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档电影的讨论势如水火之际,同期上线的电视剧《狂飙》却引起了我的格外注意。
演员和剧情还在其次,主要是它的动作戏实在过瘾。以至于剧名“狂飙”也可以包含“肾上腺素狂飙”。
【资料图】即便不是直接展现搏斗的场面,紧张、刺激的氛围也被营造得十分到位。
比如冷酷杀手老默一刀抹了地痞钟阿四的脖子,这一幕堪称狼人灭了狠人:
自尊心极强,受不了屈的高启盛阴暗心理大爆发,用一条冻鱼把李宏伟活活暴打至残血:
说这部剧的动作戏,让人找回了久违的“拳拳到肉”的刺激感觉,并不夸张。
这俩大佬甚至可以说是“招招爆头”
尤其是本应把动作戏做得更好的国产武侠剧,都应该来跟《狂飙》取取经。
过去的多年间,武侠剧在荧幕和热搜上轮番轰炸,可是能看的几乎没有——因为"侠"的前提"武"实在很水。
获得2022年度优秀电视的《雪中悍刀行》,就几乎一截一个负面教材。
腾空旋转半世纪,另一部的广告都进完了,人还在空中飘着——没有武打,又算什么武侠?
但这还不是个例,而是当代武侠剧的基操。
同样是飞天对打,用不着以甄子丹等人为例,也不用今年的《狂飙》对比。连14年前的儿童剧《巴啦啦小魔仙》甚至都能轻松秒杀现在的武打。
这施法动作的一提一放,即使是没有肢体接触的法术攻击,也能让人感受到剑拔弩张的气势。
惨烈的对比,不由引出一个问题:曾经鼎盛一时,甚至风靡海外的"武打",怎么会堕落至此的?
打戏划水大赏
"水打"不是一年之间能练就的。
欲知病理,就要先探病症。为此,课代表从过去几年轮番登上热搜夸夸榜的古装剧里,整理出了这份划水打戏集锦。
邀请大家一同把脉。
· 多人对打:招式不够,剪辑来凑
此类划水门派中,事件中心的人物几乎全程没有武打动作,全靠局外人的解说,或是镜头的拉扯。
令人瞠目结舌的高手间的对决,
就是这样子的--
半空悬浮,没有章法,出招全靠印度电视同款"扭曲画质式"剪辑。
论起忽悠的造诣,"台词"若是范伟,"镜头"可就是赵本山了。
亮光划过,场上众人皆被一股迅猛神力拽去天空,随后就是主角放大的脸。
只有玩过古早仙侠游戏的人才能明白,这也许是一门名为"地心引力反转术"的玄学神功。
有用意念对打的,就有赤膊上阵的"你侬我侬"派打戏。
瞧这抓人手臂的力度和神气,生生演绎了"战场如情场"的全庸武学精髓(附注:全庸为地摊文学常见作家,又名山寨金庸)。
仇人相见,不再分外眼红,而是你拍一我拍一地玩起家家戏。镜头再多半秒就露馅。
· 腾空飞天:都是科技狠活
飞,是武侠剧里最具想象力的动作,也让武打进入新层次:地面空间不够了,广阔的天空任你游,招术任你挑。
可当下的飞天戏,却飞出一条了新路线,也正好完美避过了任何美学特点。
有的犹如旱地拔葱,蜡像飞升。
有的犹如双人电梯,直线起降。
原理约等于"背后装了个向下喷射的助推器",妥妥的航天科技领航人。
但搭配这厚实的体态,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飞起来了,而是"被吊起来了"。
连小霸王红白游戏机里的超级玛丽,都比这跳得有说服力。
· 舞刀弄枪:全凭武器成精
每位侠士,无论男女,都可挽剑花、甩折扇,或是扔银针、抛绸缎。
不仅能增强武力值,也能彰显各自特点。
当武侠剧和电影一样如周冬雨所言踏入薛定谔的"最好的时代",武器也迎来了它在武侠文化几千年中未曾有过的进化:替代动物成精了。
单手打太极,或是模拟"无抹布擦空气"神功,搭配五毛特效,就是特色挽剑花。
在小龙女手里仙气飘飘取人首级的绸缎,也好像被装上了自动感应神器。
高手只需伸个手侧个身,衣袖就能突破物质守恒定律一般无限延长,千里击敌。
好一个"成精武器"直销现场。
打戏 核心在于"逻辑"
在对武侠剧一水的吐槽中,人们陆续怀念起上世纪"以视觉冲击为目标、把武打演员当耗材"的香港武打片。
荧幕里的对打都是真枪实弹,招招精彩,看了让人直呼过瘾。
