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人,必有一命” 电影《牛哥王华银》在福泉首映

电影《牛哥王华银》海报

“妈妈,医生说我是侏儒症,侏儒症是什么呀?”

“快给我说,快给我说,快给我说!”(内心非常急切的心情)

“侏儒症……,侏……儒……症,就是……,就是个子……个子……长……不……高。”

“矮子。”(一种缓慢,吞吞吐吐,极度低沉的声音)

这是电影《牛哥王华银》里,王华银与母亲的一段对话。幼年时期的王华银,因个子长不高,母亲带他去看医生,结果医生告诉,王华银患侏儒症。

8月31日,电影《牛哥王华银》首映式在福泉市举行。一部开机拍摄近两年,取景于福泉本土,以福泉市脱贫攻坚典型人物王华银为原型改编摄制的电影《牛哥王华银》成功与广大观众见面。

首映式上,电影演员与真人王华银同观众见面

电影里,看病回家的路上,王华银从妈妈口中得知侏儒症是什么病后,他转身就跑,想离开妈妈,离开这个世界,离开这个永远缠身的病魔,他边跑边哭,痛不欲生。见他奔跑,焦急的妈妈一蹶一拐,小跑下石阶山路,最后在一座小桥上追上了痛哭的王华银。

桥上,妈妈敞开她那宽大的怀抱,一抱抱住年幼的王华银,一手轻轻的为王华银擦去满脸成颗的眼泪,一边安慰儿子幼小的心灵,见儿痛哭,妈妈也忍耐不住,母子双双也哭了起来,顿时的白天,母子俩总觉得周围全是黑夜,人站桥上,仿佛哭声震断了桥面。

双双痛哭一场后,妈妈最后在自己说出的一句“天生一人,必有一命”的话中醒了过来,仍不断用这句话安抚儿子幼小的心,鼓起儿子生活的勇气。

电影里的王华银牵着牛儿走过山间田野

往后的生活中,儿子王华银自己变得坚强,幼稚的他,自己也尝试过长高的一些做法,每天请来童年的哥哥姐姐,绳系双脚,脚朝天、头朝地,倒吊于树丫脚下,他还常常搬来家用木楼梯,双脚倒挂于楼梯最高梯步,以助身体长高。

为了长高,妈妈也不惜步行数十公里,背着背篓翻山越岭到遥远的乡场,购买牛蹄牛骨,以熬汤炖肉给王华银吃,助其骨骼增长。

所有助高的想法做法,全家人用透用尽,虽无法实现王华银的梦想,但练就了王华银生活的意志。

王华银从小立志刻苦学习,一次放牛的机会,萌发了他对养牛育牛的兴趣,不惜自己买来养殖书籍学习。长大后,他赶上了脱贫攻坚时期,凭借过去自己了解的知识和学到的技术本领,他下定决心钻研养殖业,最终成功实现了养牛脱贫,同时还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带着周边6名残疾人一起干,帮助和带动了周边70余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靠养牛脱贫还不够,王华银想,应该要找到牛的经商之道,才能更好的致富。他四处拜师学艺,请高人指点,最后在经商界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做起了牛生意,常常以低价买来病牛,治好病了高价出售,赚起中间的较大差价,也常以东边市场买牛,西边市场出售,或者农村市场买来优质肉牛,专供远处饭馆商店超市销售等,这一做,他经商的致富路,越走越顺、越走越通。

电影里的王华银正在喂养小黄牛

脱贫攻坚期间,王华银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自强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成为了全国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

电影《牛哥王华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内容鲜活生动,撷取了大量脱贫攻坚的生动事实,大量拍摄景点均在福泉境内,全篇贯穿“天生一人,必有一命”的人生哲理。

电影里,王华银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每一个动作均体现了他工作努力的坚韧不拔,每一滴眼泪都饱含着他生活的坚强。

如你要去观看,记者不妨提个醒,带上一块大点的手巾,随时准备擦去你观时的眼泪,因为,也许,王华银流泪时你会流泪,她妈妈流泪时,你也会流泪!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 记者 雷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