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刘三姐》和只拍过三部电影的黄婉秋|独家

永远的《刘三姐》和只拍过三部电影的黄婉秋|独家

曾创作出经典名片《保密局的枪声》的著名编剧金德顺,三年前才加上多年没见的老友黄婉秋的微信,从那之后每天早上都会收到她的早起问候,三年多从未落下。

直到今年2月19日,金老先生收到黄婉秋的不再是晨安的问候,而是她群发给很多好友的诀别微信:永别了,我将到天外传歌去了……

3月4日一早,由北京日报官微发出的《“刘三姐”黄婉秋逝世,享年80岁》的消息登上了热搜。


(资料图片)

在那条“诀别微信”发出半月后,老艺术家黄婉秋终于摆脱了病魔的折磨,驾鹤西去了。

2月18日,黄婉秋因左上肺癌并肺内转移及并发症等原因,被转入广西桂林当地医院ICU病房治疗,那天诀别的微信就是她入院第二天早上群发的。

1960年,年方十七的广西戏校学生黄婉秋在导演苏里pass掉好几个人选后才被推到前台,主演电影《刘三姐》,而原本黄婉秋饰演的是男主角阿牛的妹妹。

黄婉秋的刘三姐受到中外观众的热烈赞赏,她扮演的刘三姐深入人心,按当下说法是黄婉秋一夜之间成为了演艺圈的顶流。

1963年的百花奖上,《刘三姐》拿到了最佳配乐和最佳美工等几个技术奖,获得最佳女演员提名的黄婉秋可惜最终不敌上影厂出品的《李双双》中女主角的扮演者张瑞芳。

黄婉秋曾表示:“是《刘三姐》成就了我,她让我成为大家喜爱的演员。我的艺术生涯都和‘刘三姐’紧紧相连。”

六零年代距今60多年了,当年的电影主创几乎全部作古。

一手挖掘了黄婉秋的导演苏里,2005年就已过世。

12天就写出了《刘三姐》剧本的著名词作家乔羽是2022年故去的。

当年也是他找来苏里一起去看广西文艺创作者写的山歌剧《刘三姐》,最后才让苏里萌生拍电影的念头。

《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情郎哥阿牛,当年是由著名演员刘世龙饰演的。

刘世龙另一个传奇的角色是《英雄儿女》高呼“向我开炮”的王成,遗憾的是他也在2017年过世了。

当年,《刘三姐》上映后引起巨大轰动,成为当时拷贝发行量最大的影片,被称为是一部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佳作,影响力还遍及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后来邵氏拍摄的《三笑》,媒体报道其上映的盛况创造了华语电影的上映和影响力的记录,但其实还远不及《刘三姐》。

在邵氏的大本营新加坡,《刘三姐》更是创造了两年两次连续上映120天的放映纪录。

马来西亚将影片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称其为“山歌片王”。而扮演“刘三姐”的黄婉秋也得到极高赞誉,被赞为“苏里慧眼识婉秋,才得今日刘三姐”。

时至今日“刘三姐”依然是广西最响亮的文化名片,甚至被网友称作是和螺蛳粉、桂林山水齐名的广西三大文化输出。

尽管已经是60多年前的作品,但在豆瓣上《刘三姐》的评分仍然有着8.5分的高分,这就说明了经典的分量不会受到时间的束缚。

可惜的是时代弄人。黄婉秋在演完《刘三姐》后重新回到了舞台上,但不久之后开始的那场骇世浩劫中,《刘三姐》被当成"大毒草"批判,黄婉秋也因此被人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开始了15年的劳动改造。

等到黄婉秋被平反,重新回到舞台上时,女演员一生中最美的芳华已经逝去。

她的一生只演出了三部电影,除了《刘三姐》,第二部电影是在平反之后参演并在1982年上映的《春兰秋菊》,第三部是1988年上映的《长城大决战》。

《春兰秋菊》是后来拍出了《大宅门》的郭宝昌的第三部作品,题材是应文革后百废待兴的景,人到中年的黄婉秋,扮演技术员的妻子,一个思想“落后”的女歌手。

在1980年代初,这类题材的影片不少,前几年在短视频平台曾经莫名爆火的《牧马人》,和当时可以跟刘晓庆掰手腕的女明星方舒主演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其中的佼佼者。

《春兰秋菊》和《牧马人》《赤橙黄绿青蓝紫》相比,中规中矩,没激起什么波澜。

黄婉秋最后出现在银幕上的是《长城大决战》,一部香港和内地合拍的电影,这部片子当年在内地上映时曾短暂风光过一阵,主演是曾经被电影公司选作李小龙接班人的吕小龙。

黄婉秋在片中的角色已经是小配角了,甚至在海报上更突出的是后来参加汉城奥运会从吊环上掉下来,一夜沦为“民族罪人”的李宁,和第一次拍电影的女排名将梁艳,海报上已经找不到黄婉秋了。

《长城大决战》被称为内地版的《精武门》,票房据说是当年大陆的十佳之一。

只是黄婉秋再没有了当年“刘三姐”的风光,从此告别了大银幕,专心参与舞台的创作和演出。

当年《刘三姐》的成功让黄婉秋一夜爆红,其实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功劳。

形象最佳的黄婉秋负责在前面演,同是广西的傅锦华负责刘三姐的所有配唱,而刘三姐的所有对白则是长影的张桂兰负责。

1978年,当年被苏里拿下的傅锦华终于得偿所愿,出演了另一版的《刘三姐》,只是珠玉在前,黄婉秋版已经深入人心了。

如今,张桂兰和傅锦华也早已逝世,如今去世的黄婉秋和剧组的其他主创在天堂完成了聚首。

拍出过《刘三姐》《五朵金花》《英雄儿女》《上甘岭》等等无数经典的长影,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和东北大多数国企的命运一样。

当年长影大院内,全国一大半明星都待过的大摄影棚早已拆除,不少价值不菲的道具也被变卖甚至遗失,当年长影的大部分地方已经成为房地产项目了。

只剩下大门口的毛爷爷依然在风中挥舞着大手,和身后的小白楼像盆景一样伫立在红旗街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