有人却提出一个不同观点:武打其实都是为剧情而服务,不能一概而论地用洪金宝时代以命相搏、动辄送医的真打来要求现在的打戏,这个标准太高了。毕竟,武侠剧中往往有许多超出现实的设定。
这一点我认同:上天入地,单一个"飞行",凭演员的力量就很难实现。
不过这并不能为如今的"划水打戏"开脱。
林青霞的东方不败,飞行时被树枝拦住面具,她的惊鸿一瞥是影视史里抹不掉的画面。
而时至今日,也有人痴迷于东方不败的银针神功,为此苦练多年。
可见,就算难以"真打",曾经的武侠剧也可以让"武打"变为经典,如今的武侠是不能以此作为借口碰瓷的。
为何曾经的武侠剧经典?因为它的"打戏"很符合逻辑:动作逻辑与剧情逻辑。
这赖于演员功底、动作指导、剪辑与配乐在内的完整公式。
《功夫》里有个桥段,"火云邪神"迎战"神雕侠侣"。
别看他平日总是背心裤衩胡子邋遢,丢到人堆里就是个流浪的糟老头。但在动手的一刹那,绝对是动作敏捷气势如虹,连体态都挺拔了。
即使他依旧不修边幅,人们也会相信这是仅存在于传说中的高手。
事实上,武侠剧对"武打"的整体要求是远远超过"真打"的。演员在武打环节的神态、气势、体资与动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林正英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进入电影圈做龙虎武师,多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按理说,动起手来,一招致命那不是假的。
但在他主演僵尸片里,九叔要对付的并不是人,而是比人"多了一口气"的僵尸,普通的武打动作派不上多大用场。
所以,林正英在武打之中融入了茅山术的施法动作。感官刺激有了,动作逻辑也说得通。
按照"真打"的标准,这的确像是花拳绣腿,实战中打不到人,可结合电影背景,这个武打设计却很巧妙。
"铜钱剑"和"道士服"是师门祖祖辈辈流通的法宝,而"鸡血符纸墨线"也是代代相传的技艺。
一个以"驱赶邪怨、守护太平"为己任、并将这份职责代代传递的道士的形象就这样深刻烙印在了观众心中。
因此,他的武打也是很符合剧情逻辑的。
但光是演员自己会打,还远远不够。
《十面埋伏》中,章子怡只是在跳水袖舞,但搭配鼓点的节奏,言笑中又剑拔弩张的氛围一下子就燃了起来。
这样远的距离,袖子也许很难撞到鼓上,但章子怡庄重的神态、表情,以及利落的甩袖,结合镜头的剪辑,很难不让人相信,她就是这样一位精湛的舞姬。
但凡是镜头没有衔接得当,或是演员表情动作不到位,就只能在后期依赖袖子成精,自动飞行。
武侠剧的这些所谓花招,是为了突破"武打"的可能性。去实现那些仅凭人力无法实现的动作,以此来开展此前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的剧情。
为了影视效果,过去演员即使没有武打功底也会多加练习,想尽办法在镜头、音乐的配合下以假乱真,营造出绝顶高手的人设。
而反观现在的武侠剧,演员连拍上半身裸露的戏都要靠假腹肌。
偶尔以"烂片出神曲"的噱头出圈的配乐,一扒也大多是抄袭,更别提镜头剪辑、服化等支撑起武侠剧打戏的要素了。
武侠剧的"打",是为了"侠"
关于武侠剧的"打戏",其实是几十年来一直备受讨论的问题。比如张纪中的拍摄小龙女就遭到诟病:美是美,但全是花架子,根本打不死人。
我并不认可这个指摘。实际上,武侠影视作品和"真打",从来都不能划上等号。
上世纪50年代,电影《黄飞鸿》横空出世。不同于20年代宣传神功为主的武打默片,它注重的是实战。
承载着国人追求自强的美好心愿,民族特色浓郁的《黄飞鸿》一上映,就奠定了武打片的基柱。但此后二十年,业界推出的类似影视作品始终风格不定,水平也参差不齐。
直到65年,邵氏公司决定重振武打片,临危受命的张彻和胡金铨分别拍出了《独臂刀》和《大醉侠》。
