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马三立挑挑毛病:“大纹哔叽”有点意思,但问题也不小

相声界“无人不宗马”,“马”是马三立。老人家艺人成就极高,观众一般尊称“马老”、“马三爷”。

马三立最得意的作品,马志明说是《似曾相识的人》。听过这段的应该深有体会,三爷这块活炉火纯青。

《似曾相识的人》和《10点钟开始》都是何迟老的作品,三爷遭了大罪的《买猴》也出自何迟笔下。

三部作品都是先给别人说,没引起什么反响,才“流落”到马三立手里。马老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力对剧本进行二次加工,使之符合相声语言的规律,演出后爆火。

三部作品的都是讽刺相声,力度最大的当属《似曾相识的人》,据说以前被封杀过。笔者是80后,从未在电视电台上听过这段。

在这部作品里,观众印象最深应该是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三句不能说,第二句叫“大纹哔叽”。“大纹哔叽”这段最体现马老功力,简直神乎其神。相声凭什么能跻身艺术行列?就是因为有马老这样的人存在。

“大纹哔叽”是一种呢绒面料,八九十年代这是高级货,算是面料界的“万宝路”。马老向王凤山索贿,说最喜欢老王穿的“大纹哔叽”。

马三立:我要来这么一身,啊,大,大什么哔叽?
王凤山:大纹哔叽。
马三立:大纹哔叽,大纹哔叽嘛,我就爱穿这,这样的,制服。
王凤山:您爱我送给您啦,我脱下来您试试。
马三立:我不用试,试不了,我脖子太细,你脖子太憨,穿不了,难看。你帮我买这个,这个料子,大华,大华哔叽哈?
王凤山:大纹哔叽
马三立:大纹哔叽!我来这个,你带我买这个。

这一段没有一个包袱却妙趣横生,马老通过不断絮叨“大纹哔叽”,把一个见钱眼开贪便宜没够的小人物塑造地栩栩如生。更令人折服的是,马老利用个人的艺术特色,把这段朴实平淡的文字加工成了一个非常高级的“包袱”。

马老最得意这个作品,晚年在家不断修改,用掉了一堆草稿纸。

然而喜欢归喜欢,资深相声迷给马老挑挑毛病,《似曾相识的人》还是有点毛病的,而且毛病就出在“大纹哔叽”这段。

王凤山要进曲艺团,说自己是满清那个族的,马三立马上变脸,说他是封建的,他们家干了不少坏事,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你蛮族厉害啊!打太平天国,不是蛮族吗?是清朝不是?镇压白莲教,消灭小刀会,杀义和团,是你不是你?你问题不小!
你把这些问题都谈清楚了,你谈谈。清朝一进关的时候,张献忠谁害死的?史可法谁逼死的?起义英雄李自成在湖广那被杀,这谁干的,谁杀的,谁杀的,杀完了完了?

史可法跟李自成没什么问题,张献忠、太平天国、小刀会、白莲教、义和团问题就大了。太平天国屠了7000多万人,张献忠四川屠城400多万人,白莲教是愚民的邪教,义和团杀害了多少无辜的中国人!

这些反人类的东西不灭,天理难容。马老这段相声给这些人或组织“伸冤”,实属一大败笔。

当然这不能怪马老,当时就是这么宣传的,教科书、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都给出正面评价,把这些东西宣传成社会进步力量。

笔者90年代上学,教科书定性太平天国是封建王朝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所有人对此深信不疑,我们又怎么能苛责马老呢?

这是这段相声的一个不小的瑕疵,尽管马老演绎得出神入化,但每次听到这里都很让人不舒服,实在太遗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