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配这种烂片吗?-天天看点

我们只配这种烂片吗?-天天看点

今天刷微博的时候在首页刷到一条让我挺不是滋味的微博,是一个博主拍的电影院,一个人都没有,一片萧条,配文是来“来支持中国电影,现在电影院太冷清了”。

两个小时后,他自己转发了这条,配文是“看完了,被烂哭了,无法继续支持了,抱歉”后面跟了一个微笑摆手的表情。我看到的时候这条转发已经被转了好几千次了,转发里,大家的情绪都是类似的,就连大家今天看的片子,好像都是同一部——


(资料图片)

《扫黑行动》

为什么大家今天看的都是这部呢?

因为除了这部就压根没其他选择。

在它上映之前中国电影行业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无片可看状态(没有大体量电影),整个10月只上了1部电影,票房相比去年同期的13亿直接少了12亿。

那这部从时间上来看堪称救市的电影,到底什么成色?

标题已经回答了,烂片。

即使先不提文本质量,里面所有人的口型和字幕都对不上,音都重新配过的,各个镜头和段落更是稀碎,又忆及它2020年便亮相开机,拖到今年才过审定档,大约也能隐隐猜到,它经历了一番怎样的波折。

而文本层面,《扫黑行动》的最大问题,是原意以对一桩命案的侦破为切口,挖掘官商黑三方勾结的恶,达成一次对世情的审视,但实际完成了的,有且仅有对刑侦效率,司法程序的正面维护和宏扬,最终呈现出的是普法民生节目的粗糙质感。

也不管因为外力还是内力,基于这么单薄的现有成品,我们也聊不太多,大家就当个笑话看看吧。

先看故事,它讲的是因一位女大学生意外坠楼,刚被调任到岗的刑侦支队副队长成锐(周一围饰演)前来追查,从自杀牵涉到的套路贷一路探查到幕后的黑帮作恶,以及黑帮背后的保护伞,揭露蛰伏已久的血色权力之恶。

对于一犯罪类型片而言,这样的框架脉络原本没什么问题,可以作为背景,重点则放在对涉黑的当事人物的塑造,去完成对人性漩涡的抽丝一瞥,同时将破案过程作为手段,从局部延展到全貌,还原社会的隐痛。

这么写不是问题,有靠这么写而好看的片子。

比如《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描述官商民不同身份人物的交缠,从物欲到情欲到权欲的交织撕扯,烘托出了城市里看不见却无孔不入的恶和悲。

而《扫黑行动》的问题是,它是错置重点的,明明是为了深掘百姓之苦而进行的扫黑行动,却把重点都放在了对刑侦和司法体系的某种弘扬,由此舍弃了对人和人性的探究,也舍弃了对城市暗面的审视。

它等于就只讲了这么一个框架,导致内里完全缺失。

就先说人和人性的缺失吧,这也是主旋律作品的通病了。

《扫黑行动》里的人物,都谈不上「人」,就是两拨符号,以警察成锐为首的正派,和以牵涉到人命的黑帮企业家安亦明(曾志伟饰)为首的反派。

之所以说这样的设置是去人化,是因为它在单纯去呈现一种非黑即白、有罪必究的「正向」价值面貌,导致整体形象都非常刻板和纸片。

比如最明显的,对于警匪双方的对立设计,本来可以是借对立身份来发生碰撞,摩擦出黑白的模糊性,类似像《误杀2》里面的警察和为了孩子被迫拿枪的父亲,就在对手戏里冲击出一些关乎程序正义的思辨。

但在《扫黑行动》里,反派只是坏和蠢,以此去反衬警察的高明,结果必然是失败,抽空的人物从基础上就失去了可信力。

比如,安亦明都拿到了足以令自己锒铛入狱的光盘证据,却不毁灭,而居然是好好地保存起来,就靠如此低级的处理,留出让情妇算计,让警察拿到的气口。

还有安亦明的情妇,都傍上他人,顺利脱身了,却在快到机场时,给警察打电话说“我会把一百亿还掉,告诉我张xx(殿后的被抓的新情人)的消息。”