名义上,两者都是武打片,但风格却迥然相异。
张彻的电影动作极为写实,每部戏里用来充当血液的番茄汁能装满两大桶。胡金铨不拍血腥场面,他讲究的是意境与氛围。
武打片与武侠片的割席之路,从这里就埋下了伏笔——
在72年的武打片《精武门》里,李小龙一脚踢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单枪匹马与日本高手较量,手刃仇敌,最终凭借精湛武艺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同时期的多部武打片,也走同样的路线:为了个人的英雄主义和集体的光辉形象而打。
但71年胡金铨导演的《侠女》,却不只是把武打作为重心。
在武术外衣之下,电影通过"文人卷入朝庭党派纷争,义士与宦官恶斗"的情节,借由"儒、侠、释"三派不同观点,探寻人生意义。
与此同时,TVB拍摄的金庸武侠剧,同样不侧重于明枪暗箭的真打。而是借由武林纷争,影射现实矛盾,展现普通人在国仇家难之间的抉择,在封建礼教与自我价值之间的取舍。
比如肩负灭绝明教使命,却因爱上明教教主而左右为难的周芷若和赵敏;疑心郭靖杀死自己父亲,却敬佩其侠义之心而不肯复仇的杨过;以及在封建审视和恋慕之心中徘徊的小龙女。
甚至还包括夹在"天地会"与"小玄子"间周旋的韦小宝。
无论作出什么选择,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小角色不愿受主流话术的控制,真诚地从内心去审视与思考。这决定了武打和武侠在本质上的区别。
武打是将"武"延展,深化"打"的感官刺激;武侠则从"武"出发,迸发"侠"的精神意境。
即使韦小宝不会武功,但他能为了师父与朋友不顾安危久做周旋。还略使小技,长久化解了皇帝与天地会的矛盾,谁能说不是侠士呢?
武侠剧的沦落,
从戏里到戏外武侠精神的缺失开始
2000年,武侠剧有了许多新的变体,以《仙侠奇侠转》为代表的仙侠,以《欢天喜地七仙女》为代表的玄幻。
但无论剧情怎样设定,武侠的核心——人物在时代背景下展现出的"侠义精神",都没有更改。
《仙剑奇侠传》里,青儿为了黎民百姓,也为了追求心中的"道",付出生命来践行女娲后人的使命;《欢天喜地七仙女》中,七位仙女追寻爱情之余也勇敢为天庭作战,联手对抗阴蚀王,最终让王母修改了封建教条。
曾经的仙女,用仙术打架,
美观之外也不乏真实
就算在从来不被视作正统武侠剧的《武林外传》中,义薄云天的李大嘴,也会冒着危险捉夺命蝎,来救刚认识两个月、前半集还在取乐他的郭芙蓉。
而如今披着仙侠外衣,动辄年龄通货膨胀的仙女和神君们,看似神功盖世、武艺超群,可他们的中心思想却只有"为了爱情而情愿毁灭三界"。
这和武侠的核心早已经背道而驰。
但这似乎也不能全怪罪于导演与编剧。2020年,新版《鹿鼎记》开播,热搜里讨论的都是张一山的夸张演技。
可我认为,新版《鹿鼎记》的失败之处,剧情远多于演员。尤其是"明史案"与"丽春院"等信息的删改。
明史案,是编写《明史》而引发的清朝最大文字狱案,这交代了全剧"反清复明"的背景;而丽春院,则点明了韦小宝这个小角色的身份,没有在丽春院跌打滚爬中培养出的圆滑性格,韦小宝很难在皇帝、天地会、神龙教等多个势力间游刃有余。
这些都是构建核心剧情、凸显故事主题的关键信息。
正是关键信息的缺失,才导致同一个故事,得到了不同的注解。删除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也或许人人皆知。
在"侠义精神"严重缺失、连业界资深演员都要曲意逢迎主流口径的当下,不能表现人物性格与身份的"服化"、资金充足却让观众感受不到精进的配乐和剪辑、声称是没有舞台表演机会才去转行拍戏但在镜头前同样不努力的演员,以及他们共同造就的烂打戏。
似乎都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