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Akira Kurosawa),1910年3月23日出生于东京,作为影史屈指可数的电影大师,其作品影响了无数电影人。电影史上无数的电影名片更是直接受到黑泽明电影的启发,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 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等都是黑泽明狂热的影迷,可谓是导演中的导演,大师中的大师。被誉为“电影天皇”以及“电影界中的莎士比亚”。1998年9月6日,晚年的黑泽明在家因脑溢血去世,享年88岁。
黑泽明的从影之路长达半个多世纪,从独立执导的处女作《姿三四郎》到遗作《袅袅夕阳情》共执导电影30余部,代表作有:《七武士》、《罗生门》、《影武者》、《乱》、《生之欲》等。
1951年凭借电影《罗生门》获得第12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1980年凭借电影《影武者》获得第3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在1982年和1990年分别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黑泽明曾说:“如果从我身上减去电影,我的人生大概就成了零。”
黑泽明(Akira Kurosawa)1910年3月23日~1998年9月6日
“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弃画从影之路
1910年3月23日,黑泽明出生于东京的一个武士家庭,父亲黑泽勇和母亲黑泽缟共有八个孩子,黑泽明是家中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初中毕业之后,黑泽明对于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度想成为一名画家,但从小陪伴黑泽明长大的哥哥黑泽丙午的突然离世,对青年时期的黑泽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黑泽明入职电影公司,师从日本著名导演山本嘉次郎,在片场从第三副导演逐渐成为享誉全球的电影大师。
黑泽明的哥哥黑泽丙午是黑泽明童年的偶像,他深受颓废主义的影响,厌世而阴郁,从小虽天赋异禀,但学业受挫,黑泽丙午在20年代成了为默片做解说员的“活动弁士”,很快默片被有声电影取代。郁郁不得志的黑泽丙午心灰意冷,1933年,27岁的黑泽丙午在一家温泉旅馆的厢房自杀。哥哥的离世给23岁的黑泽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一生都活在哥哥给他带的影响之中。
年轻时期的黑泽明
哥哥的离世让黑泽明弃画从影,1936年,26岁的黑泽明进入东宝电影公司的前身P.C.L电影制作所,成为一名副导演。也让他结识了当时日本最为著名的 导演山本嘉次郎,他成为黑泽明电影之路上的大贵人。黑泽明给山本嘉次郎做了五年的导演助理,并在1941年与恩师联合执导了电影《马》。
1943年,33岁的黑泽明独立执导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姿三四郎》,电影讲述的是民治十五年一位柔道爱好者姿三四郎的成长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小津安二郎也是黑泽明电影之路上的贵人,当时小津负责电影的审查,《姿三四郎》受到其他审查官的否定,只有小津力排众议,并对《姿三四郎》赞赏有加,使得电影顺利过审。
电影《姿三四郎》(Sugata Sanshiro,1943)海报
黑泽明电影的黄金时代
提及黑泽明,难以回避的是他影片中那些熟悉的面孔,以及幕后的御用班底。演员三船敏郎之于黑泽明的意义十分重要,二人作为影史上著名的电影拍档,黑泽明甚至说道:“没有三船敏郎,我将无法拍电影。”二人合作的电影包括:《七武士》、《用心棒》、《蜘蛛巢城》、《天国与地狱》等经典作品。
1948年,电影《酩酊天使》的上映,拉开了黑泽明电影黄金时代的序幕。电影讲述的是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社区医生真田劝小混混松永尽快治疗肺结核,病入膏肓的松永虽然死去,但故事的结尾还是呈现出对于战后日本未来的信心。因三船敏郎在电影《酩酊天使》的表现十分亮眼,黑泽明在自传里提到《酩酊天使》时说过:“三船敏郎在电影中的表现可以打120分”,由于三船敏郎出色的表演,黑泽明将其原本是配角的戏份增加成主角。
电影《泥醉天使》(Drunken.Angel,1948)》海报
次年,黑泽明延续《酩酊天使》中三船敏郎、志村乔的演员班底,推出了电影《野良犬》,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村上的警察在公交车上丢失配枪一直到寻枪的一系列故事,通过在寻枪途中走访追寻遇到的形形色色人物,三船敏郎扮演的村上在寻枪的途中就像一只管窥日本战后众生相的猎犬,本片也直接启发了陆川导演、姜文主演的电影《寻枪》。
电影《野良犬》(Stray Dog,1949)海报
紧接着,三人合作的新片《罗生门》上映,电影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林中》,故事背景取材于《罗生门》,影片讲述的是日本十二世纪的平安时代,樵夫、和尚和乞丐在一个庙宇下躲雨,故事在三人谈话间展开:樵夫在竹林中发现一具尸体,公堂之上,涉案者有武士的妻子、武士的亡魂以及强盗还有樵夫,四人各执一词,每个人都说着仅对自己有利的故事版本,在一片谜团的背后,故事的结局还是指向一贯积极乐观的结尾。电影除了主题上的深邃探索,更是将电影叙事中多角度的闪回叙事模式推向高峰,也让“罗生门”一词成为当事人各执一词使得真相扑朔迷离的代名词。
电影《罗生门》(Rashomon,1950)海报
英国学者彼得·怀尔德在《穿越罗生门:黑泽明传》这本书里提到,《罗生门》最初在日本电影市场表现平平,时任意大利电影公司驻日本办公室的负责人朱丽安娜·斯特拉米杰利看过本片之后,将其推荐到威尼斯电影节,并在第1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获得金狮奖,不久之后又获得第2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国语片奖。从此,大量的西方电影人开始关注日本电影。
导演黑泽明(左)与演员三船敏郎(右)
除三船敏郎之外,黑泽明的御用班底也是造就其影史地位的助力剂,包括御用编剧小国英雄、桥本忍和菊岛隆三,演员志村乔、仲代达矢、加东大介、泽村伊纪雄,摄影宫川一夫和斋藤孝雄,美术村木与四郎等人。
纵观黑泽明的电影生涯,其中有巅峰也有低谷,既有享誉全球的影史巨作,也有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作品,放眼黑泽明的生活,他被尊称为“ 电影天皇”的背后也会有内心脆弱柔软的一面,其自传《蛤蟆的油》中呈现的生活与电影创作,让我们感受到“ 黑泽天皇”的立体且饱满的一生,正如他而言,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电影。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