就为了顺利引出旁边一个警察领导模样角色的一句:“我们中国人民警察从来不跟任何犯罪分子做交易。”

好人也好得极致脸谱,类似教科书上的插画,没有任何塑造空间,也不留任何摇摆余地。

就说安亦明的女儿吧,她属于既得利益者而不自知,闺蜜的死导向了父亲企业,令她第一次对父亲有了怀疑,本是介于复杂的黑白漩涡之中,可以靠她的抉择徘徊来聚焦人性探索。

然而,她始终正义凛然,正义得不含任何情感。

闺蜜被逼债跳楼,她在被警察询问时一点点伤心都没有表露,只是冰冷地交代信息,方便警察索引溯源,

她一贯相信自己父亲,感情也很不错,却因为警察的一句怀疑,不断地对父亲旁敲侧击,到处在家里翻找物件,提供线索。

等于说片子从来都并不把她视之为「人」,视之为罪恶暗影的一部分,而是把她塌缩成了扁平的工具,只服务于功能性的陈述。

包括其中有一个男孩想为了被套路贷逼死的爸爸报仇,当了黑帮卧底,但最后也只是被警察轻易说动,缴械投降,且关于他这个人的信息,一笔未写,同样是为了引出警察“法律会给出公正的处理”之类的话。

这样的例子全片都是,人物普遍服务于对警方形象的重复强调和放大,毫无塑造和人格,根本上就是普法课堂的配置。

那么,所谓百姓,所谓的「人「究竟在哪里?大约就只存在于“要打网破伞,保护百姓安宁”“服务好一方百姓”等台词里吧。

再说对罪恶面的简化和草率。

关于涉及尺度的犯罪,近年不少国产电影其实给过对罪恶描写的示范,尤其是暗写,就比如我欣赏的《扬名立万》里面只出现一霎那的钩子,女孩在官权之下所遭受的血泪不平,都埋在了里面,有着非常浓重的悲悯张力。

而《扫黑》,只是一味刻写着司法系统的有序,以及对民生流于口号的关怀。

这其中一切真实的苦难,也就都悉数抹去了声响。

女大学生跳楼案的主线牵扯到了黑帮起势的金融,银行,还有潜在的保护伞,但就说那个出狱的黑帮头子吧,他是为了安亦明背锅,而他们背后背负的血债,沾过的人命,就只有几句台词解释,连一个闪回都舍不得放。

还有其中一个讲金融学的教授,曾探访过精神病院的一个人,说是自己曾经的同事,是被安亦明企业逼疯,也依旧是靠台词陈述带过。

还有很多属于只给开头不给收尾的,安亦明旗下的催债公司说,人死了会找到家人,他们也的确找到了女学生家里,虽然那一次被警方抓到,但并没有证据也没有处理,且催债公司肯定不只有几个人,那她家之后会怎么样?毫无交代。

整体呈现形式就和用PPT梳理当年套路贷陷阱新闻合集,差不太多,简洁但无效。

这些被略去的空间,都让位给了司法方面没什么推断,就立马破案的破案之“英明”,尽管还要靠路人的“无人机恰好拍到的证据”、安亦明女儿莫名的帮助等一系列降智助攻,达成所谓真相的揭露和反转。

以及给我们看蓝墙黑字下,检察组如何开会,商讨对策、做保证、上价值,光一群领导人圈里圈外坐好几层的画面就出现五六次。

还有所谓警方的执行力,成锐看见暴力催债,上去就挡的情节,也至少三四次。

嗯,扫黑行动,「扫」和「行动」,我们看见了。

黑,还有黑暗里等待被救的「人」,到底在哪?

最后只能说,很无奈,虽然很期盼有片子能上,但如果只有被弄成这样才有上的资格,或如果只有口号、意志至上的片子才可面市,那电影院,或者说国产电影的冬天,大约真的只是刚刚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