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的老男孩,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文|大鱼

文艺青年总是很难在世俗里轻易感到快乐,只有逃离现实世界,活在感受里,他们才会特别自由。就像肖央,他把角色变成躲避世俗的避风港,借着角色去过不一样的人生,释放喜怒哀乐,在虚幻的世界里用力地生活,痛并快乐着。

“杀手周全”一角,饶晓志已有人选,想让刘德华出演。那谁来演“群演陈小萌”呢?导演突然想到了肖央。“那时候我也不知道他(肖央)来不来,反正我脑子里就觉得(他)是对的。”饶晓志说。

他剧本中的陈小萌,虽然是个跑龙套的,但并不是过往影视作品中常见的那种群演,日子过得很苦,就像在北影厂门口蹲着等戏的那些演员,或者在横店漂泊的路人甲。

陈小萌的状态更像是做乐队或是搞戏剧的那群人,受过一些高等教育,心里有一份傲气。他有表演梦,并且会想得很远,只是现实跟理想一直匹配不上,但他心里又不服气,一直在拼搏,想要实现梦想。

这很像肖央北漂时的状态。

来北京的头五年,他一直住在罗车胡同里的大杂院,和四个考前班的同学挤在一间屋子里。小院里有房东,有旧住户,大家各自早出晚归,围着露天水龙头洗漱。那是肖央最开心的一段日子。

但肖央从未想过要靠画画改变人生,当初决定考美院附中,只是因为不想走一条传统的求学之路。可当了五年美术生之后,他又开始对未来感到困惑。有一次和同学聊天,他问对方:“你觉得咱们在纸上画这么一个人,跟这世界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一直在两人心中萦绕,一起聊天的同学后来考上英国纽卡斯尔艺术学院,做了艺术家,成为中国第一代博客红人“毒药”。

“毒药”主动地找到了与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那肖央呢?他找到答案的方式似乎更像是一种“偶然”。

但内心还是隐隐地有另外一个声音:“自己当年一个从美院附中出来想当艺术家的人,现在为五斗米折腰,每天帮别人卖东西,没有机会再去做自我的表达,总觉得挺可惜的。”

突如其来的名利让他开始警觉,“比如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如果有人认识我,我就发现,我表现得开始不那么自然了,心态发生变化,我好像要开始装了,不想让对方失望,开始不自觉地去扮演他想象中的那个自己,那一瞬间很不舒服。我当时潜意识里就觉得不对劲,感觉到这个东西可能会改变我。”

从前拍一个短片,可以把所有事都放下,只认真做这一件事。现在人生到了新的舞台,他发现所有事都是散的,没有新目标,每天被各种人约,让他当导演,找他去演戏,突然间多出很多职业选择,但内容都不是他感兴趣的。有时候明知道自己不会去演那些剧,但仍然出于礼貌去跟人家见面,听他们聊,越听越烦,内心问自己:我干嘛呢天天?

肖央知道,许多机会看起来很诱人,其实都很危险,在没准备好去迎接它的时候,他选择往后撤一步。“我觉得我应该是没膨胀,至少(出名)没让我骄傲,反而让我更自卑了,让我觉得好多事你真的干不了,好的舞台你真的上不了,就是没准备好,在那个阶段,所有人对你的期盼,让你有巨大的压力。”

他喜欢那种能带来“即刻表达”的东西,比如乐器。什么口琴、吉他都自学一点。肖央羡慕会弹钢琴的人,他小时候也学过钢琴,在六岁那年,一见到琴就莫名喜欢,特想跟眼前这架琴深入发展一下关系,使劲儿地弹。后来钢琴老师说,肖央老砸琴,不让他学了。

他不甘心,又让家里给他买电子琴,家里没买,舅舅拿一三合板给他画了一排琴键,肖央一看“这不是骗人的吗”,直接拿着三合板铲沙子玩去了。

表演和玩乐器差不多,都是可以即刻表达的。起初肖央做演员只是客串,没有自信会成为一名专业演员。直到出演《唐探1》,瞬间体会表演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他才认真思考,自己或许可以在演员这条路上试一试。

《唐探1》不管从角色设置还是我的精力分配,都让我特别能去享受表演。演坤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完全是在这个角色里放假呢,这个角色是我的游乐场,你终于可以借着这个角色去撒欢了,终于可以100%地投入到你感兴趣的一件事上,玩得不亦乐乎,特别过瘾。从那个角色开始,我觉得我也许可以在演员上这条路上再用用功,以前老是躲躲闪闪的,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专业演员。

《唐探1》里让许多人看到了“演员肖央”,也让肖央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做演员让他释放了很多生活中的感受。

“我演的那个警察,在他刚做警察时曾经因为自己的失误害死一个师兄,他一直心怀内疚,内疚感是那个人物所面对的一个特别大的课题。我其实是借着他,把隐藏在心里的曾经对某些事情的内疚感勇敢地展现出来,你在表达内疚的同时,也发现原来有些事情是你过多地把责任扛在自己身上,那个角色会帮助你认清自己,可能会解决你内心的很多问题,好像一束光突然照亮了一些原本有点黑的地方。做演员某种程度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文艺青年总是很难在世俗里轻易感到快乐,只有逃离现实世界,活在感受里,他们才会特别自由。就像肖央,他把角色变成躲避世俗的避风港,借着角色去过不一样的人生,释放喜怒哀乐,在虚幻的世界里用力地生活,痛并快乐着。角色给了他一个出口,让他更诚实地去表达自己。这次出演《人潮汹涌》,肖央再一次把自己交给角色。

四十岁之后,肖央觉得自己越来越“往内走”,总是在不断地修正自己。过去,肖央总是在计划明天,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有一次看《乐队的夏天》,当听到边远(joyside乐队主唱)讲到外面下雪,他把外套脱了,光着上身出去接雪花时,肖央一下儿哭了,那一瞬间,他好像看到了同类,看到了曾经特别纯粹的自己。

他说这个世界总是不断地诱惑你,把你拽到它的规则里,希望你跟着它的变化而变化。但总会有一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当你找到它时,你们会形成一个更加稳定的关系,而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再重要。

采访素材参考|《鲁豫有约一日行》肖央专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