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泰坦尼克号》4k高清版又在重映。
这种经典电影值得一看再看,只不过每次重看的心境变化之大令我自己都感到意外。
这次看完《泰坦尼克号》总觉得不够,于是就又把小李子和温丝莱特的另一部电影《革命之路》找出来看了一遍。
这部电影堪称“jack和rose的婚后生活”。
当然,如果你渴望见识一下婚姻的真相,进一步去映 照一下自己,可以和我一样,找出来《革命之路》的原著读一读。
说实话,过去这一周,读完这本书读得很不容易,中间停顿了好几次才读完。
作者理查德·耶茨对人的洞察是那么精妙!没有虚掩、没有委婉,他把男女、情爱、婚姻和生存的那些本质的东西赤裸裸地在你面前展开,让你在震惊、彷徨、不安中见识到这种别开生面。
这种感觉很像你照着一面镜子,对自己痛下狠手,完成了一场自我解剖,对你自己和你的男人、你的婚姻、以及生存质量和欲望开刀。
这本书讲述了弗兰克和爱波这对夫妻的故事。
社会大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处于经济繁荣快速发展的时期,中产和工薪阶层都被工作捆绑,大部分年轻人都拥护国家政策过着“主流”生活,努力工作赚钱、结婚买房养家,做“成功人士”。
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两个年轻人,弗兰克和爱波一见钟情,弗兰克认定爱波是那种能证明他男性魅力的“一流女人”,爱波则认定弗兰克是区别于 当下主流男性的有趣男人。
于是两人结婚生子,成立了家庭,住进了郊区的革命山庄。
这看起来是一桩不错的婚姻,然而真正的悲剧在婚后才显现出来。
两人虽然都有个性,比如都追求与众不同的人生和生活,但是两人追求的并不是同一种。
有一个细节,就呈现了两人之间的这种差异鸿沟。
在拥有了两个孩子之后,爱波又意外怀孕了,她想流产,不要这个孩子,弗兰克却被爱波的这种想法激怒了,他用“母职惩罚”这种pua的方式让爱波改变主意,让爱波认定不想生孩子就是不想做个好女人好妈妈。
于是爱波决定把孩子留下来,但是当爱波把这个决定告诉弗兰克的时候,”弗兰克“搂着怀里那个驯服顺从的女人(指爱波),吻着她:‘哦,亲爱的,我亲爱的宝贝。’”但他心里却在想:“这不是最糟糕的事情吗?我并不比她更想要一个孩子。”
看到没!
弗兰克反对妻子爱波流产,不是因为他喜欢孩子,也不是因为他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有了规划,只是因为爱波的流产计划打破了他对生活的主导权。
其实,现实中有很多夫妻都是等生了孩子,才知道夫妻双方之间并没有深层的情感链接,不过是掌控或者被掌控的关系。婚姻里深层的情感流动少之又少,更多的都是算计和博弈。
造成这种婚姻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
是夫妻两人各自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质量都太低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决定了婚姻质量。
弗兰克看起来是一个有趣、潇洒、不拘一格、有生活阅历的人,但是他这些都是虚假的,是当时的社会条件赋予他的,比如他在二战接近胜利的时候参军,完全没打过仗,却享受到了战争胜利后的军人功勋和荣耀。
这就导致他把外在赋予他的那个虚假的有成就的自我当成了真实的自我,但实际上他就是个空心人,没有独立能力,甚至也不具备爱一个人的能力。
他自以为在追求一种自由独特有想法的生活,其实不过是没有目标、缺乏深刻地投入真实生活的能力罢了,所以他装B、自我吹嘘,给自我搭建了一座虚幻的空中楼阁。
当爱波意外怀孕,他要养孩子养家的时候,就决定随便找一份工作,只为赚薪水,决不和那些格子间的人混为一谈,他觉得自己特别,保持着这种“优越感”。
但是实际上,他的工作就是在逃避,在麻木自我,他的工作日常是这样的: “每天早上九点你可以切断你脑子的电源,让它停止一整天,而没有人会看出脑子转不转动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他完全承担不起妻子爱波对他的热切期望,他只能竭尽全力做出爱波喜爱的样子: “每天早上弗兰克一定比爱波醒得更早,从床上跳起来,这样她只能看见他精神奕奕的样子,而不是刚睡醒时脸部肿胀、表情迷茫的模样。”
与此同时,为了证明自己是爱波眼里那种“真正的男人”,他费尽心思地打造着自己的人设:
以“非常性感”的姿态走路;
“他会小心地保持一种形象:皱着眉头,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硬汉,啪一下掀开打火机,用手护住火,火光闪烁照耀出一个男人昙花一现但却无比强烈的图像(很多年前他经常在黑暗的卫生间里对着镜子这样练习)”;
会“刻意把说话的声音压低,头发要梳理整齐,被他啃得凹凸不平的指甲要遮盖起来”;
……
即便他如此努力硬拗造型,也无法阻挡他内心的匮乏、麻木,于是他就劣变了,偷偷和办公室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女同事搞起了婚外情。
如果按照颜值和气质,这个女同事完全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但是他在这个单纯好骗的女同事面前找到了作为一个男人的强大和自尊。
与此同时,爱波意识到了弗兰克的匮乏和麻木,于是她做出了一个美好的设想;带着全家离开美国,搬去法国巴黎,她找一份工作养家,让弗兰克全心投入地找寻自己。
作为妻子,作为女性,爱波是很有想法和洞见的,但是她的问题在于,当她婚后看清眼前这个男人不是值得爱的那种男人时,她做出了一个更不切实际的决定:改造弗兰克。
不得不说,这可怕的圣母情结。
这也是爱波天真的地方,她以为带着全家搬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重新开始,弗兰克就能投入新的生活,找到真正的自己。
事实上,一个人生存质量的提升,需要的是让自己投入真实的生活,在磨练中找寻到自我,而不是依赖外在物质或者环境的改变去实现。
最终的结果是,弗兰克再次劝爱波放弃搬去巴黎的计划,原因就是爱波又一次意外怀孕了。
就在弗兰克认为自己用孩子说服了爱波放弃计划后,爱波却真切地意识到弗兰克的空心,以及 她自己在这段婚姻中也变得“空心”化了,她寄予希望的婚姻和投入热情的男人,让她一次次迷失和妥协, 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最终她在给自己流产的时候,大出血死去了。而弗兰克也搬离了“革命山庄”,他们俩婚姻的“革命之路”就此结束。
书中有很多描写,都很符合我们当下的一些生存和婚姻境况,其中有一段对写字楼社畜的描写,既生动又扎心:
“……如果站在其中一幢大楼,隔着城市纵横的峡谷看向另一幢大楼,就会感觉像是在观察一个巨大无声的昆虫饲养所,那里面有成百上千的穿着白色衬衫的小人,要么在翻弄着文件,要么皱着眉头拿着电话听筒,在春天千年如一日地流动着的白云底下,上演着一场场愚蠢至极的演出。”
那些高大的写字楼就像一个巨大无声的昆虫饲养所,这个比喻真的太有洞察力了!
如今社交媒介发达,加上短视频盛行,越来越多人的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能力都被阉割了。一个个人成为了一个个社畜,像一条条浮在水面无法沉潜获取生命能量的鱼。
我们把“一时的好感”当作爱情,把“单调的博弈”当作婚姻,在职场中逃避,在社交里表演,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甚至还有人从未意识到要找寻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想勇敢地面对一次赤裸裸的生活现实,想做一次深度的自我、婚姻和成长探究,那么你一定要读读这本《革命之路》。
-END-
作者:姜小鹤,公众号:十二朵女王的生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