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少妻这样的组合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合适的,年龄差距大容易引起代沟,这些在生活中会时不时的出现。而相差太大,又会引起社会舆论,但这并不代表着这样的组合就不幸福,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十几年前,很多人想不通翁帆嫁给杨振宁是为了什么。他们两个不理会舆论,十几年过去了,不也照样恩爱。年龄差对于爱情来说不算什么,曾经有一个人嫁给了大28岁的人,只是跟丈夫相处了三年,但她也是表示不后悔。
这个人名叫毛彦文,1898年阴历11月1日出生在浙江的江山县城。她的家庭是一个乡绅世家,父母并没有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七岁就进入了私塾启蒙。她其实在出身上已经比太多人好了,这样的大户人家,给予了她成为民国时期第一批知识女性的机会。中学、大学、出国留学她一个也没有落下,年少的她曾有一个心动对象,是她的表哥朱君毅。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家长们也很乐意。
然而,没想到的是,表哥去了一趟美国留学,回来之后变心了。当时这段感情还是一段三人恋,朱君毅有一个大学同学名叫吴宓,这位是后世的国学大师。但大师也躲不过爱情的困扰,他爱上了毛彦文,但苦于是朋友妻。只好娶了另一位同学的妹妹陈心一,他没想到的是朱君毅变心了。于是立马跟妻子离婚,苦追起了毛彦文,但这人是个书呆子。
明知毛彦文深受情伤,还偏要说自己是如何从朱君毅哪里看到她的信,从而心生爱恋的。这样往她伤疤上撒盐,怎么可能能得到好感?伤心的她也不知如何疗伤,刚好这个时候,她的一位同学熊芷请她去北平散心。毛彦文很干脆就答应,而这正是她下一桩婚姻的开始。熊芷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父亲,熊希龄。
熊希龄,1870年出生,从小被誉为神童,十五岁考中了秀才,二十二岁的年纪又中了举人,随后在二十五岁的年纪中了进士。在翰林院办事,还参加过维新运动。在清朝灭亡后,他拥护袁世凯,成了北洋的财政总长。民国时期第一部宪法便是他定下的,脱身宦海之后又做起了慈善。著名的香山慈幼院就是他创办的,这所香山慈幼院便是毛彦文跟熊希龄开始的起点。
在毛彦文到北京之前,熊希龄已经失去妻子四年,意志消沉,所以也不愿意打理事业。或许是熊芷关切自己的夫妻,看到毛彦文眼里的光,推举熊希龄的侄女朱曦出面。好促成两人的好事,熊希龄听过毛希文,他对于这个年轻得可以当自己女儿的女孩子很是喜欢。毛彦文倒是有些犹豫,毕竟这时的熊希龄已经是67岁的年纪,而且两人之间相差28岁。
当但最后,她还是同意了,这时的她主要是为了事业。毛彦文认为香山慈幼院就应该是自己该做的事业,她对熊希龄只提一个要求,剃去留了20年的胡须,为了老婆,熊希龄也很痛快地答应了。其实一开始吴宓的热诚打动过她,只是吴宓实在没有把握住机会,大概也是两个人没有缘分吧,性格相差实在太大。
毛彦文跟熊希龄虽然相差甚大,但婚后过得很是恩爱。两人有共同的观点,积极地做着慈善一类的活动。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开始,熊希龄就在上海设立了伤兵医院,毛彦文也跟着他一起收容伤兵。在京沪沦陷后,熊希龄又去了香港,给伤兵募捐。同样,毛彦文也跟在他的身边。在他们结婚近三年的时候,1937年12月25日,68岁的熊希龄去世。
毛彦文再也没有结过婚,她依然做着丈夫生前做的慈善。后来转去忙碌着各项研究,1966年才退休,在台北内湖隐居。1999年11月10日,101岁的毛彦文去世。她生前曾经写下了回忆录《往事》,其中就有谈到自己唯一的丈夫熊希龄。表示虽然两人只是相处了三年,但是自己不后悔这段婚姻,认为熊希龄带给她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参考资料:《往事》