘果,为中士道。“无相”谓菩萨证“法空”,即证法无我。菩萨普度众生,普知众生种种心行,普知种种法,由此彻证无生法忍,万法皆空,般若无相之理。《金刚经》的“无相”是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此为般若无相智,是菩萨的甚深智慧。般若为诸佛之母。修行般若可得菩萨果,佛果也,为上士道。大家都有我执,无我対治我执,无我就是起心动念放下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无我不是真的没有自我,而是放下起心动念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无我就是放弃起心动念以自己为中心,证无我境界的人处处考虑众生,以众生解脱为中心,放弃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觉得这种就是无我境界。
无相修行,大家一听无相修行,就执着无相修行的相上面,这相不是形象,无相修行是指修行上不要执着修行过程中的事物表面相上,不执着修行上的表面“相”上,是为无相修行,用现在的道理说,人就是一堆肉,就是一堆分子,就是一堆原子,就是一堆电子。细之又细。受想行识也不过如此。哪里有个不变的我那?这堆原子能组成个所谓的我。是因为什么那?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即是空。说因缘,非因缘。空不空如来藏。相者前土影事。观者有角度就有相。你是相,我是相。旁观者,他也是相。这就是起心动念,分别心。我空。你空,他也空。本无所有。造作的虚相;因为无明,我们有妄想执着,所以会存在,我,我的,这些就是轮回的动力或者业力。试想一下,我们轮回的这一世,离不开父母的缘,离不开,衣食住行,山河大地,阳光,雨露等诸多因缘,如果再分析下去,父母又有他们的缘,有祖先的因缘,没以有这些,也不会存在现在的这个我,衣,食,住,行也一样,衣是怎么来,食是怎么来的,一样一样分析下去,都是因缘所生法,乃至我们的五蕴识心也是如此。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没有一样是固定不变的东西,自然存在。
如果真的彻底见证了因缘所生法,就会彻见。这些因缘所生法中,不存一个永恒不变的我,也没有说这些东西属于一个永恒存在的我,那个已非言语所能表达。有些人可能会恐慌,怎么能把我给修没有了呢?目前只能说,不是那样,具体没办法回答,因为一回答可能回到禅宗去了,可能又立了一个有。如果说你已经彻见因缘所生法,就会自然而然的理解同情他人,别人的烦恼就变成了你的。但已经解脱,别人的烦恼不会障碍你,只会成为你成佛的资粮。在这个世界当中,只要任何一个人喜欢讲别人不好,你只要讲了别人不好,你马上就得到一件东西了,得到什么东西了呢?即得傲慢之果。所以不要去讲别人的不好,你去讲别人的不好,你马上就会将傲慢之果又分出一个恶果,就是执著。
每个宗教,都会对“我”进行不同的角度的解读,佛教同样也不例外。早在古印度,婆罗门教对于“我”进行过非常仔细的观察,人们常常会觉得奇怪,明明是眼睛看到物体,我们却会很自然的认为是“我”看到。比如自己的手臂受到伤害,我们不会觉得是手臂在痛,我们会很自然的觉得“我”痛。所以当婆罗门教的信徒们在观察“我”的现象的时候,会认为,好像在我们身心以外,有一个“我”,这个“我”可以操控着我们的身心一样。会觉得“我”和身体是分开的两个个体。再加上有一些人可以回忆起自己前世所遭遇的事,认为我的身体由于我的轮回一直被换,但是主宰身体的“我”是不变的,这样活生生的实例,更坚定了对于“我”是独立在身心以外的看法。
所以婆罗门教主张一个叫做:常,一,自主的我,这种主张佛教有一个专有名词称之为:“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有”。如何理解这个“常一自主的我”呢?常:认为身体会随着很多因缘改变,是无常的。但是控制着身心的“我”是不变的,跟随着身体贯穿整个轮回,所以是常性的。认为说我的身体会很多不同的支分,比如我有手,我有脚,我有头,我有各种器官,但是包裹在身心里的“我”是没有支分的,他是唯一。自主:他们觉得说我的身体受到“我”的直接控制,是非独立,非自主的。但是身心里的“我”确没有一个因缘能够控制他,由此说到了这是自主。从而形成了这种“常一自主的我”的主张。渐渐的他们认为说,今世身体的苦行,能够换取来世的福报,认为身体是包袱,而包袱内的自性“我”是身体的主宰者。所以慢慢的开始追求极致的内心平静,也就是追求非常非常高深的禅定功夫。
但是佛陀认为,如果以这样的“我”的见解去无止尽的追求极细微的禅定,非但不能断灭烦恼,反而会更加坚固我们的我执。佛陀在《月灯三昧经》里也说到了:纵然修彼三摩地,彼不能坏记我想;纵然你能够获得非常强大的禅定,但只要你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常一自主的我的想法的话,还是不能断除一切烦恼,因为“我”就是一切烦恼的基础。也就是我执。佛陀说“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以不实之义为无我。当观受无常,如是观者则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忿怒);当观识无常,如是观则识非我,非我所、亦